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的“大干快上”之后,地方政府债务日益成为一个巨大的包袱,如今,怎样化解地方债,成为不少地方政府面临的同一套考题。
南方周末记者脚步深入全国多地,记录了最为典型的化债样本,集中在此专题,以飨读者。
南方周末记者脚步深入全国多地,记录了最为典型的化债样本,集中在此专题,以飨读者。
目录
-
银团贷款第一城:金融化债的重庆样本
杨跃参与过银团贷款谈判,他透露,定融、短期拆借的债务都不能用银团贷款置换。银团贷款方案也要报银行总行审批。 12个债务重点省(区)就像“围城”,有的城市想“摘帽”,有的城市想“入场”。 2024年,重庆的关键词是发展。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出现了110次。 -
化解千亿地方债,湘潭的“自救”与“他救”
在财政收入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湘潭是如何迎来化债拐点的? 2021年至今,湘潭接受调查的城投系统官员共25人,15人的通报中涉及收受贿赂。同期,接受调查的各开发区官员共12人,9人涉及收受贿赂。 省级政府债务额度、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向湘潭倾斜,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加之自身诸多举措,使得湘潭债务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步以银行债务为主,债务成本顺势下降。 -
五年间,千亿债务“削峰”:地方化债的镇江样本
多位江苏的城投从业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镇江化债最关键的因素,是得到了来自江苏省的资金及政策支持。 2020年-2023年间,镇江资产规模前四大的城投平台,非标融资均出现大幅下降。 2022年1月开展融资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江苏省镇江市挽回经济损失近16亿元。 -
贷款展期20年,遵义道桥为何越大越难?
“接下来,其他(城投)机构一旦难以为继,可能会采取类似的方法,但要看(方案)能不能获批。” 截至目前,遵义道桥52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费,31次因未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3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还在2022年拖欠了1000多万元税款。 纵观遵义道桥的过去十年,2012-2015年,负债规模扩张,但净利润保持稳定;2017年重组以后,营收大幅降低,净利润由盈转亏。 -
债务置换、盘活存量,贵州求解万亿地方债
贵州解决债务“恼火”的常见方式,是债务置换,把还款期限拉长,将债务成本降低,也就是“高变低,短变长”。 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相继发文,鼓励地方盘活存量资产。落到地方后,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出台了不同力度的支持方案,部分地区还设立了盘活存量资产指标,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现在常见的项目,就是将停车场经营权、高速公路广告牌经营权进行拍卖,期限一般是15年左右。 -
负债257亿,鹤岗如何走出财政困境?
根据鹤岗年鉴,2001年其财政缺口仅为1.8亿元,2020年攀升至118亿元。二十年间,财政缺口扩大百倍。 鹤岗财政的收入结构“倒挂”,2021年税收收入仅为6.1亿元,非税收入却为7.7亿元,其中罚没收入占比57%。 “儿子高三班上一共五十多个人,毕业后只有一个人回来鹤岗工作,这人还是煤老板。” “一旦煤炭不景气,(鹤岗)整个经济就上不去,这是主要问题。”政府还有余粮的时候,就应做替代产业的判断。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