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新用,又见新例

挖掘一些老药的潜力,其实也是发明新药的一种途径,且更加省钱,通常也更加安全可靠。

责任编辑:朱力远

对于经常服药的人们,老药可能是有着特殊意味的。一种药物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后投入市场,就有了药效方面的科学保障。之后经过很多人的使用,就会让人更多地了解该药的副作用以及真实世界的疗效,因而能够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3年),仅在202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7.8万份。

一项利用世界卫生组织死亡率数据库进行的最新观察性研究分析了2001年至2019年药物不良事件相关死亡率的长期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每10万人中与药物不良事件相关的死亡率从2001年的2.05上升到2019年的6.86,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尤其是在20-50岁的人。年龄大于75岁的人群与药物不良事件相关的死亡率高于年轻人群。

而药物不良事件有相当比例的是使用新药。因为新药上市时间短,难以发现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

一种药物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投入市场后,会让人更多地了解该药的副作用以及真实的疗效。视觉中国|图

一种药物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投入市场后,会让人更多地了解该药的副作用以及真实的疗效。视觉中国|图

不过,这只是老药有可能优于新药的原因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老药可能具有此前人们没有发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