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到晚都在赶时间:孩子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

“家长时间”太满,收获的是未经思考的知识,失去的是主动思考的童真。

责任编辑:温翠玲

参加8岁小朋友家长会,班主任分享了一个故事。孩子问他:“每天清早学校上学,放学后去辅导班,回到家天黑了,一天为什么这么快呢?”是啊!怎样才能让时间慢一些呢?从睁开眼睛,到上床休息,每时每刻仿佛都在赶时间,我们如此赶时间是为了生活,孩子如此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想起我的童年,在乡村的土路边,除了上课时间,都是小朋友们一起玩。儿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创造出一个新游戏,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当看到那一段时间一起玩的游戏规则是自己制定的,那种喜悦和荣誉感至今都记忆犹新。而现在的小朋友有什么呢?唯一的兴趣可能都在兴趣班,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