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背后:文物建筑火灾隐患何时消?

除了此次大礼堂起火事件,近年来,国内外文物建筑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近些年提出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主要指健全文物档案,尤其是测绘成果;加强日常保养和巡查以及动态监测等。但是这个东西需要人,更要花钱。”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4年5月3日早上7时30分许,火灾后的河南大学大礼堂。视觉中国

河南大学大礼堂发生火灾时,张威在希腊,他隔着5个小时的时差关注事件的后续。

张威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多年深耕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这缘起于他儿时的好奇。他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小时候上学时,坐公交车从安里甘教堂附近经过,远远地就看到尖尖的钟楼顶。直到1990年代,他与天津市文物局的专家一起对安里甘教堂进行实地勘测,里面高高的穹顶、立柱和花窗真容毕露。

2024年5月2日晚,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生火灾。大火被扑灭后,房顶已经基本坍塌,建筑残存部分呈焦黑状。

河南大学前身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于1912年创建。2006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其组成部分,大礼堂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由时任校长许心武领衔设计,于1931-1934年间修建,九十年来见证过无数个历史瞬间。

1930年代,河南大学收留南迁的东北大学学生,五百余名年轻学子的书桌与床榻在大礼堂寻到可置之地;冼星海率领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也曾在大礼堂唱响抗日救亡的激昂悲歌。1980年代,宣布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时师生们的欢呼曾在大礼堂回荡,姚雪垠、王立群等作家名师曾在此作学术报告与演讲。

火灾发生后,2022年河南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教育建筑遗产的消防与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以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为例》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发现,它早就为大礼堂火灾敲响警钟。

该论文指出,河南大学教育遗产群存在火灾荷载大、火灾隐患多、疏散条件不足、自救能力弱、消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其中,大礼堂的消防隐患也较高,比如舞台空间处舞美设施多,电气线路复杂,舞台幕布及观众厅部分座椅、地毯均非耐火性织物,可燃物分布面积较大;部分消防装置、设备较为陈旧老化;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部分疏漏等。

除了此次大礼堂起火事件,近年来,国内外文物建筑火灾事故时有发生。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在修缮期间发生火灾,导致其标志性尖顶坍塌;2021年,云南省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百余间房屋被烧毁;2022年,中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万安桥失火,桥的主体几乎被烧毁。

2022年8月7日,火灾后的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桥体基本烧毁。视觉中国

对于文物建筑的火灾隐患,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淳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威和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柳思勉。

“房子通常是不会自燃的”

南方周末:河南大学大礼堂是砖木结构吗?这类结构性能如何?火灾风险有多大,为什么?

淳庆:根据照片推测,河南大学大礼堂建筑结构应该为混合结构,竖向承重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柱和砖墙,水平承重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楼面、木楼面、钢桁架屋面、木桁架屋面等;近代时期,像这样的建筑结构,是属于很高级很先进的类型,其结构性能总体优于普通的砖木建筑,但使用至今,其材料性能的劣化、自然环境的侵蚀、外部荷载的作用等因素都会导致其结构性能出现下降。

根据相关文献和报道,河南大学大礼堂的木质结构约占整个建筑物结构的30%,木质总体干燥、疏松、多裂缝。我们都知道木材是易燃材料,如果木构件不经过阻燃处理,火灾发生时,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大面积燃烧。另外,经过历年多次修缮彩绘油漆,门窗、地板表层存在大量油漆,也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南方周末:文物建筑通常有哪些自身方面的因素易造成火灾?

柳思勉:一是材料本身的特性,木材本身容易着火;二是材料的老化。像这种传统建筑可能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风雨,实际上材质已经老化了,比如说木材,老化后含水率就会下降,就更容易起火,再比如木材如果原来是涂过防火涂料的,或者经过一些防火阻燃处理的,这些涂料或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