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同于以往的金融时代迎风而至。
长逆周期之中,“长牙带刺”的严监管之下,“金标杆”们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
在完善定位的政策强指引下,“金标杆”又如何平衡“功能性和营利性”关系?
因应市场环境和监管取向持续迭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2023年金标杆—新金融竞争力榜”的榜单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幅优化和调整,并以2023年财报数据为基础,对43家银行、20家寿险公司和15家财险公司进行测评和排名。
以此展示行业之变和旗手之进。
长逆周期之中,“长牙带刺”的严监管之下,“金标杆”们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
在完善定位的政策强指引下,“金标杆”又如何平衡“功能性和营利性”关系?
因应市场环境和监管取向持续迭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2023年金标杆—新金融竞争力榜”的榜单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幅优化和调整,并以2023年财报数据为基础,对43家银行、20家寿险公司和15家财险公司进行测评和排名。
以此展示行业之变和旗手之进。
查看全部
目录
-
96家基金公司,谁是马拉松胜出者?|2024年度“金标杆”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存在管理规模与投研能力一定背离的现象。基金管理规模三巨头无一进入总榜前五。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一哥”易方达跌至第17名,广发基金更滑落至29名。 几家领先者通过深耕特定类型基金实现了弯道超车,“一招鲜”显效。绝大多数中等规模基金管理公司之间分差较小。 两个不同规模的总榜提供了一个参照:大规模总榜中各公司分数整体高于中等规模总榜中各公司得分。但“超大超强”的逻辑并不存在。 -
35家险企,谁已见变革曙光?|2024年度“金标杆”
寿险业三个子榜单指标测评体系共包括72个子指标,产险业两个子榜单指标测评体系共包括48个子指标。按“差额加总”规则,寿险业和产险业总榜单分别由其子榜单的不同权重构成。 与寿险业类似,财险业前两名亦领先第三名10分以上,呈现强者恒强效应。 寿险业以代理人改革和银保渠道费用改革为核心的渠道变革行至尾声,而产品结构变革悄然兴起。 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整体实现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车险仍为财产险公司最主要业务险种,但收入占比持续下降。 -
43家银行,谁是全能冠军?|2024年度“金标杆”
43家商业银行总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2%,贡献当期全部净利润的89%,在全部商业银行中极具代表性,其体量增减和资产质量等指标更有风向标价值。 历时近9个月,搭建三大维度测评体系,并遵循科学、公开、客观和透明的原则,先后制作并公布了6个子榜单。其中,指标评估体系包括162项子指标。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大大文章”之首,尚处于探索期。为激励科技金融的先行者,给予了科技金融子榜在总榜中的较高权重。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荣获2024年度“金标杆”冠亚季军。 -
94家基金公司3088只混合型基金,谁被股债两市夹击?|2024年度“金标杆”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首次对符合测评标准的95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3088只混合型基金进行7年、5年和3年三个时间段的同比测评。 排名靠前的大规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高收益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常年保持在70%以上且最大回撤率低于同类均值。 排名靠后的大规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个别业绩较差的混合型基金,存在资产配置比例波动较大的情况。这些基金在股市处于低位时降低了股票的配置,从而错失了借助股市行情修复回撤的机会。 中等规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混合型基金普遍呈现出明显的“高风险”特征。 -
27家基金管理公司全球布局,谁站稳在风口上?|2024年度“金标杆”
21家大规模基金管理公司和6家中等规模基金管理公司被纳入此次测评范围。两者旗下符合测评标准的混合型基金数量合计为94只。 在海外主要指数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半数被测评公司旗下被测评基金的收益率不及基准指数收益率。 无论是何种规模,不同被测评公司之间的净量级和单位净值变化率均存在较大分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