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治理:该偿还“历史欠债”了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之后,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它们既无足够的土地进行卫生填埋,转化为资源的链条又短,多数城市又无干化焚烧等污泥处理处置工艺。但这些污泥却“失踪”了,它们去了哪?

责任编辑:傅剑锋 实习生 周明太

■环境与健康

“巨量的城市污泥究竟哪去了?”民进广东省委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日远教授向南方周末称,若提出这一疑问,很多城市的环保部门都会很难回答。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之后,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它们既无足够的土地进行卫生填埋,转化为资源的链条又短,多数城市又无干化焚烧等污泥处理处置工艺。但这些污泥却“失踪”了,它们去了哪?

正是出于这种忧虑,民进广东省委在2007年向广东省政协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国城市污泥规范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后被民进中央立项为2008年重点调研项目,其结果作为提案向2009年全国政协会议提交)。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隐患和对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凸显,污泥的治理迫在眉睫。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200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被誉为“污泥进入政府视线的标志”。

一边治污,一边造污

据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严建华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1-02-25

在中国,污水处理厂和一些党政权力职能机构都具有哟个通病——操作的不透明性。污水和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厂的两大只要板块,当今中国的水厂注意到普通老百姓只关心自来水的干净与否,而不关心,或者说毫不在意与出水是“孪生兄弟”的污泥的去除。这实质上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回复

2009-05-04

我们现在存在的几个最不作为的机构,我个人认为,环保部门第一无能、反腐机构第二,架子而已,没有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法律执行不到位,谁怕谁啊,煤矿事故一起又一起,杭州地铁施工事故近20个人死亡惊叹啊没有一个人说负责,在国外这些事故都可以导致一个内阁改组或者下野

回复

2009-05-03

第一,污泥也许可以成为资源。 第二,政府应该积极大力鼓励治污技术的开发创新,提供先期研究费用。

回复

2009-05-01

中国现在已经污染很严重了.中国一般都是先污染再治理,习惯了啊

回复

2009-05-01

是啊,没看到污泥哪里去了?又倒回去了?

回复

2009-04-30

污泥到哪里去了?

回复

2009-04-30

我是学环境的,做过一些环评报告,在污水处理中确实存在处理后污泥二次污染的问题~比较支持文章中的两点建议,一个事将民众作为排污群体的收费建议,第二个是对污泥处理处置按照市场运作,鼓励和支持专业的固废处理企业参与治理。

回复

2009-04-30

我们国家坚持城市化发展,人口集中聚居。但相应的软硬措施没有相应地跟上。我个人认为还是循序渐进为好,不要一刀切。反对目前的这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