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不来学生,专业就没了”:大学招生,不止名校在“卷”

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了47个招生组、730多位教师,赶往全国28个省份,创下招生组和招生教师数量的历史新高。

某“双一流”高校学院负责人介绍,学校给每个学院制定了最低录取位次等目标,“要是达不到,就扣全院绩效”。

责任编辑:钱炜

2024年6月28日,浙江省金华市教育考试院举办高校招生公益巡回咨询会。(人民视觉/图)

2024年6月28日,浙江省金华市教育考试院举办高校招生公益巡回咨询会。(人民视觉/图)

2024年6月末,北京某“双一流”高校的一名教师赴黑龙江招生。在机场候机时,坐她边上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教师,对面的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大家都在翻看各自学校的招生资料,讨论的都是招生问题。

黑龙江共有12个地级市,这趟航班的目的地是其中一个——牡丹江。

让她吃惊的是,在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的招生咨询会,云集了全国近百所高校的招生老师,操场上的人挤得水泄不通。不少招生组都住在同一家宾馆,她半开玩笑,“把当地的经济都盘活了”。

高校的生源竞争,已经从最早的北大清华之争,扩散到各个层级的高校。

3个月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再次提到,“各高校要逐步减少外派招生宣传组的数量,进一步拓展线上咨询服务渠道”。这是近5年来,连续第二年提出这一要求。

但这似乎难以减缓高校对招生工作的焦虑。江南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兆丰解释,过去考生更多只需选择学校,但在新高考之后,考生要考虑到专业这一层面。这使得招生工作从学校层面的竞争,转向专业间的竞争,也让“所有老师都成了招生工作的参与者”。

“缓进则退,不进则亡”

高校招生竞争,发端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竞争也最为激烈。

最近,北大毕业生徐子悠和母校参与招生的老师聊天时了解到,在中原某省,有人自称北大学长给考生打电话,“千万不要报北大的某个专业”。

一位两次参与清华大学招生工作的志愿者则表示,有高分考生开口要钱,声称“北大给了那么多,你们至少也给一点”。

类似的事情在两校流传。同样的故事,往往在两所学校有不同的版本。

徐子悠也曾以招生志愿者的身份,回老家参与过招生。这已经成为时下很多高校的共同做法:暑假期间,让在校生回老家协助招生,由学校报销往返机票。

一场招生“大战”,这两年已经在更多高校蔓延开来。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47个招生组、730多位教师,赶往全国28个省份,创下招生组和招生教师数量的历史新高。郑州大学派出130支队伍,赴全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1)


刘军会
回复

刘军会

2024-08-21

似乎他们的饭碗比学生的未来更重要

139****5791

2024-07-22

把学生卷入大学后,学生要有出路才行呀!

139****5791
回复

139****5791

2024-07-22

把学生卷入大学后,学生要有出路才行呀!

135****8106
回复

135****8106

2024-07-20

生源好,成绩好,科研出成绩,经费有保障。

133****7117
回复

133****7117

2024-07-19

教育两层皮,生意还是公益,显然生意为先。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4-07-19

别惊讶,塑造偶像,然后打破偶像,是发展的动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发展的规律!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4-07-19

我一直也有提议,既然自己带着资源,为什么不去适合自己,愿意倾力培养自己,充分尊重自己意愿的地方去?“锦上添花”也只是泯然众人矣!而“雪中送炭”反而前途光明!特别是当名校光环一次次被打破,学历的“背书”效应大幅下降!培养自己,塑造自己反而是利益最大化,也是对自己人生真正负责!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4-07-19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为每个人都投入资源,而高等教育是投入资源最丰富的,充分的阶段。每招收一个排名达线的学生,就可以获得国家相应资源经费的下拨。而学校给出的条件,只是从预期获得的资源经费中直接变现和从其他方面调配给个人。为什么清华每年办学经费几百亿,就是因为所有排名最前列的学生都收入囊中,而不同层次资源经费拨付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同样,也是这个原因,高考状元的问题“宣而不隐”,这些对接招生的高校老师是源头。毕竟,人都有从众心理,在报考抉择利益最大化,是以头部考生为参考!所以,如果不优化资源经费调拨机制,高考“掐尖”“扎堆”的现象是得不到缓解的!

行者
回复

行者

2024-07-19

增强高校实力不在抢生源

156****2593
回复

156****2593

2024-07-19

照这个趋势,以后很多大学会被末位淘汰,毕竟学生数量骤减,一些办学质量不过硬的学校必然被市场淘汰

135****0428
回复

135****0428

2024-07-19

深度思考

186****2223
回复

186****2223

2024-07-19

学校真的要对学生未来负责吗?或者说,真的能够负责吗?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对位到现今学生与学校,很有意思。与其说争夺的是学生个人,不如说是父母在背后大概率长达七年教育开支罢了。从招学热也能看出,如今社会舆论导向很大程度会影响学校近几年招生质量。

136****5469
回复

136****5469

2024-07-19

现在大学都这样了?

蓝图映像8181
回复

蓝图映像8181

2024-07-19

这样看,多数高校还没有专业特质

135****7751
回复

135****7751

2024-07-19

真是想不到,名校也卷!

159****0150
回复

159****0150

2024-07-19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今年为什么这么多人攻击张雪峰了,原来真的砸人饭碗。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4-07-19

控制初升高的人数,也就等于控制住了大学院校招生的人数。对很多不优秀的大学无形之中下了淘汰的局了。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4-07-19

郑强教授讲的是,没有学生那来的老师,教授,学校。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07-18

卷这个字,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形式出名哟!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2024-07-18

教育产业化发展政策,到目前这阶段,是否还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值得深思。

实战1班-朔阿云
回复

实战1班-朔阿云

2024-07-18

卷,从幼儿园到大学,无处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