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电等发展,创新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履责模式

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新语境中,企业社会责任也在升级。经过18年的扎实履责和不断创新,国网浙江电力公司的社会责任工作丰富了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内涵,探索了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路径、拓展了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创造价值的新空间。

责任编辑:邹力

2024年5月10日,国网浙江电力举办2024年履行社会责任成果发布会,现场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个基于ESG理念的省级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国网浙江电力自2007年起连续18年开展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与传播。

18年来,国网浙江电力的社会责任工作从一本报告发展到省市县(区)三级公司报告全覆盖;从发布报告到推动社会责任根植,迄今已实施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八百多个;从开展公益项目到如今社会责任工作覆盖7大核心主题和20个子类别议题。

作为国家电网系统中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和典范,国网浙江电力在责任意识、责任行动、责任绩效上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广泛认可。

新时代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社会责任之问

新时代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要履行什么责任?

责任源于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这是中国国有企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改革发展的逻辑基点,国有企业必须要强化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在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电网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电网企业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电网企业面临着党和国家的更高期待、社会各界的多元诉求,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和标准相应提高。

另一方面,全球进入了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阶段。2023年已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我们的星球刚刚经历了一个‘沸腾’的季节,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气候崩溃已经开始。”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所以,我们首先要思考,新时代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新时代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科学落地,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法、工具融入到企业的各个业务工作中去,是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这二十多年中,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和开展公益社会责任项目不同,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落地和推动社会责任融入组织一直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挑战,对于组织体系庞大的大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在利润导向、追求效率的思维下,要接受社会责任这种难量化、难管理、见效慢的工作,很多企业意愿不高。

第三个问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但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怎样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画出最大同心圆,这也是新时代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解决的问题。

理念引领,丰富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化国有企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就要求国有企业更加明确自身在新征程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使命,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先行产业。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这既是对能源电力行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的深刻洞察,也是对电力行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当好发展先行官的殷切期待。

“电等发展”蕴含了“电—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深刻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赋予了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社会责任新的内涵。

通过分析国网浙江电力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司的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作为一般经济主体履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比如依法合规经营、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关心关爱员工、赋能客户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等。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开展的根植项目——从“淘气宝”到“淘金者” 助力工业企业变身“降碳达人”,就是创新产品与服务,赋能客户发展,与客户共成长的典型案例;国网浙江电力联合蓝天救援队等组织发起的根植项目——“救援电塔”架起野外逃生通道,则是利用自身资源科学开展公益项目的典型案例。

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浙江省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积极发挥能源电力产业链“链长”的作用,放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推动能源电力产业链现代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高电力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服务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网浙江物资公司开展的根植项目——绿色采购带动供应链“添绿”又“增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针对供应链中小微企业低碳升级意愿低、能力弱、带动难等问题,在绿色采购的基础上延伸出绿色金融、绿色服务。

第三个层次是,作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围绕国有企业的“六个力量”,勇于承担政治责任,主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动服务和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服务社会民生。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发起的根植项目——构建“亚运村碳中和生态圈”汇聚降碳百倍能量,则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此外,还有能源大数据中心、“乡村振兴电力指数”“电能碳一张图”“绿聚能”“乡村电气化”等社会责任根植项目,都是属于这个层次的社会责任。

作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和浙江省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在履行好基础社会责任之外,牢记嘱托,深刻领悟“电等发展”的核心内涵,全力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围绕电力保供稳价、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在服务浙江共同富裕先行上充分彰显国家电网企业的责任担当。

在具体项目上,国网浙江电力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形成了覆盖社会责任7大核心主题和20个子类别议题的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矩阵。

责任根植,探索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在明确社会责任内涵和主题之后,如何推动社会责任管理在基层单位的落地,如何以社会责任理念和方法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业务难题、提升管理水平成为国网浙江电力公司面临的挑战。

为破解这一难题,国网浙江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和指导下,自2013年起,启动了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工作,探索建立社会责任融入专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社会责任根植,是指将社会责任理念与管理方法根植到公司的特定工作或业务中,从而解决企业或利益相关方面临的各类问题,提高公司综合价值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责任管理新手段。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国网浙江电力总结形成了开展社会责任根植工作的六大理念,作为社会责任融入公司经营的方法论。

自2015年起,国网浙江电力启动了社会责任根植“百千万”行动,即每年实施上百个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带动上千人主动履责,影响上万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的培育机制,做到孵化一批、实施一批、提升一批、推广一批。截至2023年底,国网浙江电力共实施了八百余个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形成了覆盖社会责任7大核心主题和20个子类别议题的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矩阵。

此外,以管理思维推动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就需要对每一项社会责任活动进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效果评价、改进管理,形成闭环。

因此,国网浙江电力不断优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企业强化激励约束,增强社会责任工作的动力与活力。公司采用“1+N”的推进模式,即由公司宣传部牵头,负责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的规划、审核、培训、跟踪指导、推广传播等工作,各专业部门与宣传部门相互协同,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优化完善和深化应用等工作。将社会责任根植纳入品牌贡献度指标评价体系,推进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立项、评价和推广常态机制建设,每年进行中期评估和年度总结,评选表彰优秀根植项目,对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并进行宣传推广。

引入先进理念,健全组织体系,制定评价体系,构建管控体系,开展孵化培育,这一系列“组合拳”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责任管理在公司内部循环改进、不断提升。

国网浙江公司的做法为基层单位推进社会责任管理、推动社会责任融入业务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感的路径;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也成为各单位践行社会责任管理的载体,检验着社会责任管理的成效。

共创共享,拓展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新空间

社会问题只有回到社会中才能得到解决。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在开展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工作中始终坚持利益相关方参与合作、社会资源整理利用以及综合价值创造。

在发现社会问题之后,国网浙江电力首先会开展利益相关方调研,识别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期待和资源、能力,由公司内部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统筹自身及各方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搭建多方参与的综合实施方案,实现共创共享。

在不断创新社会责任模式的过程中,国网浙江电力也拓展了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创造价值的新空间,不但创造了经济价值,也创造了平台生态价值、社会与环境价值。

内质外形,推动经营管理全方位深层次的转变

社会责任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等都提出新的优化和变革要求。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持续深化社会责任工作,全方位做好透明度运营,深入推进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的实施,推动公司在发展理念、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品牌传播上都有全方位和深层次的转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转变是从公司自身单一发展到利益相关方主动融入并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比如公司在湖州创新实施“生态+电力”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在明确各利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成建立以市领导牵头,政府各职能部门协同,银行、电力设备制造厂家、企业、商铺、民宿、公交公司、街区、学校、游客等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覆盖全社会的“生态+电力”共建平台,以政府政策为指引,以各方需求为推手,以价值理念为聚合剂,实现了政府主导推动、企业主体作为、民众全体行动、社会共同协同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格局,从而助推湖州“生态+电力”生态文明建设向全国示范阶段迈进。

第二个转变是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迭代,进一步拓宽利益相关方维度。在“绿聚能”和“乡村电气化”社会责任项目上,公司主动引入民宿、游客、厂商、金融机构等莫干山民宿产业链相关方,构建“绿聚能”产业联盟,探索盈利模式、深挖收益潜力、严控投资风险,以市场化方式引导民宿产业绿色发展,创新打造“绿聚能”产业联盟商业模式,最终形成民宿收益增加、游客体验提升、供电公司增供扩销推广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链供应商抢占市场的产业链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生态。

第三个转变是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打造客户最有感的企业。如在全流域岸电和全电物流社会责任根植项目上,公司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单一化的供电服务模式,注重服务的主动性和外部合作,为企业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快速提供施工用电申请受理、竣工验收、运维保障等工作,配备项目专属客户经理,提供用电问题解决方案、“一站式”报装服务和安全用电指导;同时积极拓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通过一系列服务模式优化设计提升客户对于项目建设的获得感和体验感,为岸电和全电物流项目树立良好口碑。

第四个转变是更加注重品牌传播力,实现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和理念同频。在“碳效码”根植项目实施过程中,助力企业节能降碳相关系列举措及成效在人民日报内参、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央视新闻联播头条等平台连续报道,并在央视新闻“开局之年看经济·绿色中国”大型专题报道进行了长达14分钟的专题报道,碳效码应用场景纪录片作为中国唯一官方宣传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会议上发布,企业的创新形象、负责任声誉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的价值认同感。

专家点评

浙江电力作为新时代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取得的进展具有典型性示范意义。浙江电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植根于复合型价值(即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的全过程,并以科学管理的体系、方法、工具作为运营当中的落地支持,促进了价值与责任的统一性发展,融入了组织与能力的持续性增强;为大型企业应对复杂经营环境的挑战,给出了宝贵的借鉴。   与追求单一财务绩效经营方针下的商业活动不同,大型企业面临着自身增长、良性发展、行业引领、社会贡献的多重挑战: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要不断地提升经营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表现;另一方面作为社会进步的力量要积极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参与社会和环境重大治理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这就要求大型企业必须具备可持续商业的思维、经营方针、战略指引和能力建设。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能力建设不仅让浙江电力实现了其所承诺的社会责任,也反过来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做优做强。   浙江电力的社会责任实践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成熟度。社会责任成为先进的企业管理组合要素,这与浙江电力主动推进向可持续商业转型升级的组织变革密不可分。这一变革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商业模式、可持续服务模式和可持续内涵的品牌战略传播四个方面全面地协同展开。组织变革激发了巨大的创新活力,创新活力带来企业的稳健发展,企业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步幅度和速度。

——吕建中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