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校长诈骗巨款充值网游3000万:应正视“氪金”游戏成瘾的负外部性 | 快评

从责任自负的角度讲,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有消费自主权。网络游戏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也贡献了庞大的就业和收入,甚至推动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沉迷于网游,过度消费,一旦超出了个人支付能力,就可能诱发违法犯罪。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网游的成瘾性、负外部性和赌博相比也不遑多让。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女校长诈骗5000万后自杀身亡”引发的一场诉讼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关注。

据红星新闻报道,四川泸州市合江天立学校小学段原校长童敏于2017年至2020年间,诈骗学生家长、亲友等5000余万元,并将其中的3000多万充值到一款网络游戏中。案发后童敏自杀身亡。刑事案件因犯罪嫌疑人身亡而被撤销。近30名受害者为了讨回被骗的钱财,将童敏父亲、童敏给网游充值的渠道财付通以及游戏运营商告上法院。

受害者们的诉求能否被法院支持,姑且不论。但这一巨额诈骗案件,再次向公众展示了“氪金”游戏可怕的一面。

诈骗嫌疑人童敏前30年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一部农村女性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励志史。童敏1977年生于四川泸州农村,虽然父亲是火柴厂工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24-04-29

网游公司收取的费用应由公安机关作为脏款追回,返还给受骗人。

顽皮了你
回复

顽皮了你

2024-04-28

法律能惩罚诈骗,还能制止有人去诈骗?

小样

2024-04-27

这个事怎么跑偏到游戏上去了?不是应该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吗?为啥让她骗了5000万?制度呢?监督呢?

南周lover
回复

南周lover

2024-04-28

说实话,即使是被骗氪也好,给游戏充钱是个人选择,可以看作是对游戏厂商的支持,毕竟游戏公司也是要养活员工的。问题在于充的钱是不是正当的钱,比如校长用诈骗的钱充值问题在于诈骗而不是充值。小孩儿在游戏里充了家长的钱问题在于家长有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支付方式,有没有告诉过小孩不允许充钱或者只能充零花钱等等。

181****2888
回复

181****2888

2024-04-28

敢讨论一下电子竞技的优缺点吗?

139****0887
回复

139****0887

2024-04-28

大唐无双,我有时候想,童敏再撑撑,撑到开直播,也许故事就是另一个结局了。南周出这种品质的文章,有损啊……全篇没有一个深入探讨的点,泛泛而单薄。游戏成瘾性,家校关系防火墙等等都是探讨的亮点啊

139****6263
回复

139****6263

2024-04-28

可怕!一定程度上,网游的成瘾性、负外部性不输于赌博!

卖炭翁
回复

卖炭翁

2024-04-28

吸烟还标注有害健康呢,渴酒还酒驾入刑呢?游戏能鼓励消费?拉动内需?创造外汇?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04-28

在一款游戏中充值数千万元!这一惊人的数字,显示出网络游戏对一些人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在游戏中一掷千金的并不只有童敏。《南都周刊》曾报道,在较为知名的一款国产在线游戏中,也有多名玩家充值上千万元,是万人敬仰的“神豪玩家”,甚至据说有人花费上亿元,养了80多个顶级账号,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帮会是天下第一。一个账户,几千万的损失,这个时候怎么就失去了监管呢!

131****9363
回复

131****9363

2024-04-27

这和榜一大哥,理财群只有自己是人,没什么区别

135****9860
回复

135****9860

2024-04-27

显然,支付方式需要修改,大额飞常规支出,才是应该限制的,而不是限制人们日常小额正常消费支付次数。

NEO~龙龙
回复

NEO~龙龙

2024-04-27

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有意无意的参入成瘾化机制,需要一种默认的防控机制,隔离才行。类似老美电影产业也会有不同分级,不同娃娃可看内容的标识和控制机制。

小样
回复

小样

2024-04-27

这个事怎么跑偏到游戏上去了?不是应该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吗?为啥让她骗了5000万?制度呢?监督呢?

192****5116
回复

192****5116

2024-04-27

能说一下是什么游戏吗?

行客
回复

行客

2024-04-27

比赌博更可恨,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