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枫 | 荷马之前的海伦

对于不熟悉古代考古的读者来说,休斯就像一位魔术师,不断从口袋中变出闪闪发光、活蹦乱跳的考古证据来,足以晃瞎观众的眼睛。只不过,这些五彩斑斓的考古材料,往往不够合身,不能贴合在海伦身上。

责任编辑:刘小磊

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的油画《劫持海伦》。

海伦是西方最美丽的女性,这一点不接受任何质疑。曾有好事者提出,“海伦”可当作测算美貌的计量单位。他们的(伪)科学依据来自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英国戏剧家马洛。马洛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对海伦有两行著名描写,“就是这张脸庞让千帆齐发?/ 让伊利昂高耸入云的塔楼焚毁?”(Was this 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 And burned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lium?),指的是海伦被诱拐(或者私奔)一事让希腊男士们倾巢出动,围攻特洛伊城。2004年版的好莱坞大片《特洛伊》中,阿伽门农一定提前读到了马洛悲剧的古希腊文译本,所以他才会豪情万丈地命令整整1000只战船(不多也不少)齐刷刷地出海。既然海伦绝世的美貌足以驱动千艘艋艟巨舰,那么“1海伦”之“含美量”便可以量化为1000只战船。反过来说,一艘船的颜值也就等于“1毫海伦”(millihelen)。这个提议当然是个玩笑,但所有玩笑都是冒犯。连文科生都忍不住要问:凭什么焦耳用来测热量、帕斯卡用来测压力、瓦特用来测功率、伏特用来测电压,到了海伦这儿,就只剩下测(女性的)美貌了?

玩笑归玩笑,传说中海伦那种女神一般、非人类、令人发指的美,是西方文学的永恒执念。无论她是自愿还是被劫持,海伦离开欧罗巴、进入亚细亚,被一致认定为特洛伊战争的根源。在特洛伊城墙下,无数英雄陨命,众人所争夺的据说就是这位美色让人无法抵御的宙斯之女。在后世的想象中,海伦如同一枚核弹,摧毁了一个时代。但奇怪的是,浩劫之后,海伦作为“祸源”,居然全身而退,毫发无伤地回到平庸的斯巴达丈夫身边。没有调查团去追究她的刑事或道德责任,她好像具有天然的豁免权。

研究海伦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的形象,有不少专著。最通常的做法,就是以具体文学文本为经,以历史时代为纬,通过分析不同时代各式文本对海伦的呈现和议论,勾勒海伦形象的演变。比如,一般都会从《伊利亚特》(大约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开始,继之以《奥德赛》,再往后就是古希腊抒情诗人(比如萨福)以及公元前5世纪的悲剧作家。如果想继续追踪海伦在后世文学中的踪迹,那么可以一路写下去,从《埃涅阿斯记》到《神曲》,从莎士比亚到歌德的《浮士德》,最终可以抵达好莱坞片场里具有“条顿之美”、金发蓝眼的超模海伦。

这种常规做法有一个基本预设:并不存在真实的海伦,她只是文学形象、虚构人物。因此,每一部经典文本都塑造了一个不同的海伦。201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古典学教授卢比·布朗戴尔(Ruby Blon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