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后记 | 五年前央视跟拍一年的广东返乡青年,如今他们相信“种粮一定能赚到钱”
4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持续强降雨打乱了韶关市仁化县种粮大户邓瑞庭春耕生产的节奏。4月19日,邓瑞庭刚刚结束两千亩早稻田移栽工作,整片稻田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从事农业以来,从来遇见过4月份下这么大雨。”4月24日,洪峰过后,望着水田绿洲一夜间变成汪洋大海,邓瑞庭忧心忡忡。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秧苗期遇洪水,亏损已成定局。但邓瑞庭知道,干农业从来不缺乏这种考验。来不及喘息,邓瑞庭便投入救灾复产中:制定灾后复产计划,清理田间及水渠垃圾、修复田埂……他希望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3月30日凌晨5点,天还未亮,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较坑村的秧田里,51岁曹叶秀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抛秧工作,跟她一组的是同村的曹娘妹和李冬娣。她们三人一组,有着明确分工,收秧盘、挑秧桶、抛秧苗……一天下来,她们可以抛完五、六亩的秧田,每人可以拿到200多元。
“给这个老板抛秧是第三年了,他很好,不拖欠工钱。”曹叶秀口中的老板,正是邓瑞庭,他也是2021年播出的纪录片《归田》的男主人公之一。
《归田》讲述大学毕业的80后邓瑞庭和90后饶志伟一起返乡种田、投身乡村建设的故事。纪录片开拍于2019年,到2021年才播出,引发社会对返乡种地青年的广泛关注。(详情请戳→韶关这个纪录片首次亮相央视!点击观看《归田》完整版)
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来到韶关市仁化县和始兴县,追踪两位纪录片主人公的现状。当初“归田”的青年如今依然在种田,并且都扩大了种植规模,邓瑞庭从1000亩扩种到3400亩,饶志伟从100亩水稻如今扩种到300亩。一路的磕磕绊绊,让他们基本摸索出了一套(介于传统与现代交织)现代职业农民标准化的综合种田模式。他们坚信:只要坚持科学种植,种粮一定能赚到钱,这是对未来“谁来种地”的实在回答。
“每天看四五次天气预报”
“农忙的时候,我每天要看四五次天气预报,一下雨,所有的节奏都打乱了。”清明节前夕,到了抛秧的关键时期,邓瑞庭每天只睡3、4个小时,大部分时间奔走在仁化县周田镇、大塘镇、火山镇田间地头,今年,邓瑞庭流转的土地的面积已达3000亩。
“过几天要下雨,要抓紧把这片田抛秧完成,如果下雨要放水,不然秧苗存活率就比较低。”一块秧田育多少苗,一亩水田抛多少秧苗,一亩地产量多少,投入产出如何效益最大化……得到这些经验,邓瑞庭交了不少学费。
“步步错,步步悟,不知不觉,已交了几百万学费。农业相对科研确实简单,父辈九年义务没毕业一样能种出高产水稻,但确仅限于小规模种植,规模化种植还是得要有一套因地制宜的种植计划及管理方法的。”看着连片的水田,邓瑞庭感慨:“它(水稻)在成长,我何曾不是在成长。”
5年前,央视九套签约导演郭东升带着未来“谁来种地”问题,将目光瞄准了“粤北粮仓”的韶关市。他通过韶关市广播电视台的导演饶优明找到了邓瑞庭。“80后、返乡种地、大学生”,他身上的标签足以成为记录对象。而与此同时,在韶关始兴县,一个刚刚打工返乡的少年饶志伟也流转了200亩土地,毫无种植经验的他一筹莫展,他的叔叔正是导演饶优明。于是,在饶优明的撮合下,邓瑞庭和饶志伟组成了“师徒”组合,开始了“相互成就”的种粮生涯。
在种田这件事上,邓瑞庭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从2009年邓瑞庭大学毕业返乡种田算起,至今已有15年。他身上亦有浪漫的田园色彩,“每次看到水稻的生长,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实现土地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返乡种地对饶志伟而言,有点自我救赎的意味。20岁的饶志伟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在江苏一个酒吧做酒水推销员,每天靠喝酒换销售量获得工资报酬。两年的打工生涯让他的生活日夜颠倒,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直到有一天因为喝酒过量住进了医院,饶志伟下定决心结束这样的生活。
返乡后的饶志伟在家人的支持下投身农业,“跟着邓大哥学了两年,他除了教我种水稻,还教我怎么做人,怎么跟种地的阿姨打交道。”谈及那两年的学徒生涯,饶志伟将邓瑞庭视作自己的“人生导师”。而邓瑞庭对饶志伟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他是悟性很高的选手,生来就是吃农业这碗饭的。”
学习两年后,饶志伟返回了自己的家乡韶关始兴县开始“单飞”。他在当地流转了100亩地,上半年种植烟草,下半年种植水稻,目前水稻面积扩大到300亩。
放眼全国,像邓瑞庭饶志伟一样,返乡种田的年轻人仍然是少数。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信息,当前农业劳动力基本是1990年之前出生,且以1960年之前出生的老人为主。2020年55岁及以上农业劳动力占比接近45%。
“总的来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农业老龄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其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村内部的推力,另一个是来自城市的拉力。李国祥谈到,年轻人一般不会把种地作为优先的职业选择,每年大量的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我们国家整个农村的人口现在不到5个亿,青壮劳动力基本上还是外出为主。”
“科学种植,种粮一定会赚到钱”
“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切切期望,言犹在耳。
“科学合理实现土地价值,种粮一定会赚到钱。”这是邓瑞庭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一句话。邓瑞庭告诉记者,从2019年种植1000亩到现在种植30400亩,他探索出一套标准化的种粮模式。他谈到,通过标准化的育秧、插秧、除草、施肥、无人机飞防等田间管理,制定出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从而实现每亩定量的收益。“我现在可以保证每亩(两季)水稻的收益不低于230元。”
记者看到,除了种粮,在周田镇田里,邓瑞庭还种植了600多亩油菜,这是他与韶关学院合作的“广东粤北片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示范项目”。
4月9日,广东粤北片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在较坑村油菜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现场讲解“油菜多功能利用技术”,邓瑞庭向院士介绍了这项技术在自家试验田取得的成果。“利用冬闲田种油菜每亩可以直接或间接增收500元。”
将试验田落到较坑村也是邓瑞庭多方努力的结果。“我们这一代农业人,需悟透种植管理、市场营销、农业政策,结合多方优势达成‘综合农业’‘智慧农业’,最大化实现土地价值,增强竞争力。”在他看来,现在种田和以前天差地别。邓瑞庭认为,相比之前,现在种田有三大方面的转变:
一是种植模式发生改变。“以前晒谷子,收谷子,育秧、插秧都是人工,现在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已经是相当舒服了。”
二是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改变。邓瑞庭谈到,近几年,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给予很大政策支持,一是国家有最低粮食收购价;二是有保险兜底,种粮风险会降低;三是地方农业农村局、包括村委会,也会有一定的物资奖励。
三是乡村生活发生了改变。“现在我们的村里的文化广场,不比县里差。”邓瑞庭谈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家乡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个有利于返乡创业的大环境出现了。”邓瑞庭认为,返乡创业以水稻种植为切口是很好的方向,“种水稻的试错成本是半年,半年不行就再试多半年,一年两次。”
“接棒的一定是我们这一代”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对“谁来种地”问题的表述,引发舆论关注。文件指出,“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未来“谁来种地”?“他一定是从一批百舸争流的人中筛选出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邓瑞庭认为,土地的价值只有真正懂得利用好它的人才能看到。“能看出这一批价值的人,自然就会留下来了,看不出、不能坚持的,就会退出。最终,土地就会交到一批热爱它、能用好他的人手上。”
李国祥同样认为,未来是“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一批职业农民来种地。“只要土地可以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能够产生效益,市场机制就会做出社会分工,能赚到钱自然有一部分人会做。”
邓瑞庭认为,只有情怀是做不好农业的,要在情怀、兴趣爱好及自我生存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更年轻一点的饶志伟则感受到了在农业这个赛道上的孤独。“没有什么同龄的朋友跟我一起做农业,有几个同学有问过,但也不了了之,我觉得他们在心理认知层面,总觉得做农业没面子。”
“我认为土地碎片化整合以后,应该会有一大批的人涌进来。”邓瑞庭谈到,目前土地流转率不高也是制约发展的一大因素。“现在老一辈的人还是有人不愿意流转出去,有的宁肯不种也不流转出去。”而流转不到土地也成为制约饶志伟发展的最大因素。“我想扩大到1000亩的种植规模,但是现在没有土地可以流转。”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户均经营规模约7.8亩,“大国小农”仍是我国基本农情。
“有些小农户不愿意把地租出去,影响了土地碎片化整合。”李国祥表示,现阶段,农业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竞争力不足,土地租金高、成本偏高、导致农产品价格偏高。如果大量耕地效率低的小农户把承包的土地退出来,让真正会种地的人规模化种植,才能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
“以后种不了田的老一辈会慢慢退出,以前不肯流转的老一辈的人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只要有土地腾出来,有利润市场就会引导更多人进来。”邓瑞庭和饶志伟的认识颇为一致。
李国祥认为,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虽然有挑战但也不是无解,他认为市场机制会作出社会分工,未来有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资金实力的人,能够组合各种要素,土地可以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能够产生效益,市场机制就会做出社会分工。“能赚到钱自然有一部分人会做。”
“接棒种田的一定是我们这一代。”邓瑞庭和饶志伟毫不犹豫地说:“传承父辈精神,结合现代科技,我们这一代定会更好的守护好农田。”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