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煤老板取代了晋商

这种以煤为主的经济让曾经风行的“重商立业、艰苦奋斗、诚信义利”的晋商文化迅速陨落,只留下一个个深宅大院。

责任编辑:吴传震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以煤为主的经济让曾经风行的“重商立业、艰苦奋斗、诚信义利”的晋商文化迅速陨落,只留下一个个深宅大院

煤炭经济已成了山西所有人的摇钱树。如同一条食物链一样,政府官员、假记者甚至当地的老百姓,寄生在这条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愿意参与这个分肥体系。申请煤炭经营权、火车皮,这些全部要靠“黑钱”铺路。

以治理超载为例,最早的拉煤车是三轴车,额定装载20吨,恶性竞争之后达到90吨。超载的一个秘密是,地方煤检站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开一张100吨的票,“没有找零”,这意味着车主如果不想赔本,必须超载。

为了和煤检站斗法,车主们纷纷将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09-09-17

真是啊!!!!!!1

回复

2009-05-08

曾经的晋商我佩服,而今已经再也看不到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只是一味的在挣钱,忘了本。

回复

2009-05-02

从君子兰到普洱茶,从房价到煤价,市场就这么盲目吗?

回复

2009-05-02

作为一个山西人,我心痛啊,可仔细想想,这不是煤老板的错,有什么样的政府环境,就会有什么样子的商人素质。

lixian2006519
回复

lixian2006519

2009-05-01

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