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的日与夜:从哈密到巴里坤

天山在远方层叠起伏,雪峰笼在淡蓝色岚气里,几乎与天相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千百年来,那些勇敢的灵魂在此相逢、告别……

责任编辑:杨嘉敏

多年前,我初读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直有个疑问。他率大军沿河西走廊一路征战,进驻有新疆“东大门”之称的哈密后,兵锋不是直指西边的吐鲁番,而是派军先往北翻越东天山,由巴里坤绕天山北侧狂飙突进,最后从乌鲁木齐仰攻吐鲁番。

当时心中不解的是,吐鲁番与哈密近在咫尺,再往西就是乌鲁木齐,且一路无险可守,大军完全可以长驱直入,而北线则要多走数百公里路程,左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直到后来到新疆戍边,实地走过湖湘子弟当年的行军路线,方理解左公谋略布局。

从外城看巴里坤古城  摄影 张佳

从外城看巴里坤古城  摄影 张佳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天山横亘在新疆大地上,形成南疆和北疆两个地理概念。新疆的行政区划也大都沿天山南北设置,只有哈密是个例外,它是唯一一个行政区划跨越天山的地区。因此,如果翻越天山,哈密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目前翻山的三条通道中,历史最悠久的当属S249省道,据考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过去十多年间,我曾数次走过这条路线。乘车从哈密市区出发一路向北,城市的楼房逐渐被棉田、哈密瓜地和零星的戈壁滩取代,道路两旁种植着硬叶榆。再往前,硬叶榆愈发稀疏,终于消失不见,寸草不生的戈壁向天际蔓延。太阳毫无遮蔽地炙烤着大地,东天山出现在远方,赭褐色山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伟岸而孤独。

十五里墩烽燧  摄影 张佳

十五里墩烽燧  摄影 张佳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天山身躯如巨人般迎面而来。一座土褐色建筑从右侧闯入视野,像一个瞭望者孤零零地矗立在戈壁上。到近前察看,原来是一座叫做“十五里墩”的清代烽燧,由砂石杂以木头、枯草夯筑而成,由于迭经风沙侵蚀,表面风化严重,但形制保存完好,能清晰看到夯筑痕迹。哈密地区以干旱著称,若非如此,这样的建筑恐怕早已坍塌在风雨中。

站在烽燧下,你会瞬间明白此处的险要性:背靠天山,面向广袤的绿洲,万里烽火携军情由此入山,再被传至山的那一侧。一百多年前,离乡远征的湖湘子弟们是不是在这里点燃烽火,然后翻越天山,开启收复北疆之战的呢?

在烽燧东南方向,几座类似建筑依次排列,随着距离的增长越来越小,城市的高楼影影绰绰出现在视野尽头。“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烽燧的使命早已结束,但它们依旧昂首挺立,就像不服输的老兵。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会不会像我们一样回忆过往,聊起当年的烽火狼烟、戎机万里,抑或是庆幸岁月承平、战火不再。

同行人中有一位颇了解当地戍边典故,他向我们介绍,哈密地区有51座不同时代的烽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好的地区。其中哈密市有19座,其余的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的巴里坤等地。作为中国内地进疆第一站,哈密不但交通地位重要,更是军事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从烽燧分布可见一斑。

除了预警敌情、传递信息等军事功能,烽燧还可以为往来使者、商旅提供补给休息,被称为长城的延伸。起始于大海的长城一路跨越山河,止步在紧邻哈密的酒泉嘉峪关。但长城到嘉峪关后并没有完全停止,而是以烽燧、戍堡、驿站等形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