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铺的小两口 | 日常的史诗

他们在经营生意的同时,也在茶馆里过着日常生活。里屋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一点也不在意茶客们在旁边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样一个简陋的茶馆,茶馆里面可以做卧室,外面可以接待喝茶的客人,就很满足了。

责任编辑:邢人俨

成都一家传统老茶馆。视觉中国|图

成都一家传统老茶馆内,师傅在老式烧水灶旁准备沏茶的水。视觉中国|图

2000年6月27日,那是到美国求学、离别成都6年之后,回来没几天,我便到成都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考察。和尚街是一条非常有地方特点的小街,和大慈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是大慈寺存在的社会环境和土壤。那条街实际上过去就是和尚们的住处,由于大慈寺的范围越缩越小,所以后来这些房屋成为了居民区。据说过去财产权属于大慈寺,然后居民租借大慈寺的房屋居住,所以称为和尚街。

这里的房子几乎都是一层或两层的瓦房,靠街的称为铺面房,不靠街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院落。虽然那里的房子不算久远,但是街区确实非常古老。房子大概在1949年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翻新,有的门板已经换成了卷帘门,有的已经用了砖墙。但是几乎都还是传统的瓦房,从晚清的关于成都的照片看来,外貌相差不大。那里的小酒铺用大缸子装酒,也是过去的传统。

和尚街本身也成了一个农贸市场。两旁都是自行车和挑子,卖各种水果、蔬菜和农产品。街的两边有小茶铺、小饭馆、杂货店等等。农民推着自行车,挑着担子,也在来来往往地卖他们的农产品。这种街道充满了人气和烟火气,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那里坐茶铺的应该都是附近的居民,或者是附近上班的人,很少有外人。

不过和尚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2000年前后,这个地方被夷为平地,只保存了大慈寺,但是庙宇后面的小街小巷,全部推倒重来,即现在成都有名的太古里。大慈寺在庞大的太古里建筑群的旁边,显得茕茕孑立。下面就讲讲,我在和尚街小茶铺“集乐茶馆”的所见所闻。

“集乐茶馆”

中午12点过,在和尚街一个小饭馆吃了碗牛肉面,走出来便看见附近的一家茶馆,叫“集乐茶馆”,决定进去坐一坐。店面简陋,但是名字还是不俗,我猜是取“集体快乐”“集中快乐”或者“集天下快乐”之意吧。茶馆就只有一间简陋的小屋,有6张小方桌,其中4张在内,2张在街檐下。共三四十把有扶手的竹椅。开水房设在内室,烧蜂窝煤。屋角放有一部彩电。我到的时候,正在放一部动画片,后来放武打片《笑傲江湖》。墙上挂有一大幅日本风格的画,墙纸已在剥落,墙上还挂有各种许可证,包括营业许可证、卫生合格证、污水排放许可证等。

刚刚过了午后,茶馆顾客不多。一个小伙子坐在街檐下的桌边喝茶,茶馆里面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顾客。我一跨进茶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师傅,他的个子不高,大概有1米5到1米6的样子,就热情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