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打破头想进高校,但大学教师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光鲜

一些青年教师焦虑的源头,在于想成为“帽子人才”,或者需要有“大树”罩着。而依靠“大树”,也意味着部分学术自主权的让渡。

那些既不追求“帽子”,也不依靠“大树”的教师,也面临职称晋升、经费等各种压力。

责任编辑:辛省志

暑假来临,网络上照例又会有一波羡慕大学教师的帖子。

不少人以为大学教师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轻松自在。还有的教师为了鼓励研究生“出活”,就给他们规划了一条发表论文、进高校任教的“金光大道”。的确,很多青年人打破头想进高校。但总体上,如今大学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一些青年教师焦虑的源头,在于想成为“帽子人才”(拥有学术头衔)。于是,他们一方面逼着自己和研究生拼命地做研究、“憋大招”,企图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另一方面,他们被动或者主动地参加学术界的“社交”活动,比如频繁外出开会“混个脸熟”、到外单位给专家“汇报工作”、请外单位专家过来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组织学术会议。

学术界有一些隐蔽的利益交换。比如,有的人担任国际期刊编辑,收到某些同行的稿件,能给予“VIP处理”,就是把稿子送给同行的朋友或者友好的审稿人审稿。编辑甚至在审稿人建议“枪毙稿件”之后,还是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寒江疏影
回复

寒江疏影

2024-07-17

大学行政化愈来愈严重,有的学校一些部门人还是那些人,却升级架构,只不过多安排了几位领导,真正干活的人少了,认真教学的老师被批为“躺平”,教学不认真、只拿课题或者与领导拉关系的的人反倒吃得香。

173****3619
回复

173****3619

2024-07-12

本人作为大学老师的家属,直接建议家中大学老师躺平,不要为了职称焦虑,有时间多陪孩子也挺好。除了文中老师所说大学各种弊端外,大学老师的工资和公积金也很低,比事业单位都低很多,更别提公务员了,这还是南京一所双一流高校的待遇。

189****2891
回复

189****2891

2024-07-10

内卷一切。

我不理解
回复

我不理解

2024-07-10

青椒其实日子不好过

游鱼戏水
回复

游鱼戏水

2024-07-10

时间严重碎片化。除了上课、指导研究生这类常规的事务,大学教师的节奏经常被各种杂事打乱。座谈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招生面试、研究生中期考核、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进班会宣讲、填写各类表格、发动研究生参加各类比赛、参加各类评审……这类事务占据大量时间。要是兼做行政工作,那事情更是多得不得了。———中小学也有很多这样的形式化事务。

159****1110
回复

159****1110

2024-07-09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行各业都有压力。但是,大学老师还是相对轻松的了。

yuanclfeng
回复

yuanclfeng

2024-07-09

终于有大学教授发声了😂👍

马臻
回复

马臻

2024-07-09

越来越卷,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