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冷与17世纪全球危机:气候变化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

谁酿就了17世纪的这场总危机?如果将这场“总危机”拆分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话,那么可以说,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显著的,“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则只能称为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的神秘主义。进一步说,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直接影响是饥荒、瘟疫、地震的“一次打击”,而继之而来的战争、革命、叛乱就是“二次传导”了。从这个意义讲,气候变化确实是在重塑人类文明。

责任编辑:陈斌

“全球变暖”或“气候变化”在当代是个热门话题,与之相伴的“环保主义”则早已不止是话题而已,而是已经上升为公共政策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地步,持续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认知与行动。

对于“全球变暖”以及随之而来的各项环保政策,坊间甚至已经区分出“信者”(believer)与“不信者”(non-believer)这样准宗教的词汇,以此描绘不同人群对这一准意识形态的态度。诸如“恼人的真相”(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书名)与“你怎么敢”(环保少女格雷塔之语)这样的“名句”(catchphrase)已经进入流行文化领域,支持者与反对者都能从中得到某种精神共鸣。

纵观人类历史,“17世纪气候变化”就恰好处在人类工业化的前夜,这次气候变化带来的“大灾难”“总危机”,恰好可以为一个争讼不休的问题提供参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究竟谁影响了谁?而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越是深入,对这场史上气候变化的研究越是彻底,就有助于更好回应当代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冷与17世纪全球危机

“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是它的学名,“全球危机”(Global Crisis)是它的后果,“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它的属性,“全球变冷”(Global Cooling)则是它的效应。这就是后来载入史册的“17世纪总危机”(General Crisis)。天灾、饥荒、瘟疫,战争、叛乱、屠杀,成为这次“总危机”的多个标签。

作为历史学命题的“17世纪危机”,是霍布斯鲍姆于1954年发表的《17世纪危机》中正式提出的,相关文章又在1965年以《1560—1660年的欧洲危机》为题结集出版。不过,事后研究永远比不上当时人的记载触目惊心。纵观17世纪的世界,各国文献都留下了大量犹如世界末日一般的记载。

1623年,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目睹瘟疫暴发的惨状,写下了“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的不朽名句;1627年,德国人汉斯·赫贝勒在《日记》中说,“这个冬季是如此之严酷,在所有人的记忆中都是前所未有”;1653年,历史学家让-尼古拉斯·帕里瓦尔在《黑铁世纪短史记》一书中描述说,“群山喷火,大地动摇,疫气弥散,连绵不绝的豪雨让河流泛滥成灾”;中国史籍也记载了明末各地的惨状,尤其是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情况,“北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出现种种“人相食”的极端情况,一向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出现了“江南素无”的“蝗旱之灾”。

17世纪的全球文献也都留下了有关全球变冷的记载:冰雪倒灌,作物歉收,饥荒肆虐,瘟疫横行。瑞士历史学家伦沃德·齐扎特在1614年形容的那句“奇谲诡异、接踵而至的天气变化”一语成谶,为这个黑暗世纪的气候异常预作了注脚,全球变冷给欧亚大陆乃至新大陆的人类都上了一课。

连结欧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