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石板街,漫步香港电影取景地
迈入上环文武庙,绕过档中,无数螺旋式的塔香垂悬半空,写有香客名字的红纸片轻微晃动,青烟袅娜,光影恍惚,在匍匐跪拜的人群中,我看到了《胭脂扣》中如花颀长的背影……
责任编辑:杨嘉敏
1952年,32岁的张爱玲谢绝了夏衍的挽留,以“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香港大学学业”为由,从上海乘火车至广州,再沿广九铁路南下。在一个蝉声聒噪的大热天,跨过罗湖桥,只身来到香港。
然而,久别重逢的香港并没有立刻接纳她。无奈之下,东渡日本,投奔昔日港大同学、“闺蜜”炎樱,结果也不如意。再度返港,只得靠翻译英美文学谋生。在一次应征翻译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活动中,张爱玲结识了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新闻处的宋淇。
此时,香港电影正在经历粤语片向国语片的转型。从上海涌入的资本、人才以及来自东南亚的收购重组,令香港影业蓬勃发展。1956年,宋淇出任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制片部经理。应他的邀请,已赴美定居的张爱玲开始重操沪上旧业——编剧。之后八年,张爱玲大约创作了10个剧本,借以度过了一生经济最困窘的阶段。这一时期,略迟于“电懋”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邵氏”)也竭力在台湾、澳门以及东南亚、海外华人社区扩张其电影版图。“电懋”与“邵氏”竞相打造的制片流水线,启动了香港影业的现代化、工业化、规模化、国际化。1970年代开始,香港取代上海,成为“东方好莱坞”。
煤气灯街和石板街
好莱坞在香港译作“荷李活”或“荷里活”。二十多年前,有部电影叫《香港有个荷里活》,里面虚构了一处荷里活高尚社区。现实中,香港也不乏这个称谓,稍加留意,便能看到,以此冠名的广场、餐厅、冰室……当然,最著名的要属荷李活道。
从中环地铁站出来,我顺着雪厂街徒步,近在咫尺的太平山趁着高楼的缝隙插播“快闪”。据旅港文人叶灵凤先生的考证,雪厂街因1845年修建贮存天然冰块(港人称冰为雪)的冷库得名。当时中环尚未填海,雪厂街与皇后大道中的交会处濒临港湾,便于来自美国的运冰船卸载。
穿过斑马线,雪厂街变成一段拐弯的坡道,车辆来往如梭。上行百余步,左手边两盏英伦风格的煤气路灯,很眼熟。走近细瞧,数十级敦实的花岗岩石阶铺叠而下,底端望柱也有两盏。没错,这里就是煤气灯街。
煤气灯街系坊间昵称,其本名为都爹利街,始自1846年英商乔治·都爹利(George Duddell)于此购地。都爹利可谓香港开埠初期的冒险家代表。1844年,23岁的他抵港贩卖鸦片,后转营运输、五金和面包等行业致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轰动全港的“毒面包”案发生后,英人改往他开在下环(今湾仔)的都爹利面包店消费。结果,该店被愤怒的华人焚毁。1887年,都爹利去世。于此前后,花岗岩石阶建成,两侧条石栏杆采用简洁典雅的托斯卡纳柱,与我参观过的广州粤海关大楼同款。而煤气路灯安装年份未能确定,据灯泡型号推测,应是1922年或稍晚。二战结束后,全港的煤气路灯渐被电灯替换。随之消逝的,还有每个晨昏,灯夫持竿逐一点亮或熄灭灯火的场面。仅剩的这四盏本拟送入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