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咬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投喂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丨快评

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属于所有人的生物多样性财富,应当注重保护其栖息地与种群安全,建立科学的投喂、饲养与放生机制,让其免遭天敌威胁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浙江大学流浪猫疑吃掉野生鸳鸯”的新闻上了热搜,引发舆论关注。此事的时间线大致如下:2024年5月12日,有网友称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水域看到一只鸳鸯带着八九只小鸳鸯,随后又有网友拍到图片称小鸳鸯只剩五只;还有网友称有二十多只鸳鸯被猫咬死,怀疑是校内的动物保护组织在湖心岛设置猫屋投喂,导致鸳鸯被流浪猫吃掉。

5月2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浙江大学动保协会以及相关部门了解到,湖心岛上设置的猫屋已经撤掉,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过鸳鸯的减少并未确定与流浪猫有关。校方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流浪猫)投喂器已被拉走,“申请人好像已经申请撤销掉了,目前也把猫窝、喂猫的东西清理掉,也贴出了禁止喂猫的警示”。浙大动保协会表示“希望大家不要用猜测来恶意揣摩与传播,之后我们会更加的关注与调节流浪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尽力对校园内的流浪动物进行绝育与领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136****6365
回复

136****6365

2024-06-08

所有没被实际“保护”起来的动物都不该叫保护动物,老百姓谁一天天去查哪些是保护动物

180***5280
回复

180***5280

2024-06-08

别忘了,因人类生活而造成的动物非自然聚集还有很多,老鼠,也是其中之一!每一个垃圾桶里的剩菜剩饭都会吸引老鼠,这导致城市里的老鼠密度远远大于自然环境,难道不该解决吗?投鼠药可能误伤儿童,捕鼠夹会误伤其他动物包括鸟类,但老鼠比猫携带的病菌更多更凶险。城市里不仅仅有流浪猫狗,还有被人类不知不觉投喂的“流浪鼠”“流浪蟑螂”,这些城市动物自己会形成新的生态圈的,如果在不了解城市动物生态链的情况下,一刀切地摘除生态链的其中一环,必然引起不可控的后果!

刘海轮

2024-06-07

此番言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流浪猫狗造成的环境威胁和人身安全事故是有研究数据和事例作为依据的,尤其是流浪猫对野生鸟类种群所造成的危害已达触目惊心的状态。那么,流浪猫是从何处来?这恐怕还得审视那些一时爱猫、养猫随后又弃之不顾的一群人。动保组织投喂流浪猫无可厚非,但请实践自己所谓爱心的同时也兼顾下环境生态影响。

刘海轮
回复

刘海轮

2024-06-07

希望公安部门尽快固定证据,把投喂流浪猫的机构或个人找出来,依照法律规定让他们为他们不负责任的爱心负责。

刘海轮
回复

刘海轮

2024-06-07

这个办法好,养猫的人多了,必须搞登记备案制,谁养谁负责,不然流浪猫狗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一凡768

2024-06-07

猫狗应该挂牌养,取不掉那种牌子,留下主人身份证,无论怎么样都可以找到主人

刘海轮
回复

刘海轮

2024-06-07

此番言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流浪猫狗造成的环境威胁和人身安全事故是有研究数据和事例作为依据的,尤其是流浪猫对野生鸟类种群所造成的危害已达触目惊心的状态。那么,流浪猫是从何处来?这恐怕还得审视那些一时爱猫、养猫随后又弃之不顾的一群人。动保组织投喂流浪猫无可厚非,但请实践自己所谓爱心的同时也兼顾下环境生态影响。

180***5280

2024-06-07

这个真的没办法,野生动物本就如此,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同时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小雏鸟在野外的天敌太多了,所以很多鸟类才不得不每年两次繁育,每次繁育数只小雏鸟,才能维持种群数量。当然,如果认为这鸳鸯是学校的景观宠物,需要额外保护,那就另当别论。。。

180***5280
回复

180***5280

2024-06-07

这个真的没办法,野生动物本就如此,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同时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小雏鸟在野外的天敌太多了,所以很多鸟类才不得不每年两次繁育,每次繁育数只小雏鸟,才能维持种群数量。当然,如果认为这鸳鸯是学校的景观宠物,需要额外保护,那就另当别论。。。

一凡768
回复

一凡768

2024-06-07

猫狗应该挂牌养,取不掉那种牌子,留下主人身份证,无论怎么样都可以找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