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石窟守护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郑洁 方迎忠

四川省安岳县千佛寨石窟,守护人杨仁玉。守护千佛寨13年以来,她每天都在佛像前帮游客点灯祈福(戴小兵/图)

石窟艺术传入中国后,从魏晋至盛唐,在北方形成两次造像高峰。安史之乱过后,中原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宗教热忱上再难支撑石窟开凿,而经济稳定、文化延续的川渝地区,却在唐宋期间开凿出多如星辰的摩崖造像。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显示,川渝地区石窟目前尚存八千多处,约占全国石窟总量的三分之一。

重庆市大足区普圣庙石窟,守护人龙运高(右)与老伴陈贵素。74岁的龙运高在这里守护了四十多年。在守护石刻的同时,夫妇俩会编织蒲扇补贴家用。龙运高说,等到哪天守不动了,他们就动员儿子来接班(戴小兵/图)

这些石窟不仅仅有以皇室为首的统治阶层主持的造像,还有地方士绅富民等民间力量开凿而成的,前者多靠近城市和交通要道,规模宏大,旷日长久,以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弥勒佛乐山大佛为代表;后者多开凿于中晚唐及宋代,规模渐小,分布零散,常见于乡村、农田、山林之间,以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安岳县两地的石窟为代表。

重庆市大足区千佛岩石窟,守护人黄光华(左)和钟高然。64岁的黄光华在休息时会去周边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