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学子“爆改”乡村:和老农打交道是基础学问

一群专业被调剂而学农的年轻人,正主动进村下田,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近距离打起了交道。



然而,初到小院,误会时有发生。上门调研被农户当成诈骗,用扫帚“请”出;凌晨三点做雨后水样采集,被农户以为“偷鱼”,报送警察局……对于渴望在农村天地大展拳脚的初生牛犊们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太阳从北回归线开始南移以后,大理的暑气越来越浓。

傍晚的微风从洱海拂过后,会顺势带起地面上蒸腾出的一丝热气,迎面扑到刘琳脸上,与她一起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师姐吴馨俣在不远处检查着洱海里的采样装置。夹杂着泥土青气和水汽的触感,提醒着她们,田地里的劳作会在太阳落山后结束。

研学团成员和吴馨俣(中)一同去体验水渠治理工作。(《出道吧!科技小院》供图)

这是近日上映的农业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中真实的一幕。当初一群专业被调剂而学农的年轻人,正主动进村下田,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近距离打起了交道。

在距离洱海1000公里开外广西隆安县的一家养鸡场里,来自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95后博士生张浪关掉了与养殖户老林的聊天页面,起身收拾当天的实验资料。夕阳染透了办公室窗户露出来的那片天,明天又会是一个好天气。

近几年,“新农人”这个词汇,随着社交媒体话语的不断渗透,逐渐走向大众视野。田间地头上,刘琳、张浪这样的农学生的身影越来越多。村落里一间小院,几栋错落的平房,既是他们安身立命之处所,也是他们“解民生,治学问”的基地。

类似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广袤的中国农村里,正在不断复制。被冠以“科技小院”这一称呼的农研项目,自2009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及其团队在河北曲周创立以后,如今,已拓展至全国31个省份千余个村庄,成为我国农业科研教学的重要一环,连接着象牙塔和试验田,无限拉近了学术科研和农事生产的距离。

把一群农学专业的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远离城市,扎根泥土,和当地农人一样生活,当一个个青年学子,开始真正地关心粮食和蔬菜,究竟能给他们、给农民、给农村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一座座科技小院,在农学生和老农户的一次次双向奔赴中,给出了答案。

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古生村的田地蔓延在山水之间。洱海在右,苍山在眼前。

时间拨回到一年前,生长在城市里的姑娘刘琳第一次来到位于古生村的科技小院,跟着师姐一起下地干活。2021年10月开始筹备,2022年2月正式揭牌,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古生村科技小院从最初的一个发展至如今的9个,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像刘琳一样的农学专业学生。

古生村科技小院(图为受访者提供)

古生村的田地被划出方方正正的地块,刘琳的科研阵地,就在这里。在城里的时候,水稻、小麦、蚕豆、马铃薯……只是一些出现在餐碗里的食物名词,来到古生村,参与粮菜周年轮作大课题后,这些作物开始有了具体的形状与意义,成为她生活里的一部分。

尽管一直学的农业,但是只有真正的弯腰耕种后,刘琳才对“靠天吃饭”有了真切的理解。旱雨分明的两季,让科技小院的诸多农事工作,猝不及防。暴雨淹地,虫害,当地农户的经验来得比教科书里的许多内容更实在,跟着他们,刘琳扎扎实实地学到了不少种植技术。长长短短的招呼声,见证着刘琳与农户关系的一点点亲近,也在与他们同吃同住的240多天里,刘琳真正地觉得自己走进了乡土中国的深处,感受到土地的温度。

“来这里之后,发现每天都过得有点莫名其妙,总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又觉得十分充实”,刚到大理的时候,刘琳幻想过不少闲暇的光景: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去傍晚的洱海边吹吹风,和师姐聊人生谈八卦。但真实的生活里更多的是,师姐带着她,穿梭在不同的田埂间,衣裳被化肥和污水滋得满身都是。

2023年开始读研的吴馨俣,到古生村的时间比刘琳晚几个月。初来科技小院时,吴馨俣的行李里有满满一箱的裙子和化妆品。现实情况和刘琳一样,吴馨俣研究的方向是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的精准控制,日常的工作就是收集各种水质样本和在沟渠里捞垃圾,厚厚的打捞服一穿就是4小时以上,再精致的妆容也遭不住汗水的“洗刷”,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她干脆直接把漂亮的裙子封箱。

“农业的魅力比穿裙子、做美甲大多了”,融入科技小院的两个女孩儿生活技能显著提高,过去爬个楼都喘,现在骑三轮车,修抽水机,扛肥耕地全部都不在话下,日复一日改变着土地的她们,也在潜移默化间,被土地改造。

对于远在广西的张浪来说,科技小院的生活带给他最直接的改变是,微信名从中二少年改成了“小张”。设立在广西富凤农牧集团里的兴宁富凤鸡科技小院,是过去4年时间里,张浪待得最多的地方。从硕士到博士,张浪在这里的主线任务一直都是——养鸡。

刚到科技小院时,张浪还有些稚气未脱,对比厂里其他技术员,不论是抓鸡还是实验解剖,张浪的动手能力都稍显欠缺。勤能补拙,与养鸡场里30万只鸡朝夕相处,最不缺的就是锻炼机会。摸鸡,抓鸡,有时候还要摸粪,是张浪刚到小院时最基础的工作。

“手上基本没有好的地方,被鸡啄的,揣的,被鸡爪抓的,各种伤口。”陆续解剖了上千只鸡以后,张浪笑称,“身上有了一种鸡害怕的气味。”张浪逐渐成长为养鸡的半个专家。

抓鸡、摸鸡是张浪(右一)刚到小院时最基础的工作。(图为受访者提供)

“小张”是村子里的养殖户对张浪最常见的称呼。过往轰轰烈烈的城镇化浪潮下,农村已经不是年轻人的应许之地,不论是广西还是云南农村,留守土地的农民大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鲜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里,进进出出的几乎全是年轻的面孔,仿佛时代浪潮里逆流而上的小船,前赴后继地为静谧的乡土,输送技术与活力。

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有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参与,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先后有2700余名研究生指导教师、产业专家,和1万余名研究生参与到科技小院的建设和运行中,将课堂与实验室搬到村屯农家,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农民,与中国乡村命运共振,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因地制宜地在实践中交出不错的答卷。

新老农人“碰撞”不断

在科技小院,除了助力农村产业振兴、农民增产增收以外,每一个入驻的年轻农学生,都需要应对同一个课题:取信于“民”。

在村子里沉淀了两年半,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大门几乎是天天敞开的,农民有事就直接走进来。小院的会客厅里,常常有串门的阿叔阿嬢,坐在一起唠唠嗑,吃吃瓜子水果,聊聊最近莴笋的收成如何,有时候巡地看到了谁家的小葱长锈病了,学生们就会一溜烟小跑到家门口,吆喝一声,提醒农户及时打药。

“相处久了,(和农户的关系)其实更像是亲戚、好朋友,他们遇到了问题,就会直接来找我。”刘琳也坦然,这种和农户的“零距离”,来得其实也并不容易。

初到小院,刘琳就听师兄师姐们分享过不少被农户“挑战”,甚至“招架不住”的时刻。从教室转向田野,刘琳也闹出过笑话:由于配肥时对每一种肥料的克重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一度让一起管地的阿嬢非常不解,认为这群文文静静地大学生们,是在用肥料“造原子弹”。

因为不理解,在最初的磨合里,误会时有发生。上门调研被农户当成诈骗,用扫帚“请”出;凌晨三点做雨后水样采集,被农户以为“偷鱼”,报送警察局……然而,对于渴望在农村天地大展拳脚的初生牛犊们来说,与农户们在认知上的分歧,往往更容易让他们沮丧。

经年累月地与土地打交道,老到的经验是岁月馈赠给农民最大的底气。偶尔在种植时遇到问题,农学生们可能还需要问老师,查文献,不少老农已经一眼看出症结所在。一边是“科技理念”,一边是“务实经验”,碰撞不可避免。

基于古生村的生态发展考虑,刘琳所在的课题组计划给农户的土地做减肥处理,分发自主研制的肥料的时候,不少农户对这些“免费”的化肥,持怀疑态度。面对小院同学们的殷切,台下的阿叔阿嬢们,要么回避眼神交流,要么就默不作声。

相较于同龄人而言,已经算是很擅长养鸡的张浪,对此也感受颇深。养鸡场合作的村庄里,大部分的农户都有几十年的养殖经验,哪怕在给鸡服药这件小事上,农户们也有自己的坚持。尽管张浪反复嘱咐农户一定要坚持完整疗程,但仍有不少农户,一看到鸡有所好转,就随时擅自停药,由此引起的病情复发,农户也坚持是“小概率事件”。

张浪在村里和农户交流经验。(图为受访者提供)

古生村科技小院集群的负责教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可默,在鼓励受挫的学生时,一直强调,沉心做事,说服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成绩说话”。有了令人信服的成果,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与农户的关系,自然而然也就发生“逆转”,信任就是在不断的促增产促增收中建立的。

帮助养殖户们优化了发酵床技术后,张浪给农户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技术员和农户们不仅会主动找他请教难题,还会在吃饭、打篮球时,热情地喊上“小张”,筹划着替他介绍对象。

给土地做减肥实验的动员大会几乎要在沉默中结束的时候,一个阿嬢找到刘琳她们说,看到学生们来到古生村这么久,一直在认真做事,所以愿意相信她们一次,配合做实验。

“认真做事”,是对这群农学生们最大的肯定。了解农民在干什么,知道农民想要什么,科研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科技小院的成员们,自然懂得不会有“无缘由的信赖”,因此总会通过各种“笨拙”的方法,向农户们袒露真诚。

金可默教授看过一篇学生日志,学生概括小院生活的日常,叫做“逼i做e”,意味着小院的学生,首先要能“冲出去”,再“i”的人,与农户打交道的时候,就得变“e”。厚着脸皮串门、蹭饭,一起跳广场舞,找话题唠嗑,主动下地帮忙,发挥大学生特长,辅导小孩写作业,给留守的孩子普及健康知识……腼腆的农学生们没有放过一丝机会,渗透进当地农户日常的点滴。

古生村科技小院工作日志。(图:白未可)

越来越多的农学生被农户邀请到家里吃饭,夹杂着白族方言的对话里,聊到的内容越来越多,听说吴馨俣来自黑龙江,小吃店的老板娘心疼她路途遥远,平日生活里对她格外照顾。农忙的时候,心疼这群晒得黝黑,挽起裤腿就往地里冲的年轻人,有的老乡直接“好言相劝”,让他们改个行。

“我儿子大专生都不愿意干,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到底是为什么呢?还个个都是硕士生、博士生、大学的导师。”类似的话,张浪也是从本科一直听到博士。一个让当地老乡想不到的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来到小院的学生,就读农学的原因是专业调剂。

于无声处默默耕耘了十几年的科技小院,慢慢地让这些学生对农业的态度产生颠覆性变化。根据培养计划,大多数的农学生,进驻科技小院学习的时间周期,是1-1.5年,研习结束后,他们会带着实地积累的经验,再次回到学校,准备着人生新的航程。

张浪做好了在兴宁富凤鸡科技小院毕业的打算,毕业也要继续“干农业”;吴馨俣已经很久不做美甲了,除了过年回趟家,其他的时间,她一直都在小院驻扎;刘琳今年考研失利,做好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她毅然决定二战中国农业大学。

泥土的气味和触感,只要经历过,就没有人会轻易淡忘。当初被调剂而被动选择农学的年轻人,这一次,主动选择在农业这条路上走下去。

“世事不难,我辈何用”

走好农业这条路,很难。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园牧歌的生活图景,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里,暂时是一种美好的期许与想象。对于坚定要当“新农人”的这群年轻人而言,“三农”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一份对时代的承诺。

2022年,科技小院的团队针对古生村的现状,做了一次全村大调研。团队摸排一圈下来,实际接触到的人数不足千人,仅为在册人数的一半,意味着近一半的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可能连20个都不到。那些上了年纪,缺乏工作技能的农民,基本只靠去邻近的县城,打零工来讨生活。

情况在科技小院入驻后,慢慢有了好转。借着文旅的东风,古生村的民宿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不少回归的农民在经营民宿的同时重拾起锄头,翻动起自家菜地。但是农业也讲市场供需关系。2023年,莴笋销售的盛况引得今年不少农户跟风种植,产量过剩,不仅价格急剧下跌,还因人力不够,收割不及时的话,只能烂在地里。

村民李叔的紧急求助,在科技小院得到了及时的响应,年轻人们纷纷带上头灯,连夜行动,八个人埋头苦干两个多小时,总共收了约一吨重的莴笋。然而,按照当时的市价,这批耗费将近4个月的心血照料的莴笋,最多能卖到300块钱。

帮李叔收完莴笋,研学团和古生村科技小院学生在田间闲聊。(《出道吧!科技小院》供图)

“谷贱伤农”,李叔的遭遇,实则是我国众多小农户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世事不难,吾辈何用”,金可默老师的微信签名,很长时间挂着这8个字。两年的小院生活,让她感觉自己已经是农户中的一员,被邀请到村上的酒席,挂着大红花,参加老乡的上梁仪式,这些鲜活的记忆,组成了她和学生们在古生村的生活,也让她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农户的难、农户的不易、农户的善良、农户的不理解、农户的愤怒”,了解了这些,一个科研工作者,可能才能真的踏上征途。

金可默在中国农大当学生的时候,就听说过科技小院,来到古生村之前,她的人生一路都在科研道路上飞奔。金可默大量的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看数据,写论文,越“卷”越不快乐。和大多数的科研海归一样,金可默心里,始终有一种对国家的责任感,一直想做点“大”的事情。

2021年,金可默个人研究进入瓶颈期时,张福锁院士和大理州政府签订了战略协议,创建了古生村科技小院,致力在保护洱海生态的前提下,助力乡村振兴。这场被称作“洱海科技大会战”农研探索,重新唤起了金可默的斗志,“到一线去,做为国为民有用的事”。

和她的导师张院士一样,金可默从此和科技小院有了羁绊,她也想成为老师那样的人,能够把科技小院扛在肩上,扛得更稳。因为他们都相信,这颗在大理洱海畔燃起的农研星火,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样板”,一个可以被复制推广的乡村未来,一个让农民不再艰难的未来。

还有很多路要走,也有更多的力量需要参与进来。

乡村振兴,不只是农民的事,也不只是农业科研人员的事。农业、农村、农民,需要被更多人看见。拼多多甘当这个“破壁人”。

自2020年开始,科技小院引入了赛事机制,通过以赛促研,交流推选科技强农优秀案例,推动全国科技小院创新创业并可持续发展,而拼多多也连续两届作为赛事支持方,一路助力高校学子兴农强农建新功。未来,拼多多将加大对科技小院的支持,发挥平台优势以助力农研创新与转化,鼓励更多青年投身农业,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1月,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决赛在云南大理顺利闭幕,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广西大学广西兴宁富凤鸡科技小院均顺利摘获一等奖。农学生深耕农村的丰硕成果,也反向为科技小院,吸引来更多目光。

科技小院已经向前行走了许多步,而“破壁人”也希望小院模式走深走远,走到更多人面前。

2024年6月24日,拼多多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农业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上映,直接将镜头聚焦到洱海边的古生小院,记录一群“农门学子”与土地有关的甘苦,真实呈现青年学子扎根农村一线,深入基层,走到地头,看这间挤满年轻人的小院,如何链接起城市与乡村、学子与老农、校园和市场、生活和生态以及梦想和现实。

研学团在“十个勤天”农业公司大棚,探讨农业新技术落地应用、农业农村发展等问题。(《出道吧!科技小院》供图)

在节目播出的两个月前,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出了“最美科技小院”和“最美研究生”。张浪是50位“最美研究生”之一,在他看来,“发现农民的实际问题,真正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更重要。”通过节目,他看到更多科技小院的农学生同伴们正各显神通,帮助农民把经验转化成农业技术的积累和沉淀。

“看到农民兜里有钱,我们脸上也有光。”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