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中国普通人,跑进巴黎奥运会
编者按:
他们是房地产经纪人、音乐节商务经理、为了孩子换学区房的中国妈妈、带刚考上大学的女儿见见世面的中国爸爸,等等。
过去几年,在黄浦江畔,在陆家嘴的健身房,在北京奥体公园或者东四环的某个小区,这些普通中国市民从送孩子、上班、午休、接孩子、做饭的间隙寻觅到奔跑的时间,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拦他们,哪怕是N95口罩。
没有哪个时刻比这个时刻,奥运更像回到一百年前的样子——业余主义。
责任编辑:吴筱羽
124年前的巴黎奥运会没能营造一个完美且封闭的比赛环境,14名马拉松选手的潜在障碍包括马车、有轨电车和拉维莱特屠宰场附近的牛。一位巴黎的面包师获得冠军,来自美国的对手抱怨说,面包师对巴黎城的路线熟悉得不得了,他日后被澄清其实是木匠。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注册的马拉松选手有滑雪世界冠军、网店店主和快递小哥,不过,由于这次人数激增到40048位——是124年前的2860多倍,或许真有熟悉巴黎城的面包师混入其中。
这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奥运会马拉松项目,三年前举办的东京奥运会,马拉松参赛选手一共有203人。
现代奥运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排斥向所有社会阶层开放体育运动,称女子运动是“人类双眼能看到的最不美观的景象”。这位法国贵族试图为奥林匹克运动灌注的精英主义,被他的同胞在一个世纪后以另一种方式否定,2019年2月,巴黎奥组委宣布,将举办一个名为大众马拉松的项目,路线与正式比赛毫无二致,全世界所有20岁以上业余跑者都可以报名,按照1:1的男女比例抽签录取。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木匠在奥运会项目中夺冠,在过去长期盛行的体育环境中,他或许都没有参赛资格。但现在,买了学区房的中国妈妈,要带刚考上大学的女儿见见世面的中国爸爸,都拥有了在奥运会跑步的机会。
大部分人需要向公司请年假,把整趟行程的预算控制在3万或5万,不少人身上依旧背负着KPI,有人听说同事要去参加奥运会了,第一反应是:请那么久的假,该影响绩效了吧?
2024年8月10日,一群不熟悉巴黎城的中国市民,跑进了奥运会。
80万人,1253天,10000公里
她考过三次研究生,分别是生物技术、经济和中文;考CPA,别人报一门、两门科目,她一口气报了6门。挑战的考试,通通失败。
黄华今年38岁,在上海从事互联网工作,她相信,所有的极限都可以被挑战。原因是,在1990年代,她见过退伍军人父亲,每天凌晨三点,骑上一辆深色自行车,从江苏如皋一路蹬到海安,往返50公里,把茄子、西瓜和水蜜桃塞到后座的两个银色铁皮筐,赚取微薄的差价。“他不习惯在我面前诉苦。倒是一脸轻松的态度,喝酒、抽烟,感觉自己很逍遥。”
秉持这样的信念,黄华考过三次研究生,分别是生物技术、经济和中文;考CPA,别人报一门、两门科目,她一口气报了6门。她挑战的考试,通通失败。但在马拉松上,她重拾了关于极限的信念,黄华是少数实打实跑够了大众马拉松所需的10万积分的跑者。
大概有80万人报名大众马拉松项目。从2020年7月26日上午9点到2023年12月31日23点59分,1253天,80万人要通过游泳、跑步、骑行、徒步、滑雪等运动方式,累计超过10万的积分,获取抽签资格。如果换算为跑步,是10000公里。相当于黄华父亲200个普通清晨蹬出的路程。
在中国,马拉松爱好者们6点或者更早的时间起床,奔跑在黄浦江、闵行体育公园,或北京四环某条人流稀疏的路上,一位公司位于北京东四环的男士,曾计划跑步上班,他对地铁通勤1个半小时的距离毫不在意,只担心没办法换工作装。自从黄华把攒积分的App关联到运动手表后,上班、接送孩子的每一步,都被她视为迈向巴黎奥运的新一步。她每天查积分,截图,记录日志,跑到耐力的极限时,她默念起村上春树跑100公里时默念过的话:“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跑步机器。”
在终于攒够10万积分,获得参赛资格后,这位“跑步机器”对整个过程印象最深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位会计师朋友,他幸运地、提前锁定了参赛资格。
跑步社群是一个极为发达的信息网络,很早就有人发现了不必跑够10000公里的技巧。像那位会计师朋友,参加App上偶尔弹出的运动挑战项目,完成就能抽签。或者,直接领取赞助商的积分。
同样在上海,从事建材贸易的王翠,某天在滨江路树荫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