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下的每一篇散文,都是认真活过的证据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篇好散文。
近来,大批年轻人开始重读史铁生,他的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也再次翻红,经典语录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在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30亿次,相关视频累计超过18.6万,增长192%。
为什么一位故去十四年的作家会引发年轻人的集体追忆和重读?
当今社会,年轻人无不面临着就业、购房、婚恋、社交等多重现实压力,伴随而来的焦虑和孤独感挥之不去,丧文化横行的今天,史铁生的文字却有如一股清流,给予人们力量。这份力量恰恰来源于他摊开了自己的心,向世人展示这个深陷谷底的人如何挣扎着往上攀爬。
他直面苦难——“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直面命运——“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直面死亡——“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说“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那就写下来吧,“写作是一种救赎,它让我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在写作中获得救赎的还有作家刘亮程。8岁丧父,母亲拉扯着5个孩子艰难度日,这样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但是写作给了他重新进入生活的机会,他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写成了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出版后,震动文坛,20余年长销不已。
他也在写作中完成了一次对荒野村庄和痛苦童年的回望,如他所说,“这场关于家乡和童年的写作,使我成功地修改了自己的童年,将其从黑暗中打捞了出来。”
打败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进痛苦。他们一次次直面生活的难题写下的充满哲思的语句,不仅疗愈了自己,还疗愈着万千读者。不少读者也开始拿起笔,书写自己的内心。
对很多人来说,一部小说或许太沉重,一首诗歌或许太轻盈,一篇散文却刚刚好。小说写作和诗歌写作可以把自己隐藏在背后,散文写作则不同,它要把自己生生地推到读者面前,真诚地袒露自我的内心,也让我们更好地审视和慰藉自己。
然而很多人在书写时常常感到“词不达意”“叙事不清”“表达无力”等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我手写我心”,我们特邀6位当代知名散文家,刘亮程、蒋蓝、胡竹峰、沈念、苏沧桑、江子,集结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三毛散文奖等得主,花费半年打磨出《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训练营第二季|六位散文家的文字盛宴》,欢迎加入我们,一起用心表达世界,以文对抗时间。
早鸟价倒计时2天!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01
每一篇散文,都是我们认真活过的证据
人的记忆会淡去,但文字不会。中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这也是散文的雏形。
在散文里,我们得以由文字窥视到写作者与被书写者的生命轨迹,感受他们的真切情感,所思所想。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他从童年到中年的成长轨迹,其中每篇的风格也有所差异,有的重描写,有的重议论;有的文笔犀利,有的充满温情,有的富含童趣,这种转变也暗含着他思绪和情感的变化。
汪曾祺的散文,写草木山川、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他告诉我们葡萄在不同月份的样子;告诉我们高邮的咸鸭蛋质细油多;告诉我们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原来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稀松日常竟也可以如此美好。
刘亮程的散文,写一个人和一只鸟的孤独,写一棵树、一窝蚂蚁和一村庄人的生老病死和生生不息。一切都被定格在他的文字里,有尊严且灵光闪闪地活着。
每一篇散文,都是我们今生今世认真活过的证据。
02
每一篇散文,都在构建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写散文?诚如作家谢有顺所说,“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少了一个故事,而是这个世界少了一个‘我’;不是因为这个世界缺少语言,而是缺少‘我’的语言。”
散文是写“我”的文体。写我和别人不一样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散文中的“我”真实、饱满、感人,个性独具,散文就有生命力。写散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求我、求真、求丰厚、求复杂的过程。
刘亮程说:“写作者心中有太阳,那个文学世界便是亮的;有悲悯,那个世界便温暖如春;有月亮和星空,那个世界便满是人们的梦和梦想。”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江子在《燃爆记》里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自私、暴躁、怯懦、隐忍的母亲——
“我们甚至觉得她对她喂的猪都比对我们要好。有一年栏里的猪生了病……她哭了整整一个上午!她对猪的好让我们妒忌,猪好起来后,我们趁她不在,偷偷到猪栏边,用鞭子把猪狠狠揍了一顿。”
他扒开自己的内心,赤裸裸地展现那些难以为外人道的伤痛。想逃离又不忍,想亲近却不能,这样真切的爱与痛的困局,也引发了血脉亲情的最大共鸣。
这样的写作无疑是需要巨大勇气的,但也是一个好的散文写作者必须做到的——真诚、坦然地面对自我。散文能够给予我们这样一个重新直面内心的机会。
03
散文有那么容易写好吗?
看起来平实易写的散文,其实要写得好,需要很多不着痕迹的技巧,也需要创新的表达突破。
如何把平凡的日常生活不写成流水帐,而写出饱满的情感、创新又吸引呢?在鲁奖作家沈念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叙事的价值。
叙事性,简单来说就是怎样讲故事——这恰巧是当今许多散文最有空间进行创新的部分。
比如我们写一次旅行、一位亲人、一件小事……作者站在回忆的终点记录过去,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平铺直叙,难免扁平枯燥。
可是《我与地坛》的内容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看似都是碎片化的故事和回忆,为何却如此有力量?
在沈念看来,史铁生在时间的处理上极具匠心,既体现了时间的线性流动,又通过巧妙的叙事技巧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时间结构。有很多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一、设置清晰的时间线:
作品从史铁生初次踏入地坛公园开始,逐渐展开他在这里的思考、观察和回忆,这里首先用到的就是线性叙事,这也是散文写作中最基本的时间关系。它能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逐步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
二、时间与空间转换:
史铁生并没有简单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而是通过倒叙、插叙等手法,将过去与现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时常在叙述现在的同时,穿插着对过去的回忆,这些回忆往往与地坛公园这个特定的空间紧密相连。这种时空交错的处理方式,使得作品在叙述上更加灵活多变。
三、注重时间感的营造:
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将时间抽象化、具象化。地坛公园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空间,本身就承载着时间的印记。史铁生细腻地描绘地坛的四季变换、草木枯荣,营造了强烈的时间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沈念老师课程部分PPT讲义
除此之外,沈念还总结出因果关系、空间关系其他两种模型,并应用在作品中。
2020年,沈念用真实的素材创作成非虚构散文集《大湖消息》,讲述他深入洞庭湖、去野外考察的一系列经历故事。故事的时间跨度很大,可讲述的东西太多,他便利用有布局的空间构建和表达,将围绕洞庭湖发生的故事重新排列组合起来,利用空间关系进行叙事,这部作品一经推出大受好评,并获得了鲁奖。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曾说:“中国语文教育,主要是散文教育,小学、中学、大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除了少数的诗、词、赋,其他皆是散文。”
散文几乎无所不在,小说中的记叙和描写、人物分析、写景状物……写好散文,就拥有了掌握各种体裁的万能钥匙。
在《散文写作训练营:六位散文家的文字盛宴》中,我们从“选材-结构-叙事-情感-语言”等维度,搭建好了一套系统学习的方法。
类似前文提到的写作技法干货,在课程中也比比皆是:
比如从中国古代文学中提炼的“水墨结构”;
“变乱”程式化散文题材的三大策略;
散文情感表达的“来源、现场、去向”;
……
早在两年前,我们的《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课》第一季,帮助4500+名散文写作爱好者系统训练写作。今年,我们继续网罗全国优秀的散文家,不断壮大优秀讲师的队伍,帮助大家持续提升散文写作。
21节音频课+6场直播答疑+作业批改+社群伴学+投稿通道
原价599元
早鸟价最后2天!
仅需429元!
南周会员仅需412元!
点击下方报名按钮,立即加入学习
一、6位知名散文家,20+年散文写作秘笈
他们揽获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三毛散文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等国内大大小小的重要文学奖项。
嘉宾刘亮程,是你读散文、学散文都绝对绕不开的一位大家: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他们也是走在散文创新前沿的作家——
比如蒋蓝,他是新散文运动的杰出代表作家,也是记者、诗人、田野考察者,以“博物、博学和博识”的散文随笔备受推崇,成为当今散文界的标杆之一;他在行走中积累了庞大的选题素材库,将历史、地理、人文、动植物等题材一网打尽,形成独特的“蒋蓝体”。
再比如胡竹峰,他的散文是难以被归类的独特存在,浸淫于古却不泥古,注重文本创新。其作品《惜字亭下》被认为是重返汉语之美,作家韩少功评价他的散文是“重建中国文章之审美传统的可贵立言”。
他们也是找到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专属领域的作家——
苏沧桑不断深入民间生活,挖掘民间美学,“以美文的形式抵达如此宏大深邃的主题,苏沧桑外,罕有人及。”这是十月文学奖给她的颁奖词。她的文字灵动幻美,意境深远,有直触人心的力量,被誉为“散文中的天籁之音”。
江子的散文被誉为“为中国乡村写史”,他的文字里有散文作品稀缺的辽阔山河之气,和强烈的中国式美学。获得鲁奖的散文集《回乡记》里,他用近乎田野调查的描述,刻画了一幅转型时期的现代农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散文的传统,渊远流长。但随着新的出版市场与短视频的出现,如今的散文写作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文体边界在不断模糊,急需题材与技法上的双重创新。
所以我们需要跟随这些写了20+年仍在一线写作的作家,跟随他们一起,学习更前沿的散文观,他们不满足于散文的既有表达,一直在拓展自己的文字疆域,探索当下散文的种种可能。
比如沈念,他既是作家也是《湖南文学》的主编,同时拥有写作者和编辑双重视角的他,会把选中的稿件和退回的稿件仔细研究,对比着找出优秀稿件的共性、退稿的原因,经手的稿件越多,经验也越丰富。他的非虚构散文集《大湖消息》,也在不断打磨与创新中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课程或许没有“速成之术”,但一定满是讲师们最独特、最底层的散文写作理念与实践之学!
二、高质量作业批改团队,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写作业是最容易提高的环节,本期作业批改团由正课讲师+杂志主编+杂志资深编辑组成。多年的大量的阅稿经验,让他们能很快发现你写作中的问题,优秀的作业还有机会推荐发表。
(往期训练营作业批改)
(往期训练营学员发表案例)
三、配套纸质版课程资料,学习更高效
学习资料涵盖课前预习资料、讲师代表作书单、课程案例选文、课程PPT讲义、思维导图。
四、高密度课程安排,系统提升散文写作
1、社群伴学
45天社群伴学,在这里你将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志同道合的散文写作者们,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2、课程听讲
5大模块,21节音频录播课,从底层思维到核心技法,打通选题、叙事、情感、语言的写作全环节。
3、直播答疑
嘉宾刘亮程与5位正课讲师,共6场视频直播答疑,零距离与一线散文家讨教经验,一站式帮你解答课程中以及平时写作中的所有疑惑。
4、作业批改
结课作业实战,检验学习成果。作业将由讲师与杂志主编/编辑团队批改,帮你找到你的优势与不足。
5、投稿通道
优秀作业有机会在《散文》《散文百家》《湖南文学》《芙蓉》《广西文学》《雨花》等杂志刊登。
6、结业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即获得由南方周末签发的电子结业证书,优秀学员还可获得神秘礼物。
课程安排
6位当代知名散文家
20+年散文写作独家秘笈
从底层思维到核心技法
帮你系统构建散文写作能力
21节音频课+6场直播答疑+作业批改+社群伴学+投稿通道
原价599元
早鸟价最后2天!
仅需429元!
南周会员仅需412元!
点击下方报名按钮,立即加入学习
(本文为推广信息)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