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的敲铃人,“逆袭”的村小校长

为“人”赋能,是每一位“敲铃人”的教育使命。从问题、需求,到行动、答案,无数村小校长们的乡村教育实践都落到了“人”,从人出发,又回到人。

如何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怎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家校共育孩子成长如何达成默契?校园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怎么能更好地解决?如何做好课程改革和校本乡土教育?怎么推进校园文化和特色发展建设?……

2024年3月,南方周末携手蒙牛学生奶发起的“敲铃人·村小校长赋能计划”公益项目再出发,寻找身边的敲铃人,或是推荐、或是自荐,来自你我身边的百位“敲铃人”在报名中持续发问。在百位村小校长的发问中,关于学生教育、教师管理和学校建设的问题不胜枚举,它们是村小校长在乡村教育中面临的具体困惑和真实难题,但所有的问题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焦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小校长?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他不仅是人师,也是老师的同行者,是家长的伙伴,更是引领学校教育的“敲铃人”。“校长兼校丁,教书兼敲钟”,在今天的校园里,也许敲铃铛的人不再有,但村小校长早已将“敲铃人”的精神镌刻于心,这是他们选择投身教育、扎根村小的理由,也是他们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小校长?”的动力源泉。

也许,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而全面的答案,它从百位村小校长的发问中来,又回到千千万万村小校长的实践中去。

“如何帮留守儿童保持身心健康?”是新城实验小学校长崔旭虹当下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让年轻老师继续留在乡村?”是马立翠成为西张庄小学校长后面临的难题;“如何让孩子们的注意力从手机回归乡土文化?”则是靖外明德小学校长雷应飞发出的命题。他们正在各自具体的教育实验和行动中,找到自己的“敲铃人炼成记”,也找到村小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敲:土地的回响

走进位于云南宣威的靖外明德小学,你会以为误入了某个正在接待学生参观的动植物公园,在绿意盎然的植物环绕之中,在梅花鹿、鸵鸟、孔雀的陪伴下,有的孩子在写生,有的在配合摘桃,有的在给动物喂草、给蔬菜浇水……

铃声响起,将人带回“现实”的校园,孩子们齐刷刷地朝教室飞奔而去,只留下一阵大地的回响。立足脚下的这片土地,村小校长们面临着当地村小教育的“特色”难题,也探索着他们的解题之道。

2008年,当地5所农村小学撤并成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靖外明德,27岁的雷应飞希望趁年轻多锻炼自己,决定竞聘校长。“没有亲吻过土地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雷应飞将自己的想法写进了竞聘演讲稿里,“评委们承诺给我三年的时间”,他回忆道,“我也承诺到时一定请评委品尝我们师生的劳动成果。”成为靖外明德小学的校长后,雷应飞便在摸索中开始了自己的乡土教育实践。为了实现八百多名学生的自给自足,他找街道办申请到了16亩地,并想方设法筹措了起步经费,“要有种植、有养殖,能保障一日三餐的肉和菜,种了白菜、卷心菜、辣椒、茄子,也养了猪。”

如何让现在的孩子关心粮食和蔬菜?村小校长雷应飞长期探索着

从构想到落地,“开心农场”在雷应飞和学校师生的手中有了最初的模样。在山东菏泽,离郓城县还有30公里之遥的黄集镇,也正发生着一场来自数十年前的回响。2012年,大学毕业的马立翠决定回到她出发的那片土地,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如果所有人接受高等教育都是为了离开,那我们的家乡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回来了。”

在黄集镇中心小学工作了4年后,马立翠迎来了职业的转折点——因为认真负责,教学成果突出,学校领导希望她能到西张庄小学担任校长。“当班主任只能影响五六十个孩子,但是当校长可以影响300个孩子,我想去照亮更多的人。”

但现实的困境在于,西张庄小学不仅是全镇最偏远的村小,甚至是当时的地图软件上都找不到的地方,住在县城的老师每天必须花费两个多小时往返于弯曲狭窄的乡间土路。三百多名学生,仅有12名教师,如何留住老师,成为这位年轻校长无法回避的难题。

如何留住老师留在村小?成为村小校长马立翠的心头大事

但村小条件有限,“我无法在物质上为老师提供帮助,所以只能将职业荣誉感作为一个抓手,让老师在工作中能获得成就感。”她向县城给老师送花的校长学习,也尝试当着孩子们的面,把鲜花和荣誉证书交到老师手里,“效果非常好,给老师送花也成为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马立翠用鲜花敲开育花“园丁”的心门,而在大地上自由奔跑、尽情踢球的孩子,是回荡在崔旭虹心中最快乐的声音。2019年,她通过竞聘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实验小学的校长,但迎接她的是陈旧的设备和简陋的环境:已十几年未开运动会的水泥操场,老化的地下管道,冬天无法保暖的教学楼……

如何让乡村的留守孩子自信成长?村小校长崔旭虹真诚求问

孩子们怎么能没有一个可以肆意奔跑踢球的操场呢?行动派崔旭虹开始争取她能争取到的一切资源,2019年,新城实验小学建成了开发区学校中的第一个塑胶操场。塑胶操场有了,运动会回来了,足球赛场上的欢呼声也更多了。

面对各自的难题,三位“敲铃人”从“土地”出发寻找答案,也敲出了师生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的快乐回响。

快乐的教育

快乐的教育,就像校园里时时响起的清脆铃声和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提醒着校长们何谓教育的真谛。

“踢球是孩子们的快乐,更是孩子们的梦想。”在崔旭虹眼里,“快乐”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在学校教育中易被忽视的体育运动,却是她开发孩子个性、培养学生自信的有力抓手。在实践中,她开始主抓打造体育足球特色,不仅在全校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形成了“班班有球队,月月有球赛,逢赛必有啦啦队助威”的校园足球文化。

小足球托起了大梦想,新城实验小学的男足和女足不仅在开发区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还赢过城里的足球队。“之前总觉得自己不如城里的足球队,但我们证明了自己,听说赢的时候校长在场下哭了。”学生的脸上昂扬着自信和骄傲的笑容。

踢了一场好球,孩子们快乐庆祝

笑容也绽放在西张庄小学的老师和学生脸上。只要老师取得了一点点进步,马立翠都会带着一束花到教室与孩子们一起为老师鼓掌。在她的鼓励下,老师们从一开始“摆摆手,觉得自己不行”到现在“自信心上去了,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评比”。马立翠来西张庄小学时学校还没有一级教师,但5年后,“有四位县优秀教师、两节市优质课,还有很多县、市的先进个人,这些荣誉一张展板都放不下了。”

在付出持续得到肯定和回报后,老师们在村小找到了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更有动力去钻研教学,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西张庄小学的孩子们成绩不断提高,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现在在镇里每年都稳居前三。

一捧代表“荣誉”的鲜花,老师和孩子们分享喜悦

“快乐”的教育实验带来的改变也持续发生在靖外明德小学的校园内外。16年前16亩地的“开心农场”,现在有了温室科普园、农耕文化长廊、养殖场。这里既是劳动实践基地,在每周两节的劳动课上,每个班级的孩子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种植粮食和蔬菜,享受劳作的意义和丰收的喜悦;更是珍贵的生命教育基地,“孩子们要画苹果就到地里看看苹果树怎么发芽、开花、结果,要画梅花鹿就近距离观察它的角、斑点是怎么长的,它是怎么吃草的。”雷应飞希望孩子们在乡土教育和生命教育中,学会感受美、欣赏美,然后去创造美。

桃子熟了,孩子们在丰收中解放天性,亲近自然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沉浸式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也是老师的职业健康发展,在教书育人中收获成就的喜悦;也是师生们一起关注身边的土地与生活,关爱自然与生命,在劳动和创造中享受责任和分享的快乐。

人:为未来赋能

“人”是教育的目的,也是乡村教育的未来。三位村小校长以坚守的决心寻找解题的答案,在日复一日的赤诚的实践和行动中,炼成了“敲铃人”,也探索出乡村教育和人的更多可能性。

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是方法,人才是目的。2020年,另一个镇上的沈老师考到了西张庄小学,因为路途遥远周中只能住在学校。为了让沈老师没有后顾之忧,马立翠从学校闲置的小平房中收拾出两间宿舍,让她和孩子、家人住在一起,“马校长忙前忙后地搬冰箱、通水管、安空调,让我们吃住都在学校的老师,终于有了生活的样子。”

教师的发展也是马立翠时时挂在心头的大事。“老是圈在校园里,教学方法和理念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她主张全校所有老师,每学期每个人至少出去学习一次。有时只轮到一个外出名额,马立翠就从学校经费中挤出差旅费多送几个人去,“我说你们就搬小凳子坐在后面听,因为听培训的老师回来转述都不如身临其境去感受。”由于教学成果出色,马校长和沈老师都曾获得调去其他条件更好的学校的机会,但她们都选择了留下来。沈老师觉得,“留在村小,我的未来也可以有广阔天地。”

提升专业能力,帮助老师获得更多上升空间

“双向奔赴”的,还有崔旭虹的学生和他们的足球梦想。踢足球离不开强健的身体,“2023年,学校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决定与蒙牛学生奶通辽项目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坚持让学生每天喝上一杯学生奶。”崔旭虹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回响,新城实验小学成为皇家马德里基金会在全国建立的第二个足球学校,也是内蒙古的第一个教育基地。“学校现在还有了AR教室,刮风下雨也能训练,”乡村小学的学生兴奋地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教育资源。

协调优势资源,充分挖掘支持孩子兴趣,提升自信

足球也飞舞在靖外明德小学的各个角落,“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山包上、在荒草地皮上玩足球,孩子得到了运动锻炼又增进了师生感情。别人说你们学校出了这么多体育冠军,算体育特色,我说不是特色,教育本来就该这样。”雷应飞始终认为,无论是劳动、体育还是生命教育,都是为了回到教育的本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回归教育本真,帮助学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为“人”赋能,是每一位“敲铃人”的教育使命。河北大悲乡岭后小学的校长陈文水利用网络直播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走出大山”,北京昌平燕丹学校的校长王涵让美育成为抚慰孩子心灵的一道曙光,湖南陇城镇中心小学的吴天校长在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得到文化的传承……从问题、需求,到行动、答案,无数村小校长的乡村教育实践都落到了“人”,从人出发,又回到人。

“人”是乡村教育的未来,“敲铃人”是村小教育的灵魂。为村小的“灵魂人物”赋能,正是“敲铃人·村小校长赋能计划”的目的所在。2024年,南方周末携手蒙牛学生奶再度出发,寻找身边的敲铃人,并通过开展教育寻源之旅为村小校长赋能,为乡村教育的未来赋能。

6月13日至16日,马立翠、雷应飞、崔旭虹和百位村小校长一起来到北京。他们从中央团校启程,走进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与名校长、名编辑对话,在近百年中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和先进经验的交流学习中;走进全球科学家社区、中国教育电视台,感知科技、文化与教育的交融;行走在大运河森林公园和大运河博物馆里,领略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6月13日-16日的属于敲铃人们的教育发展寻源之旅

在四天的学习交流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位校长在互相对话中,感受着彼此不同的教育理念,在交流碰撞中互相学习。短短四天,带着满满收获与依依不舍,校长们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些可爱的“敲铃人”们纷纷表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定会将这四天收获的新理念、新方法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带领更多老师努力前行,为家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继续发光发热。

这是一趟充满感悟和启发的研学之旅,更是一次“敲铃人”的同行之旅。“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在广阔的乡村,村小校长们正在以知以行,知行合一地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敲响希望的铃声,敲开未来的大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