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同于以往的金融时代迎风而至。
长逆周期之中,“长牙带刺”的严监管之下,“金标杆”们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
在完善定位的政策强指引下,“金标杆”又如何平衡“功能性和营利性”关系?
因应市场环境和监管取向持续迭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2023年金标杆—中国新金融竞争力榜”的榜单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幅优化和调整,并以2023年财报数据为基础,对43家银行、20家寿险公司和15家财险公司进行测评和排名。
以此展示行业之变和旗手之进。
长逆周期之中,“长牙带刺”的严监管之下,“金标杆”们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
在完善定位的政策强指引下,“金标杆”又如何平衡“功能性和营利性”关系?
因应市场环境和监管取向持续迭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2023年金标杆—中国新金融竞争力榜”的榜单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幅优化和调整,并以2023年财报数据为基础,对43家银行、20家寿险公司和15家财险公司进行测评和排名。
以此展示行业之变和旗手之进。
目录
-
89家基金公司2041只债基,谁跑赢谁跑输?|2024年度“金标杆”
在债市回调期,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前三名旗下债基均展现出超越同类的风控水平和收益能力,回撤幅度明显低于同行。 排名靠后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均存在债基数量较多但超额收益债基较少的共性。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突出。如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存在一个基金经理掌管9-13只债基的情况。 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具备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快和超额收益债基较多的特征,排名靠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则呈现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慢和超额收益债基较少的共性。 -
20家寿险公司,谁的财富管理能力更令投保人满意?|2024年度“金标杆”
对于影响较大的三级指标,比如风险管理能力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作为监测指标,意义重大,更新频次亦更高,因而采用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最新数据,更反映真实情况。 20家寿险公司在投资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得分方面均较初榜有所提升,综合退保率明显下降。 20家寿险公司对养老金融业务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方面步伐加快。 -
57家超百亿级基金公司,谁家股票型基金是“时间的玫瑰”?|2024年度“金标杆”
为应对市场迭变并契合监管取向,对“公募基金损益榜”(初榜)的测评时间段和“超额收益净量级估值体系”进行微调,并以管理规模为轴对测评机构进行分类,同时增加测评规模较大的混合类基金。 大规模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型基金损益榜显示,建信基金、招商基金和景顺长城位列前三。前两者为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这打破了外界对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擅长投债而不精于股票投研的认知。 大规模基金管理公司在7年期和5年期的测评范围内业绩表现较好,但在3年期的测评范围内表现较差。“越大超好”的说法并不成立。公募基金“一哥”易方达排名掉出前十名。 -
35家险企,谁更倾心于绿色金融?|2024年度“金标杆”
寿险业“绿色金融榜”显示,寿险公司重视绿色投资。中国人寿反超平安人寿,跃居第一。 绿色保险保费增幅远低于赔付支出增长。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估、更个性化的差别化保险费率已势在必行。 -
35家险企,哪家长线赔付能力更强?|2024年度“金标杆”
采取“奖优不罚劣”和“极值加权百分化”计分规则,测评对象之间差距被放大,更契合榜单“优中选优”设计初衷。 平安人寿、中国人寿领跑寿险业,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则在产险市场优势明显。 业绩回暖是行业普遍现象。新业务价值率上升是寿险业业绩回暖关键。在行业综合赔付率同比上升的情况下,财险业“报行合一”成果显现,行业费用率压降带动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 -
43家银行,谁在科技金融领域独辟蹊径?|2024年度“金标杆”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包揽前十。少数城农商行独辟蹊径。 因商业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挑战较大,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更注重线下实地走访调研,先后奔赴苏州、深圳和浙江等地,深度访谈金融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政府相关部门和科技企业等。 商业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仍面临诸多堵点和难点,期待更多政策突破。 -
43家银行,谁家信用卡更受青睐?|2024年度“金标杆”
不少银行不谋而合,将信用卡业务与热点文旅场景密切结合。 榜单显示,若以前二十作为分水岭,国有行、股份行及城商行的分布比例为6:10:4。股份制银行梯队优胜,国有银行表现平平,城商行分化,农商行掉队。 下架低效产品,优化权益,不少银行还变革运营模式和组织架构。包括个别国有大行、多家股份制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正在对传统的信用卡中心事业部制进行改造,逐步推动将已有地方信用卡分中心撤销,相关业务并入分行。 -
数字化之战,哪些银行更在乎数据安全?丨2024年度“金标杆”
银行业数字化进程在横切面的发展已覆盖前端、中端和后端,且应用场景和覆盖面正以指数级的增速扩张。 小型银行无力数字化转型,这是一个流行论调。2024年数字金融榜终榜给了这个论调一个有力的回击。不仅榜单前二十名不乏城农商行的身影,杭州银行和沪农商行还跃入榜单前十名。 在不可逆的数字化潮流中,银行在应用先进技术智能化转型时,更需用技术保障数据要素的万无一失。 -
43家银行,谁的标签更绿?|2024年度“金标杆”
国有大行仍是绿色金融“主力军”,五大国有银行全部跻身前六名,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分获冠亚军。 两家城商行跻身前十,5家城农商行跃入前二十名。这说明体量不是唯一关键要素。 不少排名较后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完整,个别银行未披露指标甚至超过20个。按照“鼓励更充分信息披露”的打分原则,调研团队对这些缺失数据的指标按0分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榜单得分和排名。 -
43家银行,谁更有能力守护你的“钱袋子”?丨2024年度“金标杆”
评审三大维度:科学指标评价体系下的“以数说话”、专家“背对背”实名评审、线上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等相结合。 43家银行得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格局。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超过70分。巨大的分值差异无不映射出逆周期环境下行业的生存现状。 存量规模不再有绝对优势,小而精开始受青睐。 -
“背对背”实名打分,“金标杆”专家评审团都有谁?
外部独立评审团每一位评委将“背对背”对上榜银行保险机构进行实名独立评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将对评审团的评测结果进行统计、比对和测算,并计入被测评金融机构各项榜单的权重。 2024年“金标杆”评审团成员由7名增至9名。评审团每位成员均长期深耕银行保险业,或实战或观察研究,专注的方向亦与“金标杆”测评业务领域吻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行业的洞察及建议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所重视及关注。 评审团一致认为,金融“五篇大文章”将进一步纵深推进。 -
“五篇大文章”恰满周年,2024年“金标杆”揭榜在即
银行业测评机构由2023年的20家系统性重要银行扩容至43家;保险业测评机构从2023年的9家保险公司扩容至保费收入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且信息披露度相对完善的35家险企。 这是当下中国主流传媒率先推出的以全面反映银行保险机构践行“五篇大文章”质效作为主要评价导向的榜单体系。 公募基金损益榜测评对象为经历2017年10月30日至2024年10月30日的全市场四类主流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主动债券型、混合型和主动QDII型基金,涉及约6500只基金及其所属约170个基金管理人。 “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已是目前国内金融合规大数据领域信源覆盖最广、采集准确率最高、数据分析功能最领先的平台产品之一。 -
财富管理榜:20家寿险公司,哪家更擅长管理“养老钱”和“保命钱”?
指标评测体系包括三大维度 23项子指标。测评对象由原来的9家寿险公司扩展至20家。 测评以20家寿险公司及其相关联的1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四份报告”及20家寿险公司App产品展示实测情况为基准。 投资管理能力维度,有10家寿险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滑。银行系寿险公司群体性优势不突出。 集体发力第三方业务,这是检验保险资管全方面能力的“试金石”。 -
绿色金融榜:43家银行,谁的答卷合格?谁尚在起步?
银行业绿色金融榜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绿色投融资、绿色运营和节能降耗三大维度50个子指标,“动静结合,大小兼顾,侧重质效”是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总分100分的绿色金融测评体系中,没有一家银行得分超过60分。四大行霸榜前四,股份行有掉队者,城农商行则有“跃升者”。 被测评银行信披“各自为政,各表各章”现象较为明显。信息披露“重形式、轻实质”,所披露的内容“散、乱、杂、错”现象频仍,信披质量不高。 -
绿色金融榜:35家险企,谁对“绿色”更上心?
寿险业测评指标体系共有五大维度,22项子指标,测评对象扩大至20家;首度设置财险业指标测评体系,同样设有22项子指标,测评对象包括15家财险公司。 20家寿险公司得分离散程度较高,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超50分。寿险公司与财险公司“环境绩效”维度得分普遍偏低。 保险行业ESG报告越来越规范,但距“科学、统一、可量化”标准仍有较大差距,而且普遍缺乏第三方鉴定。 -
科技金融榜:哪家银行的“科技金融施工图”进度最快?
指标测评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及其对应的10个子指标。其中,体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定性维度,四类银行得分不分伯仲。 整体得分分化明显,43家银行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50分左右。 六大国有银行均进入前十名,体现了国有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中的主力军作用;一家农商行进入前十,说明规模并非是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唯一优势。 -
保险效能提升榜:35家险企,谁更有长跑能力?
寿险业测评指标体系共有27个子指标,测评对象扩大至20家;首度设置财险业指标测评体系,共计26个子指标,测评对象包括15家财险公司。 20家寿险公司总得分呈明显阶梯分布,但从四大细分维度观察,20家寿险公司在经营能力维度上差距最大,风险管理能力上得分最为接近。 15家财险公司仅7家综合成本率低于100%。综合成本率高于100%,意味着承保亏损。这与车险价格战有关。 -
普惠金融榜:哪些银行做到了“普又惠”?哪些银行尚留大片空白?
指标评价体系包括金融服务可得性、普惠信贷质效、技术赋能和客户服务质效四个维度及其对应的43个子指标。 各家银行得分率普遍偏低,仅建行、工行总得分超过了60分及格线。 技术赋能维度是股份制银行最大特色。农商银行群体中有名次大幅跃升的“突围者”。 鉴于普惠金融的特殊性,将加入公众调研环节,以其获得感和评价对银行打分。 -
信用卡质效榜:鏖战存量市场,谁在精耕细作?
随着信用卡新规落地及过渡期正式结束,信用卡市场正式告别“以量称王”的跑马圈地策略,转而投身于存量市场的精耕细作。居民消费加杠杆意愿减弱和信用卡不良风险暴露增加等问题更成为信用卡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城商行信用卡业务与大中型银行存在显著差距,且分化情形较为严重。 银行“藏匿”数据现象普遍:43家被测评银行,仅3家银行公布流通卡量;无一家对信用卡业务净资产收益率进行披露。 -
数字金融榜:“AI为银行打工”时代,哪家银行更在乎数据安全?
数字金融榜指标评价体系设定为四大维度及其对应的25项子指标。 43家银行得分集中度较高。这说明银行业整体数字化战略趋同。但“AI为银行打工”落地成效喜忧参半。 两家农商行进入榜单前十,与国有行和股份行呈几近分庭抗礼之势。厦门银行在数据安全维度得分较低,并在榜单中垫底。 -
财富管理榜:银行第二增长曲线,谁是领军者?
2024年度财富管理榜测评范围大幅拓宽,由2023年的20家系统性重要银行扩展至43家,包括42家上市银行和尚未上市但属于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因应市场和监管取向迭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2023年财富管理榜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大幅优化和调整榜单评价体系,包括四大维度及其对应的22项子指标。 从总体分值观察,43家银行得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格局,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超过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