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海:要在品牌上下狠功夫

虽然中国出海车企众多,销量逐步攀升,但在知名度上还是不及欧美日等跨国品牌。中国企业靠硬核的技术和快速迭代抢占了市场,但要继续乘风破浪,还要在品牌上下狠功夫。

责任编辑:辛省志

中国汽车的“变局时刻”比预计中早了11年。

2024年4月上半月国内电动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接着5月第三周(13日~19日),电动汽车上险量达16.8万辆,渗透率达50.2%,两项关键指标双双突破50%,这几乎可以宣告以电动汽车技术为主的自主品牌的全面胜利。

然而,攻下国内市场之后,并不意味着自主品牌可以守着金山高枕无忧,相反,他们就像刚走出冰火岛的张无忌,海外出口的冒险才刚刚开始。出口海外已经是大势所趋,几乎所有自主品牌都在发力。2012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超过100万辆后,多年未有更大突破,一直在百万辆左右徘徊。直到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然翻倍,超过了200万辆,随后的2022、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分别达到311万辆、491万辆,连续两年增速超过50%。2023年,中国也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汽车出口量第一。

中国汽车出海,除了销量大增,更有意思的是价格的“倒挂”。比亚迪海豹在欧洲的售价为35万-40万元,较国内版本不足20万元的起售价贵了近一倍。即便是这样高昂的价格,依然让欧盟委员会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150****2570
回复

150****2570

2024-07-17

二十多年的前的摩托车;十年前的手机;试问没有企业文化内涵,光靠野蛮低价并不能持久下去。一个电池车,哪有那么多硬核技术。全是考成熟产业链加上死命的剥削工人。

GstarMAN5
回复

GstarMAN5

2024-06-14

目前听过销售到俄罗斯的理想L系列非常火,但是感觉后期会出现很多人吐槽,国车还是需要进步,多研究看不见的东西,如底盘、减震等。

毫无昵称
回复

毫无昵称

2024-06-12

就好比你会买印度或者越南的汽车吗?

185****8698
回复

185****8698

2024-06-11

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中国摩托车跟日系抢占东南亚市场。最后一个败的一塌糊涂,就是只管野蛮抢占。

183****2883
回复

183****2883

2024-06-11

没有预期,哪来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