马来西亚校园欺凌者被改判死刑:关闭负向激励的“轻判”之门丨快评

从当地媒体的报道来看,2021年“18年监禁”的判决刚下来时,死者父母“甚至听到了被告听到判决后释然的笑声”,他们从2018年至今也只得到了一名被告父亲的道歉;而在此次死刑判决下达之后,六名凶嫌“才真的面露胆怯与恐慌”“与初判时的面露微笑走出法庭大相径庭”。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马来西亚一桩校园欺凌案在国内社交平台引发讨论。据当地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国防大学校园欺凌致死案”最新进展是,马来西亚上诉法院于2024年7月23日推翻了初审判决,改判六名主嫌死刑,其余十二人四年监禁。这起欺凌致死案发生在2017年5月21日到22日,死者祖法汉是马来西亚国防大学海军系学生。案发后法院确定了六名主嫌,控方分别以谋杀罪(五人)与教唆/串谋罪(另一人)起诉了他们。

祖法汉家属伸张正义的道路并非一路坦途。2021年11月,吉隆坡高等法院的判决虽然裁定六名主嫌有罪,但依照的是马来西亚《刑事法典》第304(a)条,以“误杀罪”判处六名被告十八年监禁,其余十二名被告三年监禁。被告与辩护人也自称“并没有杀人企图”,从而得到了“免死”的判决。

马来西亚司法体系由五级组成:推事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与联邦法院。其中,地方法院审理除判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群威
回复

群威

2024-08-29

这已经不叫校园欺凌了吧,这叫故意谋杀

南北
回复

南北

2024-08-27

国内司法改革 任重道远

香川克之
回复

香川克之

2024-08-27

是同一位法官,哈达丽雅

韦大鱼

2024-08-27

马来西亚已经第二次让人刮目相看了,前几天车祸撞死好几个那个也不应该车主担责任,都是好法官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2024-08-27

希望向邻居学习一下!

io8oi

2024-08-27

“负向激励”有些以偏概全了。任何程度的“判刑”都对特定人群具有潜在的威慑意义,即使最轻的打架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有多少人真正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呢?犯罪者的犯罪意图不仅与法律制度和犯罪成本有关系,还与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关系。有些性格冲动的人,从小生活在不健康的家庭关系里,养成了糟糕的行为方式与习惯,没有接受过完整的良好教育,成长过程里与相似的人结交,进入社会后频繁受挫,这些都将增加其犯罪可能性,但难以量化,方式与影响隐蔽,不容易被察觉到。也许“死刑”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可以一定程度减轻“负向激励”,但要说“关闭”还为时尚早。

185****5036
回复

185****5036

2024-08-27

同意,法律最重要的意义是规范社会人群的行为,既然未成年罪犯普遍以未成年保护法而肆意妄为,那就应该重案重罚以示威慑。

139****6263

2024-08-27

刑罚的意义不仅在于事后的惩罚,可以告慰受害者及其家人,更重要的是事先威慑,让不法之徒犯罪的成本急剧上升,令其在作奸犯科前三思,以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186****6230
回复

186****6230

2024-08-27

突然想去大马旅游😮

io8oi
回复

io8oi

2024-08-27

“负向激励”有些以偏概全了。任何程度的“判刑”都对特定人群具有潜在的威慑意义,即使最轻的打架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有多少人真正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呢?犯罪者的犯罪意图不仅与法律制度和犯罪成本有关系,还与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关系。有些性格冲动的人,从小生活在不健康的家庭关系里,养成了糟糕的行为方式与习惯,没有接受过完整的良好教育,成长过程里与相似的人结交,进入社会后频繁受挫,这些都将增加其犯罪可能性,但难以量化,方式与影响隐蔽,不容易被察觉到。也许“死刑”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可以一定程度减轻“负向激励”,但要说“关闭”还为时尚早。

韦大鱼
回复

韦大鱼

2024-08-27

马来西亚已经第二次让人刮目相看了,前几天车祸撞死好几个那个也不应该车主担责任,都是好法官

朱庆华
回复

朱庆华

2024-08-27

大快人心

139****6263
回复

139****6263

2024-08-27

刑罚的意义不仅在于事后的惩罚,可以告慰受害者及其家人,更重要的是事先威慑,让不法之徒犯罪的成本急剧上升,令其在作奸犯科前三思,以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BlackTea
回复

BlackTea

2024-08-27

呵呵

130****4859

2024-08-27

司法不健全。不是应该有一部《犯罪保护法》,去保护罪犯权益吗?

130****4859
回复

130****4859

2024-08-27

司法不健全。不是应该有一部《犯罪保护法》,去保护罪犯权益吗?

魏勇
回复

魏勇

2024-08-26

被不知道这样的基因传下去有什么后果

燕山快雪

2024-08-25

对我国的“3.10邯郸杀人埋尸案”判决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至今这三家既不道歉还连夜潜逃,可以说三个小人渣的犯罪表现正是源于其家庭对他人生命的极端漠视,未来大概率会杀(伤)害更多的无辜者。

永无止境
回复

永无止境

2024-08-26

除了要要有重量级的刑罚,更重要的是宣传。很多人犯罪都是无知无畏不懂法这种情况下谈何威慑?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觉得时不时选一些实际案例在网上电视上或者其它媒体渠道发出来(最重要的是庭审以及最终量刑判罚的过程),这也是普罗大众接受法治教育的一个过程,让更多人知道了解深入人心形成一个浓厚的法治氛围,普法宣传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且重要的。

马克吐槽
回复

马克吐槽

2024-08-2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秦彻的小狸花
回复

秦彻的小狸花

2024-08-26

坚持改判六名被告人死刑的是一位上诉法院的女法官。令人拍手称快。为敢于挑战社会不公,反抗舆论压迫,坚守司法正义的女法官点赞!

燕山快雪
回复

燕山快雪

2024-08-25

对我国的“3.10邯郸杀人埋尸案”判决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至今这三家既不道歉还连夜潜逃,可以说三个小人渣的犯罪表现正是源于其家庭对他人生命的极端漠视,未来大概率会杀(伤)害更多的无辜者。

小小世界小小人
回复

小小世界小小人

2024-08-25

连马来都能意识到死刑的潜在威慑力,坐等国内的判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