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维护小共同体、封建习惯法与“古老自由”,反对聚敛之臣

领主对于税赋与劳役的使用量,受到严格古老习惯与契约的约束。

责任编辑:陈斌

这里摘取《论语》中的两个章句,讨论一下孔子基本政治信条或曰“底层思维”,从中可以窥见原始儒家的真精神,与后世秦制下的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先思考一下,孔子会不会支持王安石变法,然后再看下文,看完之后再回到这个问题。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此处孔子对于冉求帮助季康子敛财,以及对于领地中的民众汲取各种资源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孔子专门拿季氏和古代的周公进行对比,来显现封建习惯法被破坏后,新僭主们对社会汲取力、效率的高度提升。

周公是鲁国的先祖,是曾经称王的先王(钱穆:《周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24页。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页)。但周公遵守古老的封建不成文习惯,无论是夏族习惯法的“五十而贡”,还是商族的习惯法“七十而助”,抑或是周族习惯法“百亩而彻”。这些古老习惯法中,领主对于税赋与劳役的使用量,受到严格古老习惯与契约的约束。

周公所代表的高级权位者,政治身份与礼仪等级虽高,但却必须要尊重这些约定。因此其手中能收入的财富、劳力数量,其实并不算多。可是现在的季康子,只是鲁国的一位领主,地位是周王的“陪臣”而已,但是通过破坏古老的封建习惯,却能够以僭主的手段,从自己领地上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