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创新观察报告(2024)》发布 | 互联网行业CSR论坛

7月25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四届互联网行业CSR论坛在广州召开。作为南方周末“社会责任月”系列活动,第四届互联网行业CSR论坛以“发现企业社会创新力”为主题,汇聚机构、高校、企业、媒体代表共同回顾互联网企业开展社会创新的方法和成果,并探讨其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途径。论坛当天,南方周末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创新观察报告(2024)》。

活动现场,南方周末研究院研究员邹力对报告进行解读。他表示,无论从行业整体发展还是从社会责任实践来看,相较于其他行业,互联网行业天然地具有创新性和公共性。尤其对于平台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提倡社会创新和社会价值的试验田。加之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在社会评价上的两面性,引发了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对互联网行业产品服务创新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

聚焦“互联网企业社会创新”这一主题,邹力认为: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脉络来看,社会创新可以说是在合规及主动减少社会、环境负外部性基础之上的发展,是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形式。在现场,邹力对互联网履责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行业社会创新提出相关建议。

以下为发言内容摘录。

互联网履责现状及特点

 

● 整体水平仍处在“及格线”下,但社会责任建设呈上升趋势

根据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的数据,2019年至2023年,互联网行业的社会责任平均得分虽从35.71分上升至51.60分,整体仍处在“及格线”以下;与此同时,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行业在责任治理、产品和服务、员工责任、环境保护、社区公益等维度的表现逐年改进。

 

履责行为的“不一致”,合规问题仍是痛点

在互联网行业,企业履责行为体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创新;另一方面,互联网领域频频发生商业贿赂、侵犯用户隐私、传播违规有害信息、算法歧视或操纵、平台垄断等负面事件。这种不一致性加深了相关方对企业开展社会创新动机的质疑。

南方周末善择云平台监测显示,2024年1月至6月,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累计发生了601件ESG风险事件。其中,消费者责任和平台治理等方面的风险点尤其密集。在消费者责任方面,既有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等基础合规问题,又有算法诱导、非法采集/滥用用户信息等行业特色问题。这警示互联网企业在开展社会创新时,要始终夯实合规基础,不能放任合规问题不断“翻新变种”。

 

履责进程两极分化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显示,2023年达到60分以上的互联网企业有14家,其中蚂蚁集团和腾讯控股表现突出,位居行业前列。但深入研究数据构成可发现,互联网行业履责进程出现两极分化,在项目执行的广度和深度上不一致。

作为领先企业,腾讯和阿里巴巴不仅在多项社会议题上均有所建树,且实践的深度亦远超同行。以腾讯为例,不仅从方法论上提出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模型”,同时从衡量项目成果的纬度提出了“SQI评估体系”。阿里巴巴则联合旗下品牌的项目和产品,在乡村振兴、无障碍社会、应急救灾等多个社会议题形成社会责任矩阵。

总体而言,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在社会议题的选择上较为单一,或未能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

互联网行业社会创新的建议

互联网企业应充分重视科技伦理治理议题,探索科技伦理治理路径,发展负责任科技。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就业冲击,互联网行业需要兼顾风险防范与创新实践的平衡。

一方面,在实践社会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应以解决社会、环境议题(问题)为要点,积极寻找主营业务相关性强的资源和技术的结合点,并考量项目的成效如何更加合理地进行衡量。概括而言,即解决社会问题是目的、社会创新是手段、社会价值是结果。

另一方面,同时注重内部生态和外部生态的建设。内部生态包括社会创新共识、资源及能力协同、方案设计等,外部生态包括市场运作机制、政策制度的协同、利益相关方沟通、社会价值分配等。

更多第四届互联网行业CSR论坛的精彩资讯,将通过南方周末各渠道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