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新质生产力是改革的动力系统

“新质生产力不能简单等同于一个或几个特定产业,只要能替代或提高旧生产率的,都是新质生产力。”

通过体制机制的建设完善,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获得感,也要给企业一定的容错率,减少约束,避免过重惩罚。

“因人制宜出台人才政策,形成天下英才尽可用之的态势。”

责任编辑:张玥

新质生产力,即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视觉中国/图

新质生产力,即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视觉中国/图

“三中全会围绕着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改革布局,这就涉及改革要提供的动力系统。”2024年7月18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向南方周末记者分享。

他所说的动力系统,就是指“新质生产力”。2023年7月,“新质生产力”一词出现在公众视野,2024年3月又被列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大任务之首,并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下称《决定》)中,将新质生产力概括为“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过去一年里,新质生产力的意涵不断丰富、完善。《决定》中列入新质生产力范畴的,包括前沿及颠覆性技术、未来产业、战略性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与“新质生产力”这一动力系统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建设,也是本届三中全会的重点。《决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促进先进生产要素集聚

生产力的革新,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新质生产力不能简单等同于一个或几个特定产业,只要是能替代或者提高旧生产率的,都是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提高的背后是先进生产要素的聚集,“数据”正是先进生产要素之一。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将“数据要素”比作农业社会的土地、工业社会的石油,“现代社会争夺的就是数据。”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汤寒林出身于矿工家庭,父亲每次下矿井,全家人都为他提心吊胆。他预感,过去的这种场景将在未来5-10年内消失,由专业的机器人取代人工挖矿,生产效率和安全程度都将大大提高。

实现这般巨变,离不开数据。相比人类,机器人能根据矿井的温度、湿度、气候以及瓦斯浓度等各类场地数据做出判断,自动完成下井后的采矿操作。

数据提升生产效率的案例已在汤寒林身边出现。他有一位同事,住在上海郊区,每天早上开车到市区上班,当车辆行驶在高速时,这位同事便开启辅助驾驶,直到将出高速口时,才自己接过来开。这类技术背后同样是足够多的驾驶数据作支撑。

数据宝是一家从事政务数据代运营的企业,涉及数据生产、加工、流通及利用整个环节。数据产权界定,一度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拦路虎”。

2022年“数据二十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