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象牙塔:纪录电影《同学们》与抗战华南教育秘史

“他们在做自己的本分工作,我们看到的就是尽本分的结果。”

责任编辑:刘悠翔

纪录电影《同学们》还原的抗战时期岭南大学“怀士堂”。片方供图

顾蕾至今记得一棵树。那是她在广东韶关莲花山脚下一个村庄里看到的。当时,为了寻找仲元中学的办学旧址,她与团队成员在村庄附近勘了一天景,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学校的具体位置,直到走进那个村庄。

第一个遇见的人大约七十多岁,顾蕾一问,对方竟然知道位置,他的叔公是当时那段历史的见证者。遗憾的是,仲元中学的办学痕迹几乎荡然无存,只剩下那棵树。或许,用枯树根形容它更为确切。顾蕾很感慨,它一定见证过当时许多惨烈的场景。

2024年6月,历时三年、中间换了三个拍摄团队制作而成的纪录电影《同学们》上映。影片讲述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众多华南院校迁往粤北山区办学的故事,掀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史。

作为影片的策划和编剧,顾蕾在2019年才了解到这段历史。此前,她曾被邀请参加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成立大会,成为其中一员。志愿者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广东省内的古驿道古迹,进行抢救、修缮和活化。

在志愿者们发现这段历史后,顾蕾不时收到后来成立的专门考古工作小组发来的相关资料,慢慢厘清了这段历史的脉络。之后,她参与制作了纪录片《烽火逆行——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史全纪录》。对于此次同题材纪录电影《同学们》的制作,顾蕾觉得,这是一种能让这段历史实现公众关注最大化的传播方式。

影片总制片人黄海波也是四年前才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没想到这么多对后来的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界、文学界、科学界、教育界的大家,在这里就这样过着清贫,有时候是危险的,但是某种程度上是高尚的,清雅的,不时还有幽默的,充满着智慧的山区教育生活。”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那一时期,华南地区约有三十多所院校搬迁至粤北韶关坪石、曲江大村等地。偏远的粤北山区,一时间汇集了诸如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等一众名校,以及王亚南、卢鹤绂等名师大家,粤北也成为了彼时华南教育研究的中心地带。

据统计,在最早一批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至少有十位在韶关坪石执教或学习过。1940-1945年,在众多搬迁至粤北的院校中,仅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两所院校,毕业于粤北的学生就有将近六千人,许多人在后来各自的领域中都颇有建树。

纪录电影《同学们》还原的场景,抗战时期中大图书馆宣传条幅吸引青年学子的目光。片方供图

在黄海波看来,当下年轻人面临的困惑虽与当年不一样,但依然有产生共鸣的地方,“就是在面临困难时候的抉择”,他说。

顾蕾一开始就将影片的主要受众确定为年轻人。有一天她和导演聊天,聊起片名,对方开玩笑说可以叫“同学们”。她一听,觉得这个名字直接,也契合影片内容,当下就确定了下来。片中不仅有同学,也有大量的教师,“‘同学们’,它既是老师对同学的称谓,也是以同学们的视角(看)在当时经历了什么。”顾蕾说。

影片的英文名是“life goes on ”,意为生活在继续。采访过程中,顾蕾多次提及这句话,在她看来,这是当时师生们的一种坚定的生活态度,无论发生什么,都坚信有美好的未来,“人们的生活都在继续,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力量,也在继续。”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到粤北去

纪录电影《同学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