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智能酿造的底层逻辑:以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待酿酒
李长文,1987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曾就职于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004年担任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国台酒业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2004年的春天,李长文第一次来到茅台镇时,他并没有想到赤水河畔这个小镇,在未来会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圣地,他更没有想到,这里会成为他人生中意义重大的地理坐标。
“早上我打开国台酒业办公系统,上面写着‘今天是我为国台服务的第20年零62天。’”李长文带着几分骄傲地说。与国台酒业结缘20年,李长文带领团队在科研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是国台酒品质提升的幕后功臣。2023年,《国台智能酿造标准体系》发布,李长文所代表的科研技术团队从幕后走向前台,向传统的白酒行业发出技术变革的铿锵之声。
从教书育人的大学老师,到主抓实务的国台总工程师,李长文的身份在变化,不变的是探索酿酒奥秘的科学精神。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国台人对理想的坚定不移,以及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国台能成为白酒行业智能酿造的先行者与标准制定者。
“智能酿造赋予了国台新名酒实质的内涵”
整个五月,李长文都非常忙碌。刚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阐述了国台智能酿造的优势,就马不停蹄地赶回茅台镇国台酒业,准备迎接国家级大奖评审专家组的考察调研。送走了专家组,亚布力论坛的企业家们接踵而至,参观国台智能酿造车间。随后国台发起“媒体走进国台”活动,重点参观了解国台智能酿造成果。媒体团还没走,剑南春、红星等企业派出的交流团队已经在来的路上……
自从去年重阳下沙之时发布了《国台智能酿造标准体系》后,到国台参观交流的企业骤然增多。李长文说:“今年能明显感觉到白酒行业内对智能酿造的态度在转变,有好几家名酒企业来参观交流,仁怀产区内也有企业来调研。”
与平日经销商组织的“回厂游”不同,企业参观团的目的更明确,交流更深入。在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中,李长文越发坚定地认为,十多年前,国台在董事长闫希军的力排众议下,推进智能酿造升级的决策是睿智而正确的。
当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被列入2024年十大工作之首,白酒作为最传统的行业之一,也必然要面对如何在产业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这些探讨大多集中在物流运输、产品销售、客户管理等方面,建立数据库,提高企业营销效率。不能否认这些创新对白酒行业发展的助力,但也必须承认,这些成果尚未触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即“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原创性和颠覆性新技术引领的生产力跃迁”,和“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而就在去年年底,国台酒业集团入选了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在白酒行业内有了实质的指向。
今年,国台再接再厉,将智能酿造项目申报了某国家级大奖,与航天、新能源、重工等科技领域的排头兵企业站在一起,角逐工业领域的重要奖项。
李长文还记得专家评审团刚到国台时,对白酒酿造的工业化场景还停留在传统印象中,对国台智能酿造的创新度并没有报以过高期望。“专家组最初的态度让我非常紧张,担心酿酒车间会不会还不够智能化。”而在调研过国台酒业的传统酿造车间、国台酒庄智能酿造车间,并听取了副董事长叶正良关于智能酿造成果的汇报后,专家组对国台智能酿造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李长文悬了一整天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专家组认为,在中国白酒这个高度传统的产业形态中,国台能把智能化发展到如今的程度非常不容易,这是新质生产力在白酒行业的实际体现。”李长文回忆:“专家组评价国台对智能酿造的自我定位太保守和谨慎了,建议我们重新审视和定位智能酿造对白酒行业的意义,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专家组的评审意见让李长文及团队十分振奋。十二年的坚持与投入,数百人的青春与汗水,终于结出了硕果。“当时我非常自豪和感动,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只是对国台的发展意义非凡,对白酒行业都可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李长文说。
2022年,国台提出打造“中国新名酒”的发展目标。在闫希军董事长阐述的新名酒价值内涵体系中,智能酿造是重要的价值基石,也是国台“新名酒”与传统名酒的最大区别。李长文也坚定地认为,随着国家持续深入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台智能酿造体系的意义才会真正得到彰显,国台新名酒的价值也会越加凸显。
“我是理工思维 更看重底层逻辑”
在白酒行业内,“师带徒”是传承酿酒技艺最主要的方式,各大名酒企业至今还保留着拜师的传统,将工匠精神、酿酒技艺代代传承。师承,让白酒的传统与底蕴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某个时候,也会成为白酒行业创新需要跨越的障碍。
李长文回忆起十多年前,国台提出要对酿造车间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时,可谓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观念上的冲击。当时国台的酿酒师们几乎都极力反对。在他们看来,用冷冰冰的机器代替人,是无法酿出好酒的。每个成熟的酿酒师,都将酱香白酒“12987”工艺的每一个关键点烂熟于心,机器如何能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如何能识别细微的差别?
但这对从高校走出来,又在天士力研究院搞了十几年课题研究的李长文来说不是障碍。他是国台内部少有的从一开始就坚定支持智能化升级的技术派。他将这种开放心态归功于理工科思维方式,以及在天士力研究院做技术和科研时受到的创新熏陶。他说:“创新是天士力的DNA,我在研究院时经常和其他院所的专家交流,视野并不局限在酒业,让我更容易接受新的生产方式。而专业教育和在大学教书的经历,让我更习惯从事物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原理来看待分析问题。”
谈到创新,李长文举了个他至今还津津乐道的例子:2004年时,他将红外光谱技术引入白酒质量控制,建立白酒宏观红外指纹图谱技术。二十年过去了,行业内对这项技术从曾经的不以为意到如今的广泛应用,他的技术创新影响了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国台对红外光谱技术一直在深入研究,二十多年了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和人才,这在民营企业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台能够率先发展智能酿造。”李长文如是感叹。
国台提出“秉承传统不泥古,科学创新不离宗”的理念,循序渐进地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从第一次升级仅仅改变原料的物流方式,到尝试机械制曲、机器润粮、机器上甄,在严格执行酿造工艺、保障酒质的前提下,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酿酒师们的思想也跟着转变,原来智能酿酒不是简单地让机器取代人,而是先让机器向人学习,当好酿酒师的“辅助”。
转变了思想观念,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国台的智能酿造是从0到1的突破,没有可学习的对象,也没有可参考的范本。每一个创新和创造都是李长文带着团队自主研发摸索出来的,用数字化解析酱香白酒的酿造工艺,用大量的数据找出规律,建立模型,“教会”智能系统酿酒。
“比如润粮,传统的方式就是在粮堆上倒热水,工人根据经验拿铁锹翻粮,在规定的时间内翻拌的次数足够多。要先把传统酿造条件下的数字表达建立起来,再结合智能酿造的新环境,比如润粮罐的密封性、透气性、机器的转速等,来建立模型。”在李长文的眼中,每一个酿酒环节都是蕴含着海量信息量的数据库,“12987”的工艺环节背后是上千个需要进行数字解析的关键点。“这是最难的环节,即使到现在,国台也只把关键步骤解析完。今年我们又梳理出来了200多个指标,现在一共有1200多个指标,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数字解析需要进一步精细化。任务还很艰巨。”
在李长文看来,智能酿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吃透酿酒工艺,理清每一个环节潜藏的物理化学指标,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能帮助酿酒师更好地理解酿酒每个环节的真实意义。
“在国台做智能酿造的过程中,我对酿酒的认知也是逐步深入的,现在我是以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待酿酒,我也经常跟我们的酿酒师说,酒是微生物酿造的。无论传统工艺还是智能酿造,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微生物的繁衍和代谢提供好的环境,让它们能酿出好酒。”
在国台20年,李长文看到的酿酒车间从明面上的高粱、小麦、工人、机器,慢慢变成了微生物群落,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过程,让李长文对酿酒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透过智能车间中控电脑繁复的数据表达,他看到的是鲜活的微生物群在生息繁衍,而理工男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驱使他继续深入,破解微生物的奥妙,彻底解开酱香酒的酿造密码。
功成不必在我,期待更多同行者
不出差也没有接待的时候,李长文是规律地忙碌着。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办公室,逐一查看生产、品控的报告,通过大数据平台了解最近生产和质量的趋势,如果有波动则要组织相关人员做分析报告。他还是国台40多个在研项目的主抓人,要随时关心科研进度。身为总工程师,他保留着随时到生产一线的工作习惯,到现场跟技术人员沟通,随时掌握一线情况。正常情况下能正点下班,不过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按时下班是什么时候了。
“我不鼓励加班,做科研做技术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短期加班赶进度的情况比较少,更多时候是持久战,在国台如果一个员工长期加班,我就会了解是工作安排不合理,还是能力问题,尽快作出调整。我们需要一支专业、高效,并且健康的科研团队。”李长文认为,虽然国台去年发布了《国台智能酿造标准体系》,但属于国台智能酿造的征途才刚刚开始,与其他行业的智能水平相比,国台仅仅是取得了初步成功,还要不断精进和提高,团队还要继续努力。
谈到国台智能酿造未来的升级方向,李长文没有着急下结论,他表示经过六次迭代后,目前智能酿造基本实现了酿酒工艺的全流程覆盖。但这只是把框架搭起来了,还需要填充细节。“今年的任务目标是把现有的11个模块进一步完善,稳定系统,稳定酒质,再探索下一步升级方向。”
在仁怀生活了很多年,李长文还没有习惯这里湿冷的冬天,也吃不惯折耳根。他从天津跨越数千里来到仁怀,只为追寻一个理想,将二十年的人生与毕生所学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这或许就是理工男的浪漫情怀。
“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我希望能够把国台智能酿造的标准体系完善好,通过标准体系在生产中的落实,让酿造出的国台酒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这是我的一个小心愿。”
对国台智能酿造的发展,李长文是起点,却不是终点,未来国台智能酿造会升级迭代到什么程度,李长文和我们一样满怀憧憬,但他并不追求一定要亲身参与。对他而言,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代一代人接力干的事情,他完成了他的时代责任,未来的升级迭代更希望由年轻人扛大旗。“当然,我更希望有更多酒企加入智能酿造的行列中,共同促进白酒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李长文如此说。
网络编辑:kuangyx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