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第一城,如何养老

“各城市在后续政策制定过程中要不断调整优化长护险基金的支付模式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发力、失能老人‘用脚投票’的原则来刺激正式照料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

责任编辑:戴春晨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202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为2.17亿,占比为15.4%。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如何给父母养老?又如何给自己养老?即便是正当年的年轻人,也不得不去焦虑这件事情。而在中国一些城市,养老是更为迫在眉睫的难题。

如果要去猜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不少人会想到东北的城市。毕竟,东北生育率低迷,且人口流失严重。

实际上,一座富饶的江苏城市——南通,才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

江苏省南通市一老年公寓老人在“老有所养”大字前走过。

江苏省南通市一老年公寓老人在“老有所养”大字前走过。(图/视觉中国)

中国老龄第一城

南通的“老”出乎很多人的意外。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2.67%。其次为四川的资阳和江苏的泰州。从省域来看,老龄化程度排名前20的城市中,四川省有10座,辽宁和江苏各有4座。

南通,已经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这并非横空出世的结果,1982年,南通的老龄化率就超过了7%,早于全国17年迈入了老龄化社会。

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南通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为12.44%、16.50%、22.67%,高于江苏省和全国的水平。

南通,是如何成为中国最老城市的?

一项针对南通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显示,1970年以来的低生育率是南通市老龄化率高居全国第一的首要影响因素。并且,低生育率对老龄化率增长的贡献呈指数形式不断扩大。

南通早于计划生育十年多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像是如东县,还曾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

一位研究方向为老龄化地理、老龄健康的学者告诉唯城君,“人口事件是长周期事件。” 

他认为,南通的老龄化特点与其他城市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原因不同,南通市老龄化的原因是以前政策下的长期低生育率。而中国其他高老龄化率集中区(东北、四川等)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出。

除此之外,南通还是首个“世界长寿之都”。七普数据显示,南通有百岁以上老年人1236人,占全省13.6%,每百万人中有百岁以上老年人160人,为江苏省设区市最多,比全省平均多53人。

研究的测算显示,长寿现象对南通老龄化率增长的贡献度约为8%。

超老龄城市的养老难题

南通市的老龄化进程会比全国更早出现。有预测显示,到2035年,南通市的老龄化问题会比全国提前达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面对这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1)


181****3669
回复

181****3669

2024-08-31

羊毛出在羊身上,击鼓传花的游戏

过峰

2024-08-24

加快社会养老体系治理

150****1232
回复

150****1232

2024-08-26

四川果然是公认宜居啊,好羡慕

136****4994
回复

136****4994

2024-08-26

独生子女照料父母确实难度大,而且低下的结婚率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剧这个难度

155****6684
回复

155****6684

2024-08-25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了。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2024-08-24

下一步就是河南了,大河之南的中华儿女有时很难!

强就是强
回复

强就是强

2024-08-24

尊重命运,相信后来人的智慧!

过峰
回复

过峰

2024-08-24

加快社会养老体系治理

凤翔九天
回复

凤翔九天

2024-08-24

四川南充也是提前进入超老龄时代

139****6263
回复

139****6263

2024-08-24

作为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南通的养老压力不可谓不大。 链式养老,是南通探索出的一条路径。通俗来讲,南通将家庭、社区、机构这三个养老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养老服务链”。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回复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2024-08-24

不管采取哪种模式,国家,个人和单位联手共同面对以外,全国人大必须制订详细的法律法规,来保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越来越多的老人能有尊严的老去。

W.T
回复

W.T

2024-08-24

我觉得最大挑战不是钱,而是资源稀缺,普通人根本抢不到

之乎者也

2024-08-23

养老最大的问题是 没钱

秋水木聿山
回复

秋水木聿山

2024-08-24

这是一篇非常值得认真阅读的好文章,阅读它我想起了一本书:美国医生葛文德《最好的告别》,里面详细地提及养老问题。学校组织了一次读书分享会,其中一位研究心理咨询的语文老师推荐它,我先读了一遍,思虑良多。现在读到《南方周末》的《中国老龄化第一城,如何养老》,感慨万端,中国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未富先老,银发社会已经来到中国,我们准备好了吗?

秋水木聿山
回复

秋水木聿山

2024-08-24

一项基于29个试点城市基金可持续性测算的研究显示,广州、南通、苏州、长春、上饶、荆门、宁波、承德和安庆一直处于基金赤字状态。而目前正向结余的上海将在2041年出现基金赤字,青岛将于2047年出现基金赤字。全国其他城市医保基金是什么样的情况?

秋水木聿山
回复

秋水木聿山

2024-08-24

研究预测,从2021年到2030年,中国失能最严重、最需要照料的三级失能老人将从4650万人上升到5932万人,增加27.57%。 什么是失能?简单来说,像走路、喝水、吃饭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能力,突然之间变得困难甚至无法完成。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今年4月,《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刷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的母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后,他的生活发生巨变:每天6点半起床,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科研与学术工作被迫减少,几乎没有个人时间。 他认为,照护应该上升到人的基本境况去认识,同时也呼吁社会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秋水木聿山
回复

秋水木聿山

2024-08-24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202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为2.17亿,占比为15.4%。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136****8582
回复

136****8582

2024-08-24

家庭机器人!

天下归德
回复

天下归德

2024-08-23

未富先老。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8-23

养老最大的问题是 没钱

卢从伟
回复

卢从伟

2024-08-23

南通财政没钱,这种低层次的养老体验也是一言难尽。

136****2744
回复

136****2744

2024-08-23

老龄化冲击在局部地区早已显现,公共政策的转身却一拖又拖再拖,中间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