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之死》热传:加拿大免费医疗的背后

免费医疗,看上去占了“便宜”的同时,也交出了很多事情的决定权,甚至是在关键时刻生命的决定权。生命的去留,不再是权利的决定,而变成了利益的计算。而且是一些人在计算另外一些人生死存亡的价值,权利人自己很难说是那个真正的决定者。

更进一步的考量是这样子的:在政府官僚眼里,那些年纪大的,得了终末期癌症的,没有治疗价值,不能治愈后继续工作创造财富、给政府带来税收,反而消耗政府的巨额医疗费用,给这些人“免费治疗”很不合算,那就劝这些人接受安乐死,最为合算;那些年轻且生的病不严重者,医疗费用可控,又可以治愈,治愈之后可以继续工作创造财富,给政府带来税收,给这些人“免费治疗”是合算的。说到底,最终衡量的是治疗的成本与治疗后的收益。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一篇《我妻之死》的文章在网络世界广为流传并引起热议。文章作者是一位在加拿大的华裔移民,记录了他妻子在加拿大从生病求医、确诊治疗到不幸去世的整个过程。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在此之前的体检并没有发现异样。文章令人心酸,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更残酷。

加拿大医疗的几个问题

整篇文章既透露着作者的悲伤,也记录了很多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一是漫长的等待,就医、检查、出结果,都需要等待。从2023年11月初癌症筛选有异常,一直到最终确诊肺腺癌,整整用了20天时间。

其二是业务能力的不专业,从确诊开始用药,到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又过了8天。结果却被告知,一开始用的靶向药用错了,而新的“特效药”并不是没有,只是这种药物在加拿大没有获批上市,这点医生并未告知家属。

其三是医生对生命的冷漠,并不是因为医生对死亡司空见惯的那种冷漠,而是医生对病人和家属求生欲望的冷漠,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在“促成死亡的加速”。病人才37岁,有三个孩子,最小的才3岁,她本人和家属都有强烈的求生意愿,并没有主动放弃治疗的想法。

但是当医生告诉他们靶向药猜错了,又没有特效药时,妻子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所以当医生建议放弃治疗接受临终关怀的时候,她本人的求生意志被击碎。即便是家属在做最后的争取,她本人还在训斥丈夫,不要干扰医生。

问题是,在患者同意但家属不同意的情况下,双方作为家庭还没有做出一致行动意见的时候,医生就马上确认了患者放弃治疗的意愿,并且立即着手实施了“临终关怀”,给患者注射过量麻醉剂。实际上也就是,开始进入了安乐死的实施阶段,这在加拿大称为医疗援助死亡。

前后短短一分钟的动摇,医生就立马加大了吗啡的药量,实质上加速了患者的死亡。当然,这在加拿大“完全合法”,看起来“尊重”了患者个人的意愿。但从一个常人和常识的角度来判断,这个决定和实施还是太过草率。

患者弥留之际,尊重患者本人意见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尊重患者家属的意愿,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一个家庭的一致决定,而不是在还有分歧的时候就匆忙决定并实施。“于法有据”,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这背后,实际上是有更深层次也更残酷的原因。

免费医疗的背后

加拿大一直被当作是免费医疗的典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SnownS
回复

SnownS

2024-05-05

可以说加拿大免费医疗的缺陷,但没必要反证某些国家非免费医疗的优点

今天没看完呀
回复

今天没看完呀

2024-05-04

写的很好,希望国内有类似的事情也能这么写,而不是隔靴搔痒在这春秋笔法。

138****1600
回复

138****1600

2024-05-03

这难道很奇怪吗?

Hawkmor

2024-05-02

按照你这个统计,岂不是中国人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沾你讲的病?

151****9776
回复

151****9776

2024-05-03

促使病人安乐死的源头是免费医疗?而不是付不起医疗费?还是认知出错了!

Xiaotao
回复

Xiaotao

2024-05-03

国民早就悟出来了,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另一面
回复

另一面

2024-05-02

情感问题、伦理问题,底层还是经济学问题。哪里都没有免费,任何免费都需要有人承担,关键是谁能更好掌控成本收益。

137****0108
回复

137****0108

2024-05-02

如果是学者,可能需要更多案例,再作出结论。

Hawkmor
回复

Hawkmor

2024-05-02

按照你这个统计,岂不是中国人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沾你讲的病?

佛系中年

2024-05-02

现代社会各种慢性病基数非常庞大而且有些越来越年轻化:乙肝人群近1个亿(慢性患者:乙肝无症状携带者,约4:6开的比例);丙肝也几K万(前几年数据说约4000万);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患3亿多奔向4个亿去;糖尿病准患者已经过1.2亿(另有约1.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慢阻肺人群近1亿;慢性肾脏病CKD人群接约1.2亿(其中一部分人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肾衰竭……然后须长期透析);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人群过1.1亿;颈椎病这几年也是爆发式增长而且也显现越来越年轻化;抑郁症焦虑症也越来越年轻化(不但高校生群体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也越来越多)……中重度视力障碍流行率这十年来增幅迅速(光是干眼症就已约4.2亿了),除了白内障这个首要致盲因素外,青光眼、黄斑病变分列失明原因的第三、第四位……中国约7亿近视人群,在大城市高度近视约占近视人群的20%,这个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因眼疾至盲风险越来越大……大量慢性病

139****0727
回复

139****0727

2024-05-02

说到底我们才是这世界最幸福的人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4-05-02

现代社会各种慢性病基数非常庞大而且有些越来越年轻化:乙肝人群近1个亿(慢性患者:乙肝无症状携带者,约4:6开的比例);丙肝也几K万(前几年数据说约4000万);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患3亿多奔向4个亿去;糖尿病准患者已经过1.2亿(另有约1.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慢阻肺人群近1亿;慢性肾脏病CKD人群接约1.2亿(其中一部分人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肾衰竭……然后须长期透析);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人群过1.1亿;颈椎病这几年也是爆发式增长而且也显现越来越年轻化;抑郁症焦虑症也越来越年轻化(不但高校生群体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也越来越多)……中重度视力障碍流行率这十年来增幅迅速(光是干眼症就已约4.2亿了),除了白内障这个首要致盲因素外,青光眼、黄斑病变分列失明原因的第三、第四位……中国约7亿近视人群,在大城市高度近视约占近视人群的20%,这个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因眼疾至盲风险越来越大……大量慢性病

176****1984
回复

176****1984

2024-05-02

祛魅·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