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同心共绿,释放双碳领导力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3勇担责任,充分发挥行业领导力,不断夯实自身碳管理能力,并逐步将其碳管理能力向产业链扩散,携手供应商、合作伙伴、消费者共同应对乳业减碳难题。

责任编辑:邹力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一天,伊利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举办了“WISH2030美好大会暨ESG20周年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论坛”。会上,伊利发布了《ESG价值核算报告》,成为全球首个成功实施此核算的中国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公开披露ESG价值核算报告的上市公司。同时伊利还发布了ESG“三报告”,即《可持续发展报告》《零碳未来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此外,伊利还联合多个境内外投资者再次发布“WISH2030美好宣言”,倡议打造社会型企业,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繁荣。

这是伊利连续第三次发布《零碳未来报告》。从2007年首创性提出“绿色领导力”到2009年的“绿色产业链”战略,从2020年承诺实现碳中和到2022年发布中国食品行业第一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伊利用18年时间,携手价值链合作伙伴,共同破解乳业减碳难题。

从“我”到“我们”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通行的可持续发展议题。企业积极开展低碳转型,不但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韧性,也为中国企业在国内乃至全球塑造绿色品牌形象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

中国企业大规模响应气候变化议题始于2020年。在这一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提出中国的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伊利的绿色低碳转型历程也在2020年呈加速之势,但其对绿色发展的探索却始于2007年。

2007年,伊利董事长潘刚在首届达沃斯夏季论坛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领导力”概念,并于2009年将其进一步升级为“绿色产业链”战略,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

理念驱动行动。2010年,伊利开始组建内部碳管理团队,这比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整整早了10年。

自2010年开始,伊利开始参照国际标准开展公司组织层面的碳盘查,并以碳盘查为核心,建立起了包含综合能耗、水耗、电耗、汽柴油耗用、蒸汽耗用、污水排放等能源环保数据核算体系。从2017年开始,位于供应链上游的牧场碳排放也被纳入伊利碳盘查范围。

厚积而薄发。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伊利在行业内率先承诺实现碳中和;2022年,伊利正式发布《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表示伊利已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并制定了2030、2040、2050三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又一次领跑行业。

作为行业龙头,伊利并未止步于自身减碳,而是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探索“从一棵草到一杯奶” 的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乳业产业链涉及范围非常广,横跨一二三产业,从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到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会涉及碳排放,要想实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对整个行业来说挑战巨大。这就要求行业领导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奔赴绿色发展旅程。

2022年4月,伊利联合43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组成行业首个“零碳联盟”,倡议合力打造一个共创降碳技术、共享降碳成果、共担降碳责任的合作平台。“零碳联盟”旨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行动,通过建设低碳牧场、优化产品设计、使用低碳包装、构建绿色运输模式,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截至2023年底,伊利“零碳联盟”规模已达88家,已推动71家供应商实现低碳转型,推动6家供应商完成碳中和核查认证,推动全链低碳转型。

从管理到赋能

企业实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将双碳愿景或目标分解、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考验的是企业的管理能力。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探索,伊利从建立组织、制定规划、管理体系、技术支撑等方面不断夯实自身的碳管理能力,并逐步将其碳管理能力向产业链扩散,通过赋能提升供应链伙伴的碳管理能力。

建立并完善碳管理组织体系。自2010年组建内部碳管理团队以来,伊利逐步完善碳管理组织体系,目前已形成包括决策层、组织层和执行层在内的三级组织体系。

制定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得益于提前布局和积极行动,伊利已于2012年率先实现范围1及范围2碳达峰。在2022年,伊利发布《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提出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为确保目标实现,伊利制定并优化了《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方案》,制定了2030、2040、2050三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于2022年起连续3年发布《零碳未来报告》,向利益相关方汇报年度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建立系统性碳管理体系。伊利以国际首个碳管理体系标准《T/CIECCPA 002-2021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为依据,制定并颁布碳管理手册,形成系统性碳管理体系。2022年,该体系获得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予的“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全球首批获得碳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并作为食品行业的唯一企业入选2022-2023年碳管理体系(EATNS)优秀示范案例。

搭建碳管理数字化系统。伊利自主搭建了 EHSQ 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碳排放源的追溯与碳排放数据的自动计算和评估,并通过统计分析报表和大数据视图,实时呈现全集团各管控区域的排放情况,为跟进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依据。2023年4月,伊利与菜鸟联手打造的“碳数字化系统”荣获2023年iF产品设计奖。该系统覆盖牧场、制造、包装、仓储、运输、末端驿站和消费者等七大环节的碳排放和减碳计算,为构建绿色供应链做出领先探索。

在夯实自身碳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如何将碳管理能力、降碳技术、降碳经验等向供应链扩散成为伊利推动全产业链降碳必须思考的问题。围绕赋能供应商这一议题,伊利从定标准、搭平台、建机制、汇合力、育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从生产到消费

得益于全链路减碳、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的坚持和努力,截至2023年底,伊利共有41家工厂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并成功打造了5家认证“零碳工厂”,分别是云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泽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和长春伊利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然而,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伊利的降碳行动并没有止步于此,也不应止步于此。

伊利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十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每天,有1亿多份伊利产品被送到消费者手中;每年,有接近13亿的中国消费者可享用到营养美味的伊利产品。

只有打通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两端,形成闭环,乳业的减碳行动方能行稳致远。

伊利敏锐地捕捉到了目前消费者对健康、绿色产品需求的变化,积极研发“零碳产品”、引导消费者开展包装分类回收利用等行动,引领低碳消费新潮流。

自2021年正式发布首款“零碳产品”以来,伊利已经上市推出了5款认证“零碳产品”,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新潮流。

在提供绿色低碳产品之外,伊利还通过创新性公益项目,倡导绿色生活新理念。如2023年4月22日,伊利金典品牌发起“空瓶回流行动”,在核心区域设立产品包装回收点,倡导消费者将喝完的空奶盒等产品包装放至指定的回收点进行回收,通过将空瓶再造为野餐垫、相框等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好物,与地球共续有机。2023年5月22日,伊利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起“伊利家园行动之空瓶回流公益计划”,累计动员超过5万名消费者共同参与,累计回收超过10万个空瓶制作成55个人工巢箱,为草原湿地的濒危动物提供栖息地。

除与公益机构合作外,伊利还创新性地与知名品牌合作,共同发起低碳生活倡导,进一步放大公益的力量。如2023年伊利与阿里巴巴合作启动“低碳启新年,减碳盒伙人”活动,鼓励消费者参与空瓶奶盒回收。消费者将饮用完的伊利牛奶空盒收集后放进菜鸟驿站内的回收箱,扫码后关联菜鸟账户,就能得到相应的绿色能量积分。

始于绿色,兴于共赢,归于美好,这是伊利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伊利持续18年的绿色低碳努力,为自身厚植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道路,也为其他品牌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参考借鉴。

一是勇担责任,充分发挥行业领导力。乳业是碳排放大户,碳足迹贯穿包括养殖端、加工端和市场端在内的乳业生产全产业链,乳业降碳必须立足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和升级。如2022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乳业绿色发展行为准则》,内容围绕乳制品行业全产业链,涉及清洁牧场、绿色工厂、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环节。自2007年以来,伊利以行业龙头企业的使命感,推动“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了作为领军企业的使命感和领导力。

二是开放合作,激发更大的绿色转型创新活力。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政府部门、商业机构、社会组织、媒介、消费者等各个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在绿色开放的合作过程中,不同主体打破孤岛,超越传统关系,充分汇集整个生态系统的创新潜力和集体智慧,形成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伊利在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将自身在绿色低碳方面积累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向供应链合作伙伴扩散,赋能合作伙伴;另一方面,积极加入外部可持续发展平台和网络,如伊利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签署方、率先成为承诺和获批联合国《水行动议程》的中国企业、联合国 COP28《为人类、自然和气候转变粮食体系:共同行动倡议(CTA)》签署方等。

三是不断超越,持续升级可持续发展体系。从2007年伊利董事长潘刚提出“绿色领导力”,到2009年“绿色产业链战略”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再到2017年将“健康中国社会责任体系”构筑为面向未来的“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系”(“WISH”体系),再到2021年正式发布“全面价值领先”目标,可以看到伊利在不断探索社会责任的内涵和边界,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不断打造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专家点评

从2017年起始,我对伊利的可持续商业实践跟踪研究已经持续了八年,无论是连续深入伊利生产一线,给伊利管理层赋能,与伊利可持续商业领军者交流,还是分析伊利的信息披露,我都有幸见证了伊利在可持续商业道路上不断探索、用于突破、持续完善的坚定信念、坚实脚步、可圈可点的进展和卓越的复合价值与共享价值的成果。伊利的实践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方向坚定、方略务实、方法系统、方寸宽厚,我把它称为奠定伊利成功之路的宝贵的“四方鼎”。 

•方向坚定即传承了伊利早期就形成的社会责任基因、坚持在壮大企业的同时致力于壮大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和生态,打造世界健康体系,为社会创造价值。

•方略务实即确立指引企业增长和发展的战略路径,消费者价值领先,社会价值领先,员工价值领先,企业价值领先,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方位生态之中。

•方法系统即在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上加强建设、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纲领,与国际、国内、行业的先进标准对标,进而形成伊利的可持续商业管理指标体系,用规范管理运营,通过赋能推动自身及全产业升级,引领持续创新。

•方寸宽厚即以前瞻性和开放性的视野进行全方位布局,开展广泛的社会化创新合作,以“绿色领导力”进而“绿色产业链”行动来推动全产业协同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全产业链实现价值共享。

伊利针对自身所处行业“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长链条经营的特殊性,精准地找到了对伊利的增长和发展有着双重重大性影响的实质性议题,由此出发,发挥出行业领导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奔赴绿色发展旅程的关键作用。

在今年的报告发布会上,伊利率先在全行业发布了《ESG价值核算报告》,将企业的ESG表现进一步定量化评估、核算,以更高的标准衡量企业自身在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各方面的进步和差距,从而更深刻地落实和推进可持续商业战略的执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举措。这一举措,与潘刚董事长身体力行地推进可持续商业领导力进化密不可分。潘刚董事长强调,可持续的能力代表了企业未来的领导力。在企业取得卓越的亚洲乳业第一的成功之时,伊利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商业领导力进化,勇攀高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鸿鹄之志难以行高远。始于绿色,兴于共赢,归于美好。伊利可持续发展之道,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实践借鉴。

——吕建中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