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花:对于汉剧,我是忘我而执着的

“应该演一些难啃的骨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广州

责任编辑:杨静茹

(受访者提供/图)

“有嚼劲”的角色

广州5月的一个阴雨天,李仙花来到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下称“剧协”)的办公楼接受采访。这位著名的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谈到了她与这个剧种的联结,以及由她主演的即将上映的汉剧电影《金莲》。

李仙花步伐格外轻快。站立或坐下,都是身姿挺拔。她身着黑底的中袖和长裤,花朵的纹样、红衣领,与她的红唇相映。

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仙花曾多年担任广东汉剧院院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最近刚刚卸下行政职务。不过,谈起角色、表演和广东汉剧,她一点都不像一位严肃的长者,更像一个情感丰沛、充满分享欲的孩子。

说起唱腔发声,就忍不住开嗓示范。听到赞美,便直率地大笑。谈起角色的悲惨,语气则逐渐沉滞,脸上挂满了愁怨,似乎此时并不是她在讲述着什么,而是有一部分角色的灵魂附着在她身上。

比起戏曲中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李仙花更偏爱“大开大合的人物”。“这样的戏太舒服了,演起来非常过瘾!那种温温的、太过平的戏,就不够过瘾。”

2015年以来,她先后将自己主演的汉剧舞台剧《白门柳》《蝴蝶梦》《金莲》搬上大银幕。这三部都是她的代表作:《白门柳》中,明末的秦淮名妓柳如是与名儒钱谦益结为连理,但在丈夫选择归顺清朝时,她毅然殉身以守气节;《蝴蝶梦》里,李仙花一人分饰两角,在庄周试妻的故事里,探讨人性和宿命;西门府内,金莲为求生而挣扎,又通过求死来结束深陷泥沼的一生。

在爱情之外,这三位女性都有更深远曲折的人生课题。

李仙花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我觉得演员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应该演一些难啃的骨头。”柳如是、庄周妻、潘金莲,都是她口中“有嚼劲”的角色。她们命运的跌宕、人格的复杂吸引着李仙花。尽管,这类表演意味着高风险。“(其中)潘金莲风险是最大的。驾驭不了,戏就搞歪了。但是我相信我的艺术观和判断力。我尽量避免她的‘浊’,去带来一些有启迪的东西。”

文艺评论家康式昭撰文指出,行内人用“不甘平寂”来评价李仙花。她回应道:“正因为这样,才能屡屡出好戏和精品,你说对吧?”

卸下行政担子之后,李仙花全心回归汉剧舞台,她感觉自己更忙了。5月,在广州做完戏曲比赛评委,她便赶回家乡梅州。到达当晚,与徒弟交流到11点,第二天早上8点半便投入到大戏《章台青柳》(《白门柳》的续集)的排练中。李仙花挑大梁,徒弟任B角。她一边练,一边指导后辈,以戏代教。

有时,她也能体会到精力的衰退,但她无法做到放下汉剧表演,去过一种更轻松的生活。“我还是想不断攀登,不断追求。只想做到极致,又极致,又极致。这样就是为了在我还能动的时候,把(广东)汉剧的好东西抓紧留下来,留给我们的后辈。”

广东汉剧《蝴蝶梦》在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七项大奖(受访者提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