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金融桨助远航:泉州渔民继续撑起平安船

数百艘渔船停泊在码头

祥芝国家中心渔港的码头上,数百艘蓝色船身的渔船在一字排开的同时,以每列向后延伸的状态停靠着。渔船列队的最远端仿佛与海天相接。

蓝天下,静谧的船队展现了无声的壮观,更昭示着8月16日开渔节这天海港上千帆竞发的恢弘气势。作为全国五大渔港之一的祥芝国家中心渔港已有多年发展历史,为泉港贸易经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北宋泉港人谢履歌颂大泉州、泉港海丝盛况的名诗《泉南歌》《添奇港》云:“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岸隔诸蕃国,江通百粤舟。”

被称作千年海丝之城的泉州,经济发展与渔业紧密相连,与海浪共振。距离开渔还有一段时日,祥渔村的渔民们已然进入忙碌的“盛况”。岸上忙碌的身影里,一抹亮丽的橙色在其中跃动——生长于中国南部、同样与海相连的深圳的中国平安集团,依托金融优势,因地制宜,向祥渔村的渔船递上了一支金融桨。

手握金融桨的船老大,携着几个家庭的生计出海。

渔民的心愿

过去的泉州渔民靠一艘木质渔船出海航行,在未知的风浪里打捞美好生活的机遇。

渔船远航,海面作业时间越久,捕到丰富渔获的可能性便越大。但传统的渔船储存渔获的条件有限,不论是空间容量限制还是冷冻能力,都无法满足长时间海上作业争取更大收获的愿望。

但在近些年渔业技术更新迭代的背景下,祥渔村的渔民靠着风浪中的拼搏抓住了发展机遇,一点点实现了阶段性的愿望。他们如今拥有了更高科技的渔船。

“我已经打渔三十几年了,”11岁就跟着叔叔出海的蔡芳强,见过了大风大浪,也见证了自己的人生。如今50岁的他,在年复一年的出海中攒下了两艘灯光渔船、一艘单拖渔船。他每年捕鱼的收入基本上都用于渔船的更新、休整、保养,和出海前的燃油购买、水手的费用支付等。蔡芳强出海打鱼的船,经历更新换代,配备了高科技捕鱼的设备、更易于储存保鲜渔获的冷库,可以比以前在海上航行更久。

一艘停泊着的渔船亮起灯光

在8月16日开渔节这天,蔡芳强的这三艘船大概率也会悉数出动。灯光渔船和传统渔船不一样,可以在夜晚进行捕捞作业。暮色降临时,当陆地上的劳作者暂停忙碌,开始休养生息,蔡芳强这边热火朝天的忙碌才刚刚拉开帷幕。

高瓦数的卤素灯打开,瞬间照亮船周围的一小片海面。有趋光性的鱼群在远处感受到光亮时便会往渔船附近游去。渔船上的水手同步配合下网,再通过调整灯光将已经汇聚在周边的鱼群诱导至已在渔船附近布好的渔网内。最后,水手和船老大通力配合收网。捕获的鱼会先被倒在甲板上,经初步分拣后置入船舱中的冷库储存。

如今的灯光作业渔船大部分都能在船上完成对渔获冷冻保存等初加工的步骤,尽最大的可能对这些海洋美味保鲜。

一条灯光渔船一晚上大概会有前后五网左右的作业。一晚忙碌结束,白天就是船上人的休息时间。白天,收购商的运输船会来到渔船边将前一晚的收获接走,送往岸上。这样既保证收购商能收到足够新鲜的渔获,又能让船老大售卖的单价更高一些,且无需为了送渔获上岸而产生额外的燃料、时间成本。在时间、燃料有限的情况下,蔡芳强和水手们可以在海上多捕几网,多挣一些。

渔船的更新迭代还体现在声呐雷达系统上。有了精准捕捉远距离鱼群信息的设备,船老大过去在海上航行时为找鱼群而背负的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大大减轻。船只找鱼时长距离高速航行,会大量消耗燃料。以一艘280马力的渔船为例,它一天的油耗在2吨以上。

因此,渔民们更新渔船的目的是降低出海的成本,保证收入的相对稳定。但大多数渔民要想实现愿望,基本都像蔡芳强一样,靠一年又一年的出海攒钱,然后持续不断地将钱投入到渔船上。一艘灯光渔船需要花费1400万。蔡芳强通过贷款,把手里的钱都付了首付,之后每年捕鱼新增的收入用于还贷款。

但是,包括蔡芳强在内的渔民们要想顺利地出海捕鱼还需要准备很大一笔钱。

钱从哪里来,用来干什么?

更新换代的渔船,还需燃料

将积蓄投入到渔船的更新后,等待着蔡芳强的并不是立刻出海,捕上更多鱼,挣上比去年更多的钱。在出海前,他需要先找到大概一百万,用来买燃料和新渔网、检修渔船等。

“我们会去贷款,哪家银行快就用哪家。时间效率相对贷款利率是我更看重的。”蔡芳强谈及如何填补资金缺口时,给出了这些年来自己的答案。

但因为渔民们的交易方式往往还是沿用过去的现金交易,无法形成明确且稳定的现金流数据,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走完贷款流程拿到资金。但每年8月16日开渔的时间并不等人,渔民晚出去一天,就少一天挣钱的机会。

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蔡芳强接到了来自平安银行泉州分行及时递来的一支“金融桨”,在普惠金融创新之力的陪伴下,他顺利将船“撑”离码头。

“我就是这个村子里长大的,从小就看着大家在开渔的时候一起出海,在休渔的时候把船送到船厂检修,修补渔网。”平安银行泉州分行蔡聪杰在这个世代打鱼的村子长大后,没有跟随祖辈父辈的脚步继续上船,而转向了为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叔伯们研究一支“金融桨”。助力他们更顺利地出发。蔡聪杰在自身对渔业耳濡目染的基础上,基于金融视角在村子里展开了调研。

整齐有序的“闽狮渔”队伍

蔡聪杰在调研中发现,一艘船出海捕鱼,“船老大至少需要准备100万的资金,70万买燃料,剩下的钱支付上船的水手工钱、渔网设备检修、消耗型器材的采购等。”这些钱得支撑船老大带着10个左右的水手在海上航行1个月。

为什么是1个月?因为1个月捕捞到的渔获收入,刨去所有的成本支出后,船老大才能产生相对可观的利润。据了解,这部分利润占收入的10%-20%。

足够的燃料是渔民们出发时的安心剂。但资金来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平安银行泉州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付洋表示,“渔民资产情况较难核定,销售流水较为分散,融资难成为了困扰祥渔村渔业发展的主因之一。”在一线打交道的蔡聪杰深知渔民们内心的纠结,也知他们在贷款时面临的具体困难。基于对燃料需求、渔船航行数据监测等多项交叉验证的多轮调研,平安银行泉州分行创新推出了“惠农贷定制场景化”服务方案。

该服务方案基于渔民们本身的渔船资产,通过下沉到生产场景一线的方式,将平安银行普惠金融的服务窗口搬到村口,因地制宜地解决祥渔村渔民轻资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22年10月18日,首笔“惠农贷”定制化业务在渔村落地,金额94.4万元。

平安银行惠农贷的服务方案在祥渔村落地的第一年内,蔡芳强也拿到了急需的贷款支持,将船稳稳地驶向深蓝。“为什么选平安,因为他放款速度快,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点。”出海打鱼三十多年的蔡芳强深知时间的重要性,“而且操作起来不麻烦”,在村口就能完成借款、还款。

等待开渔的“闽狮渔”

每次出海前,渔民可以直接在村口向平安银行泉州分行发起贷款需求。打鱼回来,在港口把渔获卖掉,完成现金交易之后,渔民又可以直接在村口还款。渔民不用出村,不用排队,也不用切换不熟悉的普通话,和同村的小伙子聊着天就可以把事办完。

在村口造一支金融桨,勇撑平安船

为何能把服务点搬到村口?又为何要搬到村口?

金融服务从窗口搬到村口,受到中国平安集团党建共建创新工作思路的启发。

秉持这一思路的平安银行泉州分行结合区域特色,与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开展《党建+金融 共同助力石狮市祥芝渔业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主题活动,双方建立“双向聘任机制”、签订“政企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乡村振兴导师+乡村振兴指导员+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经理”模式,大力构建双方协助平台,互通、互联、互享,共同推动祥渔村渔业、产业的乡村振兴发展。

在此基础上,分行“祥渔村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经理”蔡聪杰的工位也从公司搬到了村里,直接在村口提供金融服务。蔡聪杰在离渔民生产最近的地方,收集他们的融资需求,为他们开辟信贷绿色通道,不断优化惠农贷融资方案。

而在5月至8月中旬的休渔期,为帮助渔民们在闲暇时间避免金融风险,平安银行泉州分行还会建一支特色消保宣传队,定期组织村民参与金融知识培训,围绕金融防诈、信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将金融常识送下乡、送上门,确保渔村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金融教育的温暖,避免渔民们失去在海浪中拼搏到的血汗钱。

泉州的船,撑起了一方天地的生活。而泉州分行的这支金融桨则为渔民们更轻松地“撑”船出海提供了金融能量。不仅如此,这支金融桨也像渔民们不断迭代更新的渔船一样,结合他们的需求,持续不断地更新。

在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的办公室,渔船数据汇总实时显示

截至2024年4月30日,该产品由3.0方案迭代升级至4.0,已成功为七十多户村民提供了超6000万元的授信金额,“我们的方案已经落实到5.0版本,通过增加船舶抵押等方式,进一步解决渔民融资难的问题,目前已在上报审批中。”付洋补充道。

足够下沉的普惠金融服务,才能最接近一线生产者的需求。了解经营中融资贷款的核心痛点,金融机构在推出产品时方能有明确的服务重点,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银行方面负责与渔民直接对接的工作人员也是土生土长、真正了解当地生产的人。祥渔村的渔民大都习惯用当地话沟通,蔡聪杰能与他们顺畅沟通,就已经在金融服务中建立了双方的基础信任。

基于信任和熟悉,普惠金融的服务方能如日日流动在祥芝港的海水一般,顺畅无阻地流入渔民心间。

祥芝港码头位于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驻地东北3.8公里,三面临海,且港湾附近没有河流注入,不冻不淤,抗台风能力强,可同时容纳千艘渔船靠泊避风。矗立在祥渔村高处的灯塔已经见证渔民出海多年,如今也见证了一支金融桨助力渔民们勇撑平安船。下一阶段,平安银行泉州分行表示,将继续加快渔民授信工作的推进,持续把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送到渔民手中。

祥渔村高处矗立的灯塔

而在泉州这个以海丝闻名的地方,金融桨不仅出现在祥渔村。截至2023年末,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21亿元、贷款户数超过100万户,累计投入乡村振兴支持资金超过1000亿元。

海水是流动的,陆地是相连的。

始终秉持着“金融为民”底色的平安金融桨也在流动和连接中,在不同的区域特色产业中,提供“撑”的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平安产险已为212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29万亿元;平安租赁小微金融累计合作设备商近3万家,已服务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近7万家小微企业,累计投放规模超过850亿元。

一支金融桨,帮助渔民勇撑平安船,也帮助中华大地上无数寻求美好生活的个体驶向彼岸。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