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探寻深山老林里的非遗|人在职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寻,并没有那么容易。是虽然公司在城市,但人远在深山里的对比,是听上去高大悦耳,实则艰辛无比的劳累。

责任编辑:温翠玲

年少轻狂的我以为,任何一份工作,只要我喜欢,我热爱,就能去追求。好奇和兴趣,是一切的原动力。

我的原生家庭不是很完美,甚至有点糟糕,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对我而言,亲人的意义就是他们。那时候刚大学毕业,想着他们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能见几面,希望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尽量少留一些遗憾,就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我的家乡在贵州,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留民间最多的省份之一。那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着实有点摸不着边际。但可能是从小的成长环境使然,我对文字有着不一样的情绪敏感。当我在网站上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的招聘信息后,我对“文化遗产”这几个字产生了好奇。

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这份工作是去民间寻找那些遗留的民俗民歌、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曲艺、传统医药等,然后把它们编撰成册,记录过程,采访传承人,最后进行资料汇总,上报到当地的文化旅游局。

当时不明白这是一份怎样艰辛的工作,只是看到了感兴趣的点。我想要去了解那些遗落在民间的“瑰宝”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