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局副局长:《南京!南京!》经得住历史和现实考验
我们思想解放了30年,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带着以前的视角和观点,来评判一部电影。日本兵在自己犯下的罪恶面前,精神崩溃,这是美化吗?
责任编辑:夏辰 实习生 陈晨 朱晓佳
“不要带12岁以下的孩子去看《南京!南京!》。”有人善意提醒,影片对成年人来说都太过压抑和沉重。
也有一些人质疑这是一部“美化日本人”的电影。
“这样的片子也能通过审查吗?”几个导演试探性地问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
“我们思想解放了30年,为什么还有人带着以前的视角和观点来评判一部电影。”张宏森评价《南京!南京!》是一部“世界观公正、经得起现实和历史考验的电影”。截至到4月26日,公映首个周末结束,制作方提供的全国总票房数字是7000万,每一天的成绩都超过《赤壁》上集的平行票房。
正面绕到侧面和背面
南方周末:陆川是怎么找到你的?
张宏森:2005年陆川来找我,说要拍一个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用今天的眼光进行阐释和表达。那时还没有一个稳定的文本,仅仅是一个构思。当时陆川三十岁出头,作为一个年龄稍大的兄长,我担心的是,这中间面临很多知识、历史观,包括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层面的一些局限,青春的力量非常澎湃、非常可爱,但是怎么做到稳健,有力度,这是一个考问。
南方周末:你给了他什么建议?
张宏森:重要的不在故事,不在情节,而是这个电影的起点和落点。一个是攀登精神高度,一个是站在21世纪的层面,努力做本质性和真实性的、当代性的表达。
中国电影过去在宏大叙述上形成了一定的经验,这种经验过多牵涉到某种现成概念,没有更开放、更深邃的思维,往往只看到了现成概念的正面,没有绕到它的背面,去看到它的剖面和侧面,这也会让我们在经验的同时形成一种局限。
南方周末:我们今天来做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有哪些是“可以”以及“应该”放开的?
●生活中的某个事实可能很灰暗很怪力乱神,但描写它是记者的责任,是《南方周末》的责任;作为艺术作品,就要有穿越苦难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不要勉强去做电影,做《南方周末》就好了。
●一个日本士兵作为战争机器上的微小环节,他在施虐的同时走向了自我崩溃,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大为对军国主义的同情,甚至被扣以“美化日本人”的罪名,这就是上纲上线,这就是我们过去说的“打棍子、揪辫子、扣帽子”。
●《南京!南京!》是一部立场、世界观公正,经得住历史和现实考验的电影,我捍卫陆川这样的立场和世界观,我觉得绝大部分人也都能清晰地读懂他的立场和世界观。
● 我们的很多人物片,不同人物的名字在性格上都是相同的。又简化生活,又缺乏诚实度,又缺少审美努力,你怎么期待这样的作品产生光合作用?
●你说今天21世纪了,我们还在仅仅进行平面的展示,仅仅是把活埋、枪杀还原得惟妙惟肖,它的深度和意义就打折扣了。
●如果我们不能旗帜鲜明捍卫民族电影,那才是一种悲哀。
张宏森:怎么能形成全面的观察历史的眼光,改变片面、孤立的方法,非常重要;在对生命力量的深刻挖掘上还要再下功夫,争取让电影从事件走向人性,从故事走向生命,既怀抱爱国主义立场,还要有更深刻的人道主义反省,同时也敢于正视在困难面前,个体生命、个体群落上暴露出来的缺点和局限,特别公允、特别中肯地来表述历史。
《南京!南京!》是在做一种形而下的叙述,它用很大的力气在贴近地面、贴近现实;但同时你无法阻止陆川带着形而上的冲动进行思考。
南方周末:《南京!南京!》里,哪些被剪掉了?
张宏森:这部电影一直在剪辑台上。陆川开始被历史和资料所淹没,他想让历史事件能真实呈现,所以拍了太多的素材。但电影的长度是有限定的,最初的版本4个多小时,到3个多小时,再到两个多小时,不断在取舍。比如被俘士兵中有很多人物都取舍掉了。原来认为一部电影里,怎么也要有爱情,要有戏剧流程,还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后来都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