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世界的中心去,到世界的前面去

海尔冰箱保鲜技术研发经理姜波

2015年10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通过了国际首个IEC电冰箱保鲜标准立项。这也是首个由中国家电企业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的技术依据来自海尔冰箱独有的干湿分储技术和全风冷技术。

仅仅一年前,团队曾向IEC提出过第一版方案,然而当时未能得到投票通过。从无人理解到全球普及,让冰箱行业跳出“存得住”的惯性思维,探索“存得鲜”的新思路,海尔冰箱团队做对了什么?

没有中国企业做过这样的事

每当提起IEC电冰箱保鲜标准,姜波都会想起2015年在明斯克机场热泪盈眶的瞬间。

姜波是海尔冰箱保鲜模块团队的研发人员,2005年加入海尔,全程参与了IEC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IEC63169)的立项、发布和再版。求索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在国际保鲜标准之前,IEC只有一个有关冰箱的标准——IEC62552。“IEC 62552规定了冰箱容积、耗电量、制冷性能等项目的测试方法,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才能称之为电冰箱。”姜波介绍说。

这些标准让技术有十分直观的参考标准,但技术数值达标,不一定带来同等的用户体验提升。“用户购买和使用冰箱,最终的需求还是保鲜,延长食品的存储时间,保存食品的营养成分。”姜波分析,“低温并不等于保鲜,低温只是保鲜的一个手段。”

十多年前,移动互联网兴起,用户的消费思维也发生了改变,开始更多从自身所需去考虑产品。“企业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卖产品上,我们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而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产品是提供解决方案的途径。”姜波回忆道。

在入户调研的过程中,海尔冰箱团队发现用户的冰箱中食材五花八门,而根据实验研究数据显示,每一类食材适合的储存条件不一样,在“一刀切”的制冷方式下显然需求难以充分满足。

于是,2014年海尔冰箱做出了战略转型:以用户为中心,提出以食材细分为核心的保鲜理念。具体到冰箱业务,海尔冰箱把研发焦点从产品转移到食品,把冰箱的核心功能由制冷深化为食品保鲜,让冰箱不止“存得住”,还能“存得鲜”。为了深入研究食物,突破技术难点,诸如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企业都成为海尔冰箱的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的专业视角,为海尔冰箱团队打开思路。干湿分储,是海尔冰箱与机构合作的第一个成果。

“在一个空间内对不同食材实现保鲜,几乎不可想象。”姜波说。团队和造纸领域的研究机构合作,经过数年研发,在2014年推出干湿分储技术,继而在2015年生产出全空间保鲜冰箱。湿区将湿度保持在90%左右,能保证果蔬7天仍很新鲜;干区湿度保持在45%左右,香菇、枸杞等干货能保证9个月营养如初。

干湿分储技术在市场上收获了巨大反响,也让姜波意识到,“技术改变生活”不只是一句口号。他曾走访一个三口之家,他们习惯了每周买两三次菜,每次的菜在冰箱里只放2到3天。而在使用了全空间保鲜冰箱后,绿叶菜保存7天竟然依旧新鲜。

海尔冰箱的干湿分储区

“最开始他们怀疑这个菜有问题,”姜波笑着说。绿叶菜7天保鲜这件事颠覆了用户的认知,用户第一反应不是冰箱不一样了,而是菜不一样。在经过反复试验并了解了全空间保鲜技术原理之后,他们才开始放心食用,后来还把这款冰箱推荐给了亲朋好友。

分储技术随着消费者生活变迁而不断进化中,在干湿分储后,海尔冰箱又先后推出冷冻恒温科技、底置恒温保鲜科技、磁控冷鲜科技,不管冷藏、冷冻还是冷鲜区都能针对食材存储特点和食用需求,提供精细化的全空间保鲜。冰箱“存得鲜”成为越来越家喻户晓的常识。

有了良好的市场验证后,姜波和团队伙伴开始思考:如何让保鲜技术惠及更多用户?“一流企业做标准”,团队想到了做保鲜领域的国际标准。“做国际标准某种程度上说比做技术难,因为这个标准一旦确定,不同地方的冰箱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执行,而且这是一项全新的用户体验标准。”

姜波与海尔冰箱团队同事

姜波预期中的困难很快来临。虽然彼时海尔冰箱已经连续几年销量全球第一,但2014年在东京举行的IEC第78届年会上,海尔提出的冰箱保鲜标准提案未被通过。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次尝试,海尔冰箱团队提出的保鲜标准,蕴含着对用户体验的体察,对于当时的其他同行而言,这是一个有待验证的新方向。

虽然提案未被通过,但“食品保鲜是冰箱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观点,受到了大会组委会和全球专家的一致关注。大会最终明确要求由海尔冰箱牵头成立咨询组,持续研究保鲜和冰箱之间的关系,为立项做准备。这一牵头工作自然也落在了海尔冰箱保鲜团队的身上。

接下来的一年,海尔冰箱团队邀请咨询组专家来海尔交流,向他们讲解冰箱保鲜的价值和意义。一年后的2015年10月,新一届IEC年会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召开,中方重新提交了提案,被IEC投票全票通过。

得知这个消息时,姜波刚到明斯克机场。“有几分钟我脑袋一片空白,看着机场来来往往的不同肤色的人,一股莫名的感动让我热泪盈眶。”

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办的IEC年会现场

将“用户价值”变成全球同行的通用语言

如果姜波知道后来五年在标准方案上的几番受挫,可能会嘲笑自己当初哭早了。从2015年标准立项,到2020年标准发布期间,团队又经历了一番艰难的历程。

在全票通过保鲜标准后,IEC成立了WG4冰箱保鲜标准工作组,并由海尔冰箱专家担任工作组主席。

但成立工作组只是标准制定的第一步,除了技术,海尔冰箱团队面对全球企业代表和各异的技术观,还需要做更多沟通工作,以推动共识的产生。

共识是必须的。当时,海尔冰箱的全空间保鲜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参差不齐的“保鲜技术”,用户权益缺少保障。作为行业引领者的海尔冰箱,有责任制定一个以用户为本的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让冰箱“存得鲜”不只存在于特定品牌,而是存在于行业整体,让不同客户的保鲜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WG4工作组的第一次会议是2016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当时工作组里只有6个国家的21名专家。人们对于海尔冰箱的观点兴趣寥寥。

这种情况并没有打击到作为工作组主席的海尔冰箱团队。他们坚信,只要走对了路,就不怕路远。通过持续公布研究成果,用数据论证结论,来自全球的冰箱行业专家的想法逐步被改变、被打动。到了2017年,工作组人数增加到12个国家的35名专家,会议确定两项测试方法写入标准。

“一直到2018年3月在新西兰的大会上,专家们认可了我们的实力,也从心底里认为,海尔冰箱有能力代表冰箱行业去完成这份标准。”通过两年的努力,会议组宣布由海尔冰箱牵头制定的IEC冰箱国际保鲜标准顺利完成委员会草案。

2019年,工作组扩充到15个国家的60多名专家,由他们对标准草案进行了投票。最终,2020年6月,首个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IEC 63169: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 食品保鲜》发布,为各国保鲜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对食材的失重、凝露、感官、汁液流失率等体现冰箱保鲜效果的要素做出了具体规范。

IEC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封面

截至目前,IEC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已被英国、欧盟等29个国家采纳并转化为当地保鲜标准。这标志着海尔冰箱从昔日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被动参与者,到如今自信发声,积极倡导中国创新技术和理念。

这一标准的发展历程,始于海尔冰箱的干湿分储技术,并逐步推向世界。而海尔冰箱的产品落地也并未停下领跑的步伐。至今,海尔冰箱的保鲜技术已经多次迭代升级,并与AI技术结合,推出全空间智慧保鲜舱。

只要走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工作之余,姜波很喜欢下厨,厨艺不错。在这位技术人员的眼里,人们在烹饪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实质上都可以追溯到冰箱储存保鲜环节。

“有些肉无论如何都炖不烂,或者是发柴发干,这些情况都是由于存放时水分流失导致的。我们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肉,包装袋里边会有很多霜,这些霜都是食材里边随着温度波动所产生的。塑料袋结霜越多,食材就越干,在烹饪的时候就越容易发柴,口感变差。”

采用IEC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的全空间保鲜冰箱,其底置恒温技术专门解决生肉在冷冻层面存放过程中的水分流失问题。它通过颠覆传统制冷系统、压差引流吸热,实现恒温鲜冻、冷风不直吹,守护食材营养与口感,实现“恒温不风干”。

姜波(左一)与同事们在实验室

姜波介绍说,与“肉炖不烂”类似的,还有“牛排煎不出焦化层”的问题。电视里大厨煎的牛排,都会发生漂亮的美拉德反应,外层都有酥脆焦香的硬壳,而普通市民在家往往难以重现这一效应。这是由于牛排在普通冰箱里存放时,温度波动产生冰晶,冰晶的结晶使得牛排内部的细胞破裂,肌纤维收缩断裂,导致牛排损失大量水分,从而在煎制的时候无法出现新鲜牛排所特有的鲜嫩多汁的状态。

冷鲜牛排比冷冻牛排口感更好,这是目前很多消费者的体验感受。近十年来,冷鲜肉的购买量大幅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冷鲜肉的消费占比超过了2010年的三倍。然而,冷鲜肉的储存一直是个技术难点,在人们的常识里,冷藏室放鲜肉不能超过两天。用户为了保存食物,很多时候不得不把没吃完的鲜肉放入冷冻室,造成浪费。

在冷鲜层面,针对用户的短期存肉食、高端饮品储鲜、生食储鲜等需求,海尔冰箱推出了磁控保鲜技术。据海尔冰箱保鲜实验室的数据,磁控冷鲜区可以保持牛肉在10天后依然红嫩鲜香,三文鱼在7天后肉眼观测颜色不变,脂肪线条清晰。

姜波(右一)与同事交流实验情况

一项技术不止解决了多年来冷鲜肉存不住的问题,更开启了冰箱“存得鲜”的新赛道。而用户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一技术带来的生活变化。姜波感慨:“就像通过技术跟用户进行思想连接”。从干湿分储到磁控冷鲜,再到全空间智慧保鲜舱,海尔冰箱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用户的期许。“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真正深入研究用户到底需要什么,让用户成为我们的设计者。”

经历了十多年的标准制定、技术迭代历程,在姜波看来,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依然是用户的体验和反馈。长期探访用户的过程中,姜波与很多用户成为了朋友,并了解到一些他在研发时并未想到的细节。

有一位用户常年冲泡枸杞,枸杞容易返潮,吸水后糖分稍有析出,导致每一粒枸杞表面会发粘,因此用户在取用枸杞时,他习惯把塑料袋使劲搓一搓,把粘在一起的枸杞搓开。自从把枸杞放到海尔保鲜冰箱的干区后,9个月里,每次用户取用时,枸杞都颗粒饱满、新鲜如初,让他摆脱了拿起枸杞袋子先搓一搓的习惯。

这源于海尔冰箱在冷藏层面的技术突破,解决了行业“保湿不保干”的痛点,实现“保湿又保干”。之后,这位用户还把南北干货都放到了干区里。现在,这个曾经不在意的区域已经成为用户每天使用的“得力助手”。

海尔的企业文化中有这么一句话:“以用户为是,以己为非”。海尔人怀着敬畏之心,为用户寻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第一版IEC标准公布后,WG4工作组继续忙碌着。IEC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始终坚持以保鲜效果而非冰箱为中心,坚守用户本质需求。2023年12月,IEC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再版,带动行业持续升级。WG4工作组也发展到20多个国家的60多位专家,成为IEC规模最大的一个组织。

姜波相信,IEC国际电冰箱保鲜标准的发布和更新,让技术改变了生活。这不会是终点,这不过是海尔冰箱自40年前诞生以来,又一次践行对用户的承诺。未来,更多用户关怀将随着海尔冰箱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始终鲜活如初。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