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光芒植根:古井贡酒品质求真之路
芒种至,仲夏始。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取之《周礼》的这一节气,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画卷:“芒”字犹如在阳光照耀下如波浪般摇摆的麦芒,“种”则代表谷黍作物的岁稔年丰。“芒种”即代表着一种始于希望,结于丰盈的生命轮回。
金黄的麦穗与诱人的麦香,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丰硕色彩似乎都凝聚在了那一粒粒饱满的粮食之中。
“丰昌酬汗水,岁晏酒飘香”,粮食不再只是简简单单果腹的食物,它们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是丰收之时用来酬劳的琼浆玉液。在酒香的咂摸中,人们仿佛能读懂大地的语言,感受到那份来自土地的淳朴与力量。唯有“真心”与“原粮”的结合,才能酿出属于美好生活的品质佳酿。
微粒世界:造窖池之地基
亳州,位于黄淮之间,依托淮河支流,是中国重要的农耕文明起源地。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亦是“中国最古老的小麦”的发源地——1955年,安徽亳州的钓鱼台遗址就曾出土发现了大量颗粒完好的碳化麦粒。
在2024第四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原粮丰收节上,一款重磅级产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古麦1号”,它产自辽阔的皖北平原,因生长环境中淮河水系支流涡河常年冲刷带来大量砂礓黑土,令其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麦子,就是老天对这个物阜民丰之地的天赐。2010年,一个刚从华中农业大学取得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的青年对未来踌躇满志。出人意料地是,他选择在亳州施展自己事业的拳脚,也让他叩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酿酒,是食物的糊化过程,本质也是微生物在起作用。”如今谈起酿酒头头是道的何宏魁,当年却是误打误撞才进入古井贡酒工作,离所谓的专业还有很远的距离,“大的淀粉颗粒变成小的糖,糖再代谢转化成乙醇或者是各种相关物质,所以说我专业上也算勉强符合。”
古人对微生物小宇宙的利用让其开创新地成功酿成了流传至今的美酒,也让何宏魁留在了亳州去驯化属于佳米珍黍的独特风味。
人才,在那个年代是匮乏的。培养高端人才,是当时古井贡酒管理层的决心与远见。求贤若渴,不问出身,古井作为当地响当当的酒企将何宏魁收入囊中,也给了他无限探索的空间与足够的耐心。
回忆起十多年的往事,何宏魁仍历历在目,当时的办公条件与今天天差地别,他却也甘之如饴,“那时产业园项目还在建,我们就在一个没盖的空地上搭个大棚子,就开始工作了”。
白酒的酿造离不开微生物,而窖池窖泥是最适合微生物生长繁衍的“温床”,是浓香型白酒最关键的发酵器。被誉为“软黄金”的老窖神泥,经过五百多年生生不息的孕育繁衍,纳天地之精华、吸岁月之灵气,成就了其无与伦比的珍贵。
而老窖这栋建筑的“钢筋”则是麦秸秆跟黄泥、黄胶泥的混合物。麦秸因为湿度大,腐蚀后容易产生异味,难免对酒的品质有所影响。
如何精心呵护窖池窖泥的“健康”?河里边竹筏给了何宏魁灵感,竹子浸在水里却“沤土不烂,劈开带节”,正不正是自己和团队苦苦寻找的利器。
这个怀着好学之心的“玩泥巴”人,终于把“泥巴”玩出了花。利用竹节,何宏魁顺利解决了新老窖池建造中的问题,也很快将浓香型白酒窖池的建造工艺专利收入囊中。
从微生物到建筑力学,再到复合生物群落的活性,何宏魁遍学各类“武功秘籍”,也为后来创新香型的任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创新麦香:守古井之真酿
俗话说“曲为酒之骨”,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酒骨”铮铮?答案便是小麦。
酱香和浓香型白酒的制曲原料多以小麦为主,占比在95%以上。因而小麦的品质对酒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何宏魁介绍,古井制曲有着严格的标准体系,对润麦所需的时间、水分,以及破损度等都有严苛的要求。而只有生长周期长,淀粉含量高(达70%左右),且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顶级”小麦才更利于大曲酿酒微生物体系的形成,易于产香增香。
古井贡酒闻名遐迩的“桃花春曲”就是顺应天时。每年春天,古井贡酒的“做”曲家们进入最繁忙阶段,因为温润的空气赋予酒曲微生物旺盛的生长条件,此时菌群活性极高,能产生较高的糖化力和蛋白质分解力,制作出上好的酒曲。桃花盛开制曲,花凋曲成,制酒,味幽香。桃花春曲的制作蕴含着深奥酿酒哲学。它与原粮融和一体,在明清国保窖池的秘境中酝酿,并最终绽放出沁人心脾的古井美酒。
曲,是中国酿酒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中国白酒魂之所系。而酒魂的外在体现就落在一个“香”字上。
1963年第二届全国名酒评比会,专家评价古井贡酒为“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君子如兰,用“幽兰”形容味觉的馥郁,也是对古井贡酒不凡气度的“至美评语”。
“烤麦”——这正是在夏令时节,半青半黄的麦穗在火烤之后,散发出的略带焦味的麦香。
火,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给史前的人类带去了演进的动力,也开辟出美食新篇章。食物焦香浓郁的“炙烤”风味已经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基因”而代代相传。
甲骨文中,“香”字乃一容器中盛禾黍,禾黍部分又与“麦”字古文形似。可见,麦子的粮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香味原始的认知。
“古香型”,也即禾黍成熟后所散发出来的美好香气,由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亲自命名。在传承九酝酒法的基础上,立足亳州特有的酿造环境,古井团队大胆进行突破性创新,打造出“五古四曲三醅”的古香型白酒工艺,也令独特烤麦香风格的“年份原浆•年三十”大放异彩。
天道酬勤:品万千之真味
“一看,二嗅,三尝”,品酒训练的步骤已重复成千上万次。
小酌怡情,也令品酒师这个职业略显“神秘”。品酒,首先要测味蕾。舌头平面每0.5平方厘米内,味蕾数有2000-10000个不等,每10-14天,味蕾细胞会更新一次。人类在味蕾数量上有很大的差距,而品酒师就比普通人多而密,仿佛天生要“吃这碗饭”。
2011年,因为一场内部招聘的机缘,李玉勤因过人的味觉“天赋”意外调岗成为一名品酒师。所谓天赋,就是指自身的感官的敏锐度,“好比练武,没有天赋,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成为武林高手”。
品酒师入门时可以靠天赋,要进一步达到精通就依赖于勤奋了。中国白酒由浓、清、酱、米香型衍生出十二大香型,都需要触类旁通,一一掌握。精通勾调之术是耐住性子的平心静气,在日复一日中所形成的肌肉记忆。
面对一杯酒,端起来,闭上眼,初闻;然后,靠近一些,再细闻,是陈香、粮香、酯香、醇香、还是曲香?而后,小饮一毫升,铺满舌面,停留三五秒,细细咀嚼,绵甜、厚重、柔顺之味一一袭来,琼浆玉液的分子们与味蕾展开一次亲密接触。
一位优秀的品酒师,要在味道稀释了很多倍,基本已经尝不出来的情况下去辨别味道。依靠的是一个灵巧的舌,一个平静的心态,即能实现凡物皆有可观,真切地映照与包容万物。对味觉的高度敏感也离不开李玉勤的自律生活,清淡饮食,早睡早起,只有如玉般纯,才能映射万物。
如何理解大众的口味,是跳脱基本功之外的更高层次的技艺了。“否定的否定”,李玉勤给出了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答案。循序渐进,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达到最终了然于胸的肯定,才能明辨。
人如其名,勤奋不辍的李玉勤在循序渐进中技艺不断精进,繁忙的工作往往让她进入心流的状态而忘乎时间。品最真一味,才能咂摸出万千滋味。
酿酒的过程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在于,酿造依靠的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学、食品风味学等多种学科的指导不断创新;艺术性在于,各种工艺的延伸融合、千百种参数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可能,而且每一个细微的改变,就可以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风味变化,极具创新和神奇。
农之大业:创智造之真芯
“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是大自然与人共同的孕育,个人的成长与提升同样如此。通过青苗计划,周凯从一个刚踏入社会进入古井贡酒的青年员工不断历练,成为如今古井酿酒人才的杰出代表。
“来古井13年了,之前在手工酿造车间和老师傅们学基本功。”,而后的故事却是新的剧本,因为年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周凯被选拔到智能产业园酿造车间,这里有当下国内一流的智能化酿酒生产线。
智能产业园,是古井贡酒产业升级的起点。它的建成为古井贡酒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提供强大的品质保障,充满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站在崭新的、闪着银色光芒的智能产业园酿酒车间二楼,面对视野里大片的机器臂和机器人,通过学习自我升级的周凯,行走在现代化电脑操控室,身后是一串串严谨推导的数字结果。
在这里,机器人就是他的“最佳拍档”。“酿酒是一个传统行业,它需要代代相传,数字化也是一种传承的方式,同时它又能做到更进一步。”
古井贡酒始终坚持“储酒育人”战略,着力培养生产经营方面的能手、高手和强手、公司管理方面的通才、大才和德才,完善古井“1321”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推进“青苗计划”、“传承计划”。
青苗终将长成剑指苍天的麦穗。
作为麦田的守望者,古井贡酒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在安徽亳州和蚌埠龙亢农场打造优质小麦酿造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小麦是古井向消费者传达黄淮美酒故事和传递品质故事的核心概念。
古井集团“原粮丰收节”已走过第四个年头,多位专家同仁解读原粮选育和酿造过程中的科学奥秘与助农精神。长久以来,古井贡酒对于麦子“优等生”都有一种“执念”,“种”出好酒也意味着,古井贡酒的品质,从田间一颗饱满、成熟的麦粒种子便已然注定。
古井贡酒以系列科研项目成果为指引,把品质管控延伸至田间地头,形成了一套成熟科学的“育、种、收、储、运、用”标准化管理,严格遵循统一品种、统一选地、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入仓的“五个统一”育粮原则,确保酿造专用粮的可持续标准化供给,助力古井贡酒品质不断升级。
“粮食归仓”,是所有背靠黄土地的劳动者最朴实无华的愿望。古井贡酒这份对粮食的尊重和珍视,是其实现原粮从“专用”到“专属”品质升级的深层动因。
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坚信:“品质是企业价值的基数,是‘1’,没有过硬的品质,后面所有的‘0’也都失去了价值。”古井贡酒始终追求“品质求真,品行求善,品牌求美”的“三品”工程。无论是在原粮生产阶段,还是在制曲酿造阶段,古井贡酒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智能化结合,以品质为先,保证酒体的高品质与稳定性。
一代代真心的传承,一日日匠艺的坚守,正是古井贡酒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在古井人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追求下,终将风吹麦浪,贡酒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