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道题】高考作文,能不“华而不实”?

作家张炜批评小学生作文“华而不实”,喜欢写套话、虚话和空话;韩寒也说过,人生的第一句谎话是从小学写作文开始的,而真心话是从写情书开始的。想到这些,我有种想哭的冲动

责任编辑:蔡军剑

“教改,我最想说”系列谈之

作家张炜批评小学生作文“华而不实”,喜欢写套话、虚话和空话;韩寒也说过,人生的第一句谎话是从小学写作文开始的,而真心话是从写情书开始的。想到这些,我有种想哭的冲动

当小学生的时候,老师说写作文不但要写实,还要适当虚构。到了高三,老师说作文要学着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读了十二年书,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作文中失掉自我的。随便翻阅一下周围同学的作文,满天飞的是屈原李白杜甫们。格式亦是千篇一律的“总分总”三段论。比如要求以&l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1)


回复

2016-09-04

我现在想想小学的语文老师还是比较厉害的,让我们对课文进行改写,对省略的部分进行扩写,对有漂亮的句子进行仿写,对留有悬念的课文进行续写。删减课文中的人物剧情进行改写。基本上都是在下课前十分钟,要求写百十个字。特别耗费笔墨的留着到周末作文课当做大作文。小的就写在小作文上,很有意思。

2009-05-03

我教了多年小学语文。有一次我让学生描写日出,全班三十多个学生竟然只写出了一句话:“红彤彤的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来。”原因竟然是都没有看过日出。学生连“版权”属于自己的话都没有一句,为了“学习”为了成绩为了考试,学生接触范围很狭窄,兴趣也没得到引导与培养,读书看报不外乎“学习”“作文”“考试”。崭新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的最能启迪智慧最具活力的文化知识离他们还有点远,以至于出现了有点可笑的“想象”,都21世纪还有学生“设想”二十年后“拿着粉笔给学生一字一句讲课文”。 当写作不再需要真实的生活体验对现实生活渐渐冷漠而失去真诚的热爱时,当不习惯想象对身边的事物毫无兴趣视若无睹时,学生是否还有审美态度也是问题了,还会有美感产生吗?也许他们用了很多可以表现美的词语,但写出的“美”是不是他们自己的发现,就值得怀疑了。

回复

2016-09-04

我遇到过一个语文老师,常常让我们对课文进行续写,对片段进行扩写,对结局进行改写,带我们去放风筝写游记,仿写古诗文。好的还拿出来朗读,真是太有意思啦!后来进了初中高中,千篇一律的文章大义分析,段落背诵,文章结构分析,真是见鬼了。

回复

2009-05-27

说实话,有时我在写作文时都怀疑我写的是啥?那叫文章吗?简直是往造好的模具里填东西,有点八股文的味道,完全没有“作文为天下事”的感觉。很生涩,很没自己。 陶渊明被我们写臭了,什么作文陶渊明都能用上,还有李白,苏轼。我想这些大家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后世的影响会这么大,有这么多的粉丝追捧。也不知道他们是高兴还是心酸。 现在他们也不行了,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师上个月还苦口婆心的教我们,写作文一定要有新意,要从深处着手,还煞费苦心的着了很多材料来……真难为他们了 也不知道这高考的作文啥时候能改革,希望作文能变得现实些,别老整那些感情方面的,弄些现实的事,弄些黑暗面,让高中生真正做个为国家做事的人,整那些虚的,不实在。反正这天我等不到了,真不美。

回复

2009-05-26

在我看来,其实还是有空间的,我是上海的学生,个人感觉相对全国其他地方算是比较能鼓励文章思想考试院地方了,说实话,平时在作文中如果像你说的那样那么套用苏轼,屈原,感动中国,从我的经验来看,基本是没有高分的,一般是三类文,对于老师对结构的要求,我觉得应当理性看待,我过去也是经常在作文里散文的一塌糊涂,但是现在看看自己过去的文字,发现全篇表情达意不清,逻辑也混乱,有时候还生造词语,所以,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文以载道,所以,结构的严谨我认为还是必要的过程。 最后呢,说实话,我过去也对考场作文有着同样的愤怒感,但仔细想想,事物还是应当两面得看,如果你能够把作文看作一个说出自己思想的渠道,并且将文章的本意立于自己的思考,这篇作文就一定很精彩。就像你现在的这篇文章一样,不就是一篇好作文么??

回复

2009-05-16

对头,经过高三的培训之后,我就成功地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了!

回复

2009-05-09

作者文笔就很好,可见小时候的写作培养方式并非不成功。高考作文,考文采不现实,我本人觉得更多的是考察学生在一定框架下达到要求的能力。

回复

2009-05-09

而后

回复

2009-05-07

万恶的作文 我讨厌啊 我也死在作文上了

回复

2009-05-07

浙江高考作文的新要求是要“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连续几年大力打击套话作文。 而写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又必须是“阳光写作”。很荒唐吧?好像中学生的生活除了阳光,一点阴暗都没有的。 这不也就是这次南周文化版电影局副局长说的那什么“要有穿越苦难的力量”云云。

回复

2009-05-07

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是:把别人的思想强行灌输到学生头脑内,甚至到了大学仍是这样。这样培养的学生是不会自己思考的。这是我们教育体制的悲哀,这也是我们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原因。

回复

2009-05-07

同情你们,当初我也是栽在作文这道坎上的。不过我现在已经读大学了。回想起当初写八股文的日子,真是痛不欲生啊!我当时和你们的情况完全一样,按照总-分-总的格式,然后中间举三个例子(两个太少,四个太多),把李白、比尔盖茨举了个遍,到高考也还是这样。教育的悲哀啊!

回复

2009-05-06

毕竟这是在什么都很落后的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落后,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规则,我相信能写出相对简单的千篇一律的范文的学生,应该也会有很多能写出惊世骇俗之作,这二者并不很冲突。

回复

2009-05-06

呵呵 看着这个文章让我想起了我高考时候的岁月了 我现在大学毕业了 看来高中语文应付高考的“精髓”还是那样~~

回复

2009-05-06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写出自己的风格 一年四季,风向总会变的

回复

2009-05-06

我始终困惑自己当年怎能写出那么多和自己毫无关系的文字,就是为了应付腐朽的高考?这对人,特别是对自尊心强的人来讲是一种非人的折磨。现在时过境迁了,但往事仍然不堪回首。

回复

2009-05-06

本来写作文都是有感情的,自从被命了题,感情也变得生硬了。

回复

2009-05-06

小的时候不会写作文,但是喜欢看书,于是就把书中的例子稍加改变写上去交差(但不是抄袭啊).后来看的书越来越多,文章也就比原来更好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越华丽的文章越不是我内心真正要表达的。我已经不会说真话了。

回复

2009-05-06

其实真正高考阅卷的人根本就不会在乎你写的是不是八股,之所以让学生写八股是因为老师对学生的逻辑没有信心。我高三一年只写过一篇“议论散文”,其他全都是随笔式的,一样没得过低分。 学生一味抱怨,老师什么都不懂,有些早就大学毕业的人还在这儿瞎起哄,什么都是让这样的人搞乱的。

回复

2009-05-06

嘿嘿,哈哈,抱歉抱歉,不该笑的 其实呢,大家完全可以放开了写,写自己想写的 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最糟糕的情况不过作文判个二十来分(满分六十),其实我希望是零分的,可以遂了某些人的意思,可惜没一个老师有这魄力,呵呵 真的没啥,分数损不了你的水平,因为作文满分我也得过,凭同样的作文

回复

2009-05-05

说得好,人生要靠自己书写,作文也一样!走自己的路,从写自己的文章开始! 至于高考、教育,要从根本上改才行,我们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我觉得人口素质是关键,这是指整体素质,包括各阶层、各种职业,而现在提高素质的方法是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人少了许多问题都能解决了。当然这是一个长久的方法,期待更好的方法!原中国教育早日走上更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