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纾困民企,原市长曾总结了三条规矩|政经十事

责任编辑:张玥

本周值得关注的政经新闻,包括民政部处罚儿慈会、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落地四川、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问世等。

与“房”有关的话题还在继续:“老破小”重受青睐;保障房潮流由新建转向盘活存量;部分城市首付“折上折”,可能蕴藏风险。

细究来龙去脉,采访业内专家,看看这些事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与趋势。

6月13日,ST迪马(600565.SH)微信公众号“迪马股份”发布消息称,重庆市政府当天召开专题协调会,全力支持推动东银集团、迪马股份战略重整工作。消息发布后不久,ST迪马于盘中快速拉升至涨停价。

ST迪马(原迪马股份)是重庆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业务涵盖特种车辆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等板块。5月以来,ST迪马宣布公开债务首次违约,同时还因股价低于1元面临交易类强制退市风险。

4月以来,重庆市级层面已召开四次协调会,表态支持迪马和其大股东东银控股的重整,并成立工作专班。6月7日,迪马股份与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是重庆市级国企,它将扮演纾困的主角,将研究推动迪马股份资产、债务及股权重整,深化双方智能安防、城市更新等业务合作。

解读:在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2024年4月出版的新书《重组与突破》中,曾总结了政府帮助民企排忧解难的三条规矩。

一是如果企业老板真心干事,只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或市场环境突变而陷入困难,那么政府既要给予有效监管,又要设身处地帮忙,因为这是在保护民营投资者的创业热情;二是帮助民企不能事无巨细,应当分清轻重缓急,判断的标准是看救助是否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三是政府不能无原则地拿财政的钱补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