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国标修订调研公众意见,强制性标准理应扩大公众参与丨快评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强制实施的,实质上与法律规范的性质和作用差不多。而立法过程,有规定要保证公众的参与,法律法规的草案都会征求公众意见。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强制性标准,也理应扩大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责任编辑:陈斌

日前,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公开调研对电动自行车国标部分重要条款的意见,引起了极大关注。这意味着,电动自行车国标的修订工作已经提上议程,且这次修订过程将加大公众和消费者参与的力度。

据媒体报道,为了更好地开展GB 17761《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修订工作,工信部下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日前在网上发布了调研问卷,调研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最大整车重量、最高车速、脚蹬、电池选择、续航里程、转向灯、电池最大容量、是否带人等重要条款。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公众非常重要的出行工具,总体保有量约4亿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而目前施行的2018年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相较于1999年版同一标准,2018年版标准现在通常被称为“新国标”,本文以下称“2018国标”)有部分条款备受争议,而且在现实中往往被突破。对新国标再次修订,使电动自行车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更符合公众的需要,已经成为公众普遍的呼声。综合来看,争论较多的集中在以下地方:

一是脚蹬。2018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踏骑行功能”,也就是必须有脚蹬。但实际中,电动自行车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Morgan Chen
回复

Morgan Chen

2024-08-11

老说电动车不安全,就不知道每年因汽车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是不是比电动车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少?如果电动车真那么不安全,那应该从源头抓起,直接禁止生产电动车。总体上来说,对电动车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是在挤压底层人民的生存空间,试问谁不想开着车吹着空调,谁愿意在烈日和暴雨下骑电动车?

燕山快雪
回复

燕山快雪

2024-08-09

确实,我开车市区限速只能40公里每小时,经常被一辆嗖的一下从旁边窜过去的电动自行车吓出冷汗。

勇敢记者冲冲冲

2024-08-09

国标挺好的,尤其是不要超过25公里每小时。我知道你骑车觉得慢,但是你开快了对其他人真的影响特别大,骑自行车的,走路的,开车的看到都怕。我坚持限速25,太远你可以坐公共交通,别在路上飙车,停在房子里还有自燃危险。

贾超
回复

贾超

2024-08-09

国家强制标准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不是成为企业提高竞争门槛的手段。电动自行车安全不安全,一个在产品,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骑车的人,骑车的人都没有安全意识,出啥标准也是对牛谈琴。

勇敢记者冲冲冲
回复

勇敢记者冲冲冲

2024-08-09

国标挺好的,尤其是不要超过25公里每小时。我知道你骑车觉得慢,但是你开快了对其他人真的影响特别大,骑自行车的,走路的,开车的看到都怕。我坚持限速25,太远你可以坐公共交通,别在路上飙车,停在房子里还有自燃危险。

海燕
回复

海燕

2024-08-09

176****1984
回复

176****1984

2024-08-08

委婉但是坚定!

暂不留名
回复

暂不留名

2024-08-08

电动自行车应该跟摩托车一样的管理,老头乐应该跟汽车一样的管理,我就这个要求。

139****6263
回复

139****6263

2024-08-08

2018国标在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不足,这导致其中一些规定与公众的实际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脱节。改!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2024-08-08

电动自行车的操控性比摩托车差,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lon
回复

lon

2024-08-08

问题在于那帮规则制定者根本不在乎公众意见与需求,这玩意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