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寿命长

成年人每年接受教育会降低死亡风险,且这种效益贯穿终身,即便到了老年,如果一直读书学习,也会延年益寿。

责任编辑:朱力远

中国古代的《劝学诗》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诗中的情况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状况变迁。不过在今天,科学研究得出了健康状况更多地与受教育程度相关的结果。受教育程度高会减少疾病的发生(如减少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并且延长寿命。虽然读书与受教育有差异,但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从这个角度看,古代的《劝学诗》可以再加上一句,书中自有“南山寿”。

爷爷和孙子在一起阅读,共享快乐时光。视觉中国|图

爷爷和孙子在一起阅读,共享快乐时光。视觉中国|图

2021年曾经有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只可以影响子女的三观、品质和精神状态,而且会提升子女的寿命。对过去50年全球教育程度的情况调查发现,母亲每增加一年教育可让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3.0%,父亲每增加一年教育可将该风险减少1.6%。显然,在父母接受教育中,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最大。

但是,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Maple
回复

Maple

2024-04-23

由于读书学习,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抽烟不喝酒,饮食科学和有度,生活比较有规律,而且能够加强锻炼。当然,收入水平较高也决定了他们能过上水平较高的生活,因而体现的结果之一便是寿命较长。

酒空东望
回复

酒空东望

2024-04-23

震惊: 最新研究发现,不吸烟寿命更长!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4-04-23

我最近10年在书海里工作,被知识的海洋感化了我,净化了我的心灵,灵魂,清洗了我的五脏六腑,我虽然说不读书,但在花众中经过我也能闻到花香,同理,我在书海里,也能感受得到知识的召唤,四书五经,顺手拈来,格局,厚道,舍得处处鞭策我的言行举止。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4-04-23

读书可以化解心身疾病预防控制恶化,读书是静心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精典所在,读书化解心中的矛盾,所谓矛塞顿开。读书逢凶化吉,让我们心平气和面对世界的一切,所谓怒从心边起,恶从胆边生。

136****8276
回复

136****8276

2024-04-19

这是好几年前国外的心理学研究了。但是,这个研究的结果并不反映因果关系,可能有些人在解读上存在不同。读书与寿命的长短,或许有关联,但绝非因果关系。事实上,这里面需要思考很多因素。比如说,老了还能坚持读书的,要么有钱有闲,要么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的文化追求,而这类人群在社会群体中大概率是中上阶层。无论是有钱有闲,还是有文化背景,这些人本身经济条件不会太差,因此配套的医疗也不会差,与此同时,他们日常可能本身就会注重营养健身。因此,读书只是他们生活的表现方式之一,而可能这里面群体寿命表现长,就得出读书与寿命的关联。

135****9860
回复

135****9860

2024-04-19

我记得是宋真宗赵恒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131****4477
回复

131****4477

2024-04-19

大脑是越用越灵活,不用的话就会逐渐退化。有研究表示,一直接受教育,或持续进行学习的大脑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会显著降低。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04-19

大脑不能一片空白,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不停的用脑子,才不会让大脑停止。

159****1110
回复

159****1110

2024-04-18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