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烟火,一面理想:在光谷创造生活

光,拥有人类已知世界中最快的速度。

一秒钟可以前行30万公里,真空中的光可以轻松将整个世界甩在身后。如果有一种魔法可以把现实世界的一些影像记忆用“光”封存到一个盒子里,过几百年后盒子复现时光,就如同“月光宝盒”一般神奇。

当一个高中生在课外书本上看到一则对“光储存”的畅想时,他对于这个想要“把光停下”的“天方夜谭”十分痴迷,这一美好的想象像一颗种子埋入他的心里。

“把光留住”,如今已在现实世界里开出了花。

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将光在一个特殊晶体里保存了1个小时,一举刷新德国科学家保持了8年的世界纪录。这意味着未来光盒子将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以“光”为原点,武汉“地图外两厘米”的地方正在时间的加速下成为中国经济最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也定义了一种理想“生活”的可能性。

追光者:目有繁星,沐光而行

一束光,照亮未来科技。

1976年,中国第一根符合国际标准的实用化光纤在武汉邮科院诞生,“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及其团队在熔炼车床旁。

1976年3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赵梓森院士在一间简易的实验室里,抻出了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为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射了“第一束光”。

拥有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第一款商用存储芯片等诸多创新成就——从最初的一束光到一座科技名城,光谷已成为武汉引以为傲的世界级“名片”。

故事回到那个对物理光学感兴趣的高中生,他叫王一礴。本科毕业后他来到华中科技大学一路攻读到博士后,只为追求目前“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

激光作为20世纪人工智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的又一伟大发明,它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特种光纤主要是用在光纤激光器里面,最简单的应用就是激光打标。小到手机、遥控器上的标志,大到汽车车体的切割、打孔、焊接,都用到激光光学。”谈及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目前担任长进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王一礴彻底打开了话匣子,而他选择在光谷就业也正是因为这里浓厚的科技氛围和成熟的产业生态链。

一卷细如发丝的“玻璃丝”,是解决了海外“卡脖子”需求的掺稀土光纤。凭借在测风、车载激光雷达赛道的“绝技”,长进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夜色渐浓,霓虹摇曳。“到了下班高峰时,高新大道上的车灯延绵十几公里”,这是在辉瑞(武汉)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工作的钟琳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在她眼中,“这比灯光秀还美,北京的长安街是庄重,而这里是欣欣向荣的希望”。

光谷中心城夜景。(张璨龙/图)

如今天天在生物与数据的世界里“救死扶伤”的她,还有一段“弃文学医”的大胆经历:“我本科学了一年法学之后,就转到了生物工程专业。后来在武大遗传学深造到博士。”

“我们很久之前就关注到了AI的前沿应用,并且辉瑞的新冠mRNA疫苗研发中就已经用到了这项技术”,钟琳介绍,他们的团队专注于临床运营数据的可视化,并且正全面实现数据信息化综合仪表盘的自动化管理,为一线临床试验提供最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和风险预测。

车辆在夜色中向“家”的方向驶去。许多年轻人在光谷打拼自己的事业,也完成立业与成家的升级。在光谷,总有一盏灯为年轻人而留,它足够静谧,也足够温暖。

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点亮了心中的热爱。朱梦婷,90后,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女孩,她眉宇间有一股永不服输的英气。从“被质疑”到如今炙手可热的电竞赛道,朱梦婷与行业一起乘风逐浪。一开始,即使是最亲的家人也无法理解她的选择,她的“一意孤行”靠的是“热爱”在发电,从电竞选手、主播到创业一路走来。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热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坚持走下去更不简单。

光谷起源于“光”,但其辐射领域早已超越了“光”。目前光谷形成了“5+2”产业体系,包括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五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数字经济等两大新兴产业。小米、华为等企业寻“光”而来,众星璀璨,共同为光谷发光发热。

由人才资源和科研实力构建成的一个高度互动、创新活跃的科技生态系统是光谷独特的优势,那些征途是星辰大海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心中的明灯。

自然界:向往的生活变为日常

光谷不是一天建成的,光谷人的一天里包含着对理想生活的全力奔赴。

感知与认识一个新地方,一定是从它的地标开始的。提到光谷,有不少出圈的地标建筑,而它的发源地“大转盘”,则是历史亲历与见证者。以光谷广场“大转盘”为中心,华科与地大、光谷步行街,构成了光谷最初的模样。这里既有名校的书卷气,亦是武汉的智力密集区。

光谷大转盘。(张璨龙/图)

陈平,因为上学和上班的人生轨迹而和光谷羁绊在一起。从武大毕业后去深圳腾讯工作,他直言自己青睐的城市的标准从来没有变:年轻有活力的。因为腾讯武汉分公司成立的契机,陈平又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而后又“闯”出一片天,成为武汉优品楚鼎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架构师。

“大家印象中上海、深圳、北京这三大城市金融业比较发达”,陈平认为在光谷,同样适逢其时,“武汉本身在证券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而我们利用金融科技服务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他将自己在技术细分领域打磨多年的本领扎实地发挥了出来。

“大转盘”见证了陈平褪去青涩,蜕变成长的过程,而他同样惊讶于光谷平地而起的发展速度。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是由交通体系定型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其韧性。

90后创业人才孙拓则为城市交通提供了一个“上帝视角”。

“在智能交通市场解决方案同质化的当下,我们聚焦核心样板打造与技术层级提升,深挖新基建+车路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作为兆边科技的创始人,孙拓对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独到的见解,也有伟大的愿景,“我们立志成为行业的独角兽”。

在上海创业成功后,孙拓想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吸纳人才。“对比了很多城市后,我们最终选定了光谷”,这个选择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光谷的配套产业和政策让他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如今每周都在各地出差的孙拓过起了“多城生活”。除了上海嘉定大本营外,光谷已经充分走进他的生活。“这里的小龙虾实在太好吃了。”在光谷,孙拓不仅仅有美食的享受,更有人情味的体验。光谷步行街、财大小吃街、曙光夜市等地方是年轻人常聚之地,朱梦婷喜欢拉着自己的员工来这里聚餐,也是光谷步行街的常客,城市烟火气最浓郁的地方,是味蕾与情感交织的乐土。在为梦想奔波的路上,总有一款令人魂牵梦绕的美食味道抚慰人心。

光谷步行街。(张璨龙/图)

光谷步行街夜景。(张璨龙/图)

一个城市能成功抓住一个人的胃就能让他们留下来,每个人都能在光谷找到最爱。“武汉是我的家乡味道,全国没有比这里有更丰富的早餐”,对于美食,钟琳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陈平和朱梦婷则是对小吃和撸串青睐有加。

被山水垂青的光谷,更懂得年轻人对于城市的另一重期待。

近距离感受自然的有序生长,可放松、运动、娱乐的生态网络空间就是城市的血氧交换的中转站,在摩天大楼与城市公园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呼吸。

光谷生态大走廊。(张璨龙/图)

光谷生态大走廊。(张璨龙/图)

“逛遍了光谷所有的公园”,钟琳回忆起自己怀孕的时光,她仍旧每天在公园里散步,最贪恋光谷生物城和公司楼下人工湖的景色。

从王一礴家出发,可以直接“步入”森林公园绿道,和家人在森林公园里烧烤露营是他们周末的保留活动。光谷的绿地覆盖率达到40%以上,近几年重点建设了生物城片、高新大道沿线绿道、黄龙山片等绿道,绿道里程累计增长二百余公里,漫步其间,可赏潋滟湖光、清风拂面。西苑公园、韵湖公园、龙山溪公园、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等一批城市公园,让人有随时融入自然的体验。

人和自然在这里进行着最直接的互动,骑行、滑板、飞盘、慢跑、闲坐,孩子们在无动力游乐设施里尽情撒欢,摇着尾巴的毛孩子则在草丛里悠哉悠哉。城市与自然合奏,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让人流连,自由丰盈的精神生活在这里悠然展开。

家门口的幼儿园和家门口的医院都为王一礴的生活“减负”,在他看来教育与医疗保障福利真切地影响到生活品质。朱梦婷坦言作为“被家里催婚的单身创业者”,虽然暂时还没有享受到关于子女教育的政策,但身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她觉得武汉尤其是光谷的医疗实力正在日益增强。

截至目前,光谷三甲医院增至9家(含拟建、在建5家),打造了华师系、华科系、外校系、育才系全阵列基础教育,正聚焦武汉新城“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目标,中轴线和六大片区起步区开工,419个重大基建项目提速。

武汉的四季分明,夏和冬漫长浓烈,春和秋绚烂壮观。“夏天特别热的时候,你在香樟树下面,可以闻到一种很清香的味道”,钟琳对于四季都有着独特的感知力,“到了深秋的时候,树叶全部变成深金黄色,风吹湖面波光粼粼,还伴随着大鹅在湖中央的叫声”。

光谷二妃山花海。(张璨龙/图)

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认为能感知到四季轮回才是理想人居。所谓宜居,或许是一种本能的感觉。只有兼具繁华与舒适,便捷与悠闲,更高效、集约地满足工作、通勤、居住、休闲等多元化需求,才能让梦想中的生活照进现实。

敬时光:跨过人生的第二座山

年轻的心,在光谷跳动不停。

作为武汉楚竞电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朱梦婷的创业之路经历过不少磨砺与坎坷。电竞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它正在从起初民间自发的娱乐性项目,向真正的现代竞技项目转型。创业之初,有过电竞主播经验的朱梦婷杀入了赛事直播赛道,令她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国内直播行业大洗牌,公司一度运行不下去。

朱梦婷回忆:“当时我们几个初代合伙人在居民楼的小房子里艰难前行,苦苦坚持。转折点在2021年,当时评选了光谷的3551创业人才,50万元补贴帮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之后也成功地拿到了第二轮天使投资。”如今,在扎根光谷7年之后,楚竞的员工已达400多人。

自2022年9月创新赛制以来,3551创业大赛共举办赛事路演21场,共389个项目参加路演,其中98人拥有海外背景,165个创业项目已落地在东湖高新区,储备了一批优质创业火种。同时,以人才实际产出、贡献作为政策匹配依据,2023年新增注册人才1.45万人,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光谷文化蕴藏着冒险家的精神:“敢于冒险,宽容失败”。

“包容性特别强”,在朱梦婷看来光谷是自己创业梦能得以继续的必要外在条件,“你只要足够热爱生活、热爱工作,都会在这里找到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不管你来自哪里,都能很快地融入到这一片环境里去”。

创业需要一种激情,一种徒手打天下的拼搏进取,一种为梦想一路狂奔的豪情万丈。短短三十多年里,光谷由几万人增长到120万人,从24平方千米扩大到518平方千米,这座“追光之城”创造了独一份的奇迹。产业与政策是“起高楼”的基石,光谷的人文关怀则是“留住人”的深层原因。

在这些光谷3551人才奖得主的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对“35岁”这个年龄界限的理解——不应止步于社会时钟,而是根据自己的节奏,奔赴更好的未来。

“工作了之后仍旧保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状态。更新自己的思想,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35岁已成为企业高管的王一礴保持谦卑且上进的心态,而作为公司首席架构师的陈平也有同感:“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强自驱力,年龄增长的同时,仍有年轻的心态和探索精神。”

人生的“双峰模式”是戴维·布鲁克斯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生要爬两座山,第一座山是关于实现自我,所有人在既定的社会评价体系里追求成功,从而获得幸福;而第二座山更在于认识自我,带着真正的使命感,去奔赴人生的未知。

“看!天上有车在跑!”

行驶中的光谷空轨。(张璨龙/图)

晚霞中的光谷空轨。(钟琳/图)

这张钟琳在夕阳下光谷三路的路口拍下的武汉光谷空轨照片获得了由区招才局主办的《i看光谷》主题摄影大赛二等奖,“那一刻晚霞和空轨正好交织在一起”。

2023年9月26日,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正式对外迎接游客,这是中国首条开通的空轨铁路。蓝白相间的“光谷光子号”列车以倒挂空中、270°观景车厢及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等为特色,载着游客,驶向通往未来的奇妙旅程。

光谷,仿佛一列正在驶向未来的列车。因为年轻人的汇聚,日新月异的基建,它是任意作画的白纸,有着无限可能性。

年轻的姿态是光谷真正的底色。自然与繁华,人文与科技,都是它底色之上不断外延的面向。光谷的未来,是一座以科技为引领,科、产、人深度融合的“向往之城”。

这个时代,穿越高山巅峰、欣赏霓虹璀璨之后,真正打动人心的,其实是对生活方式的共鸣以及对梦想生活的回响。

面向未来发展的光谷,三餐四季,岁月悠长。

(供图: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