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豆汁是“穷人食品”吗?

进一步深入了解豆汁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穷人小吃——恰恰相反,豆汁居然是曾经的满清贵族饮料。

唐宋文章中的“豆汁”,都明确提到以“黄豆”或“乌豆”或“赤小豆”为原料,显然就是今天的黄豆水、红豆汤之类的东西,与绿豆粉下脚料做出来的清代豆汁儿,只是同名异物。

责任编辑:陈斌

大清嘉庆七年(1802年),一个叫宜兴的满人官员,有感于八旗子弟满语流失严重,遂编撰了一本名为《庸言知旨》的满汉双语教材。此书开篇序言,就训斥嘲讽了当时很多满人连满语都不会,却喜欢摆谱讲什么旗人老礼的毛病:“四方各族都有自己的母语,我们身为尊贵的满洲,反而不会自己的母语。不会说满语,就是忘记了本源!又怎么好意思腆着脸,拿旧礼教训子孙呢?”

于是接下来,此书开始分篇介绍,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满洲人。其中第八篇“饮食”的部分尤其有趣,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满汉饮食差异:“春天的豆汁儿,冬天的卤虾、卤虾油腌菜,都是咱满人喜欢吃的美食。夏天热的时候,酸奶子等吃的又凉又甜,吃下去好似能立刻消暑,让人眼睛一亮。要是汉人的胃,非但吃不惯这些,而且强拧着让他吃的话,还会呕吐。”

豆汁不是豆浆

笔者第一次读到这段时深感亲切——因为我真的吃过豆汁,虽然并没有呕吐——但我也确实是同行众人里唯一没吐的。而跟我一起试吃豆汁的朋友,则纷纷表示“这分明就是淘米水放臭了”。甚至来看戏的老板娘也吐槽:“我虽然是北京人,但从来不喝豆汁儿。”

老板娘所言不虚,我后来长居北京,发现原来真正的北京土著里,其实也没多少喜欢豆汁的:若要按身边统计学,我认识的北京人里,爱喝豆汁的甚至不到5%;而外地人里第一次喝豆汁就能接受的,也大致不高于这个数。所以我一直觉得,网上拿豆汁来代表北京,并以此认定北京是美食荒漠,这多少有些不公平——毕竟连北京人自己都是嫌弃为主的东西,又如何能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