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世界献血者日”:对血液资源供需可能失衡要未雨绸缪

无论血液是怎样特殊的资源,分配端的矛盾终究要靠扩大供给来解决。无偿献血制度,需要做出较大幅度的调整,已经成为各方共识。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献血制度,需要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打破条条框框。

责任编辑:辛省志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为了纪念现代输血技术的奠基人卡尔·兰德斯坦纳。1900年,时任维也纳大学助教的兰德斯坦纳发现不同人的血液混合有时会发生凝集。这一发现推动了医疗输血技术的重大进展。通过后续的研究,医学界确认了红细胞有不同的血型,并且找到了避免输血导致血液凝集的匹配规律,输血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两次世界大战更是让这项“救命技术”备受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血库系统被广泛使用。战后,常规血库更是成为各国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作为血液来源的献血制度就无比重要了。和各国的发展轨迹相似,我国的献血制度也经历了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嬗变历程。1998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结束了此前的有偿献血制度。

然而多年以来,献血用血、血库库存等问题还是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最受到大众关注的莫过于“献血容易用血难”。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其配偶和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也可根据省级政府规定免交或者减交相关费用。各地为了激励无偿献血,制定了相应的用血优惠政策。比如“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的优先用血权,即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都可以优先用血。还有献血者累计献血量达到1000毫升,即可终身免费用血。

而当献血者真正需要用血,要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时,却存在种种障碍:没有适配的血型无法“优先”;医疗用血优先级和献血者用血优先权之间冲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