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长江季,梁家辉读苏轼,忆人生

你眼中的长江是什么模样?是屈原、李白、苏轼笔下的诗意长江,还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壶浊酒喜相逢”的风味长江?走过先秦、秦汉、魏晋、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中华五千年的八大和美盛世,由五粮液、南瓜视业、南方周末联合出品的《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再出发,沿袭前两季让先贤用自己的文字讲述自己故事初心的同时,升级演读与围谈空间场景——实地探访长江地标城市,围读长江,共飨诗酒之美。

长江的故事,必从宜宾说起。岷江、金沙江在这里“相遇”,由此,长江浩浩汤汤奔腾万里。长江首城,也有了“三江环抱,六山相映”的美丽画卷。“人过长江,必定要在首城宜宾换船,而中华文脉也在这里像换船的码头一样,留下绝艳诗文,保留文人风骨。”学者于丹感慨道。

千年之前,李白、苏轼沿长江而下,经宜宾出川,开启人生的第一次远游;

百年之前,宜宾李庄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接收了故宫国宝级文物三千箱,又为一万两千名学人提供庇护,将中华文脉延续。

而今,演艺名家梁家辉、保剑锋、华宵一,文化学者于丹,与主持嘉宾梁田将走进宜宾,在滚滚长江边,细数“千古风流人物”,深情讲述“长江之子”苏轼的诗酒人生,探寻那份流淌在长江水中的人文情怀与诗意生活。

6月13日20:00,锁定央视频、优酷视频、南方周末,一起围读斯文经典,致敬和美盛世。

梁家辉:我的人生似乎变成了苏轼的缩影

“假如拍一部苏轼题材的影视作品,谁最合适?”在众多网友提名中,梁家辉高票当选。从影四十年,他可以是无奈又不甘的咸丰皇帝,可以是侠肝义胆的周淮安,也可以是霸气外漏的“座山雕”……梁家辉从未停止对下一个未知角色的探索。

此次演读苏轼,成为梁家辉作为“千面影帝”的第一千零一面。

苏轼是当之无愧的长江之子,他的人生与长江紧密相连,仿佛江水一般流淌着诗意与故事。如果说长江中游的黄州见证了“苏轼成为苏东坡”的乐天与豁达,那么长江首城宜宾则邂逅了苏轼的青春意气与成长的痛楚。1059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首过宜宾,意气高昂,在浩浩长江之上留下舟中抚琴、饮酒赋诗的和美图景。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人生第一首佳作《牛口见月》,“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以对自然美景、广阔天地的敬畏与感叹,映射出其对人生的初步理解与感悟。然而,待苏轼再过宜宾,已是母亲程氏与父亲苏洵去世,回川服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苏轼在两过宜宾时,或许已经懂得。

可以说,苏轼关于清风明月的吟咏,关于如梦人生的体悟,关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哲思,皆自宜宾这片土地孕育而出。即使后来苏轼从未再踏足宜宾,但宜宾“思坡镇”“会诗沟”等地名,却深深铭刻着后人对他的敬意与思念。

关于苏轼的诗文,梁家辉以前是“知道,会背”,但从未有如《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这样一个场景,让他能静下心来,从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深”,到苏轼与黄庭坚的“知己共饮”,再到苏轼与三任太太的“和美爱情”,在中国元典里觅得知音,让梁家辉不禁在现场分享起关于过世弟弟、电影人生中的两位师父、挚爱太太的炙热情感。

“关于兄弟的手足深情,关于家庭的言传身教,苏轼奔波劳碌半生,曾经站在高处,也有在低谷中徘徊的时候,再到最后宅家种地......我的人生似乎变成了他的缩影。”梁家辉感慨道。

锁定《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聆听梁家辉与苏轼的人生故事。

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文化的杰出代表,在长江第一城宜宾孕育而生,深受长江文明的滋润和传承。它不仅承载着长江文明的丰富底蕴,作为长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缩影,更肩负着弘扬和传承长江文化的使命。2024年6月,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南瓜视业相继推出《大国之道》《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两大优质文化IP,持续深挖文化领域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激活”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以酒为媒,串联起文脉千年与大道万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