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出海”,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出海企业的“排头兵”。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出海”步伐正在加速,其中不乏众多央企的身影。早在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曾披露目前央企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机构和项目已超过8000个,且在海外的资产有大约8万亿元人民币。
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央企“出海”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验之路。从基建业务崭露头角,到新能源、数字化技术等相关的新兴业务快速崛起,再到如今实现产品、运营、技术和品牌等全链条“出海”,央企以其独有的优势及经验,不断拓宽、深化出海业务范围。
01 基建持续成为优势业务
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央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舞台的过程中,央企顺理成章成为出海企业的“排头兵”。就在加入WTO的这一年,中国石化成功收购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炼油厂,踏出“出海”的步伐,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美国收购炼油厂。随后,更多央企也纷纷投身于出海业务,加速全球化布局。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央企出海之路愈发成熟,出海态势越加强劲。根据新华财经的报道,2023年央企境外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5.5%。中国跨国公司100强当中有38家为央企,平均跨国指数为13.2%,同比上升0.6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中化、中远海运、中国海油、国家电网等6家央企,均入选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跨国公司100强榜单”。
在众多走出国门的央企中,中国基建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在2023年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2023年全球承包商250强”榜单中,9家中国企业进入榜单前10强,其中7家为央企,分别是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冶科工、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央企在TOP 10中占据70%。中国建筑在该榜单中连续八年位列首位,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基建领域的领军地位。
中国基建“出海”成功的背后,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国资委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央企在“一带一路”沿线近140个共建国家参与投资合作项目近5000个。央企兴建的尼日利亚高速铁路、雅万高铁、波罗的海珍珠项目、西得克萨斯风力农场、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马来西亚房建项目、印尼煤矿项目等重大工程,不仅加速其“出海”的步伐,也为当地经济、居民生活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这些年,央企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作为“出海”的着力点,不断对外发展、生根。在2024年一季度业绩披露中,也可以看到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建筑央企实现盈利,超一半建筑央企境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出海契机,基建业务还将持续成为央企出海布局中的优势传统业务。不过由于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未来的基建业务将主要集中在能源、绿色以及数字化等领域。
02 创新助力高质量“出海”
出海行业、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出海策略的差异。央企在这些年,通过实践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出海策略。
回顾央企“出海”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发现,央企“出海”一开始较多是以投资、兼并的方式来实现国际化。像中国海油,1994年与阿科公司在美国签署了印尼马六甲区块32.58%的股份权益转让协议,至此进入国际市场;2006年收购了尼日利亚OML130区块45%的权益;2010年又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在这期间,中国海油“出海”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且有成效。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海油海外净产量56.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6.9%,海外净产量占到总净产量的31.6%。
从这几年来看,央企海外投资形式也从单一的股权投资转向“投建营”全方位的发展。
此外,部分央企在面对“出海”的挑战时,会依靠母公司力量克服困难。以中材水泥为例,中材水泥借助母公司的影响力以及资源网络,顺利获得生产要素,并在当地得到快速的发展。这种做法也恰是央企“出海”的一大独有优势,通过整合多方资源、灵活运用,以此应对国外的各种竞争挑战。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经济竞争加剧以及科学技术在发展中扮演重要地位,央企从资本、服务“出海”转变到技术”出海”,科技自主在“出海”中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凸显。
央企正在以创新为发展核心,高质量地“走出去”。央企不断向世界输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比如,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是一项世界标志性的工程,也是当前世界核电市场上接受度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中国高铁技术在速度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在工务工程方面涌现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包括全线铺设无砟轨道、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
同时,中国负责建设的本格拉新铁路、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等项目,以及中国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核能、5G等领域的成就,均显示出“中国标准即世界标准”的进步与实力。科技创新促使央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让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3 社会责任推动国际化传播
央企除了了解遵守本土国家的风俗文化、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着重打造企业的国际化形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本土发挥更多的价值。
央企在承担所在地社会责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些方法。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央企在为当地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实施了一大批惠民工程,为当地居民解决切实困难。比如中电建集团承建的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为超过400万个家庭带来了光明;中国信科的印尼国家通信4G村村通项目,让印尼7900个村庄实现网络覆盖……
此外,央企坚持本土化发展,不少企业员工本地化率高达90%,因此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以中国铁建为例,其海外业务已遍及12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其中外籍员工约5万人;而在国家电网巴西美丽山项目的建设中,大量设备、材料和施工服务均从巴西当地采购,这不仅直接推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创造了约1.6万个就业岗位。
据新华财经数据显示,2023年有85%的中央企业向海外经营相关方提供技术咨询及人员交流;66%的中央企业对海外经营方进行技术援助,如无偿培训、传授技术等;27%的央企在海外当地设立了研发中心。
通过互利共赢,惠及民生,打造央企的良好形象,助力其得到当地的价值认同,是央企“出海”提高国际化传播的重要策略。
04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走向国际的这几十年间,央企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开辟出自己的出海路径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展现的国际形象和出海经验,将成为中国更多企业“走出去”的示范和助力。
近些年,央企“出海”以创新作为导向,在科技自主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还将在新能源、绿色节能、高端制造业、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向国际不断输出中国技术。
此外,出海央企现在越来越具有全球视野,不仅仅发展自身经济效益,更看重整合全球资源。很多央企已发展成技术、管理、运营、品牌的全链条“出海”,展现出强大的整合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
尽管如此,有两个矛盾仍不容忽视:“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匹配,社会贡献度与美誉度不匹配。虽然央企在国际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极承担当地社会责任,惠及民生,但由于海外传播环境复杂,品牌历史价值基础薄弱,导致包括央企在内的广大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仍会面对一些不客观的声音。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央企该怎么做?品牌导向是当下乃至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央企”出海”要将品牌战略和企业经营有机融合,以创新作为竞争核心,从“走出去”到“走上去”,并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更多中国品牌“出海”,让中国“走出”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本文图片均出自包图网
(实习生甘嘉颖、钟露瑜对本文亦有贡献)
——“品牌风向标”栏目持续观察新近品牌趋势,盘点热点品牌案例和创意营销打法,预示不远未来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