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自传课件”:惠而不费的“学术营销” | 快评

短视频时代营造了所谓“每个人都能成名五分钟”的现象。陈志新教授获取了比大学排课更大的曝光度,他的B站账号也达成了“愿者来听”的效果,这又未尝不是他的成功,堪称一次惠而不费的“学术营销”。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一则“大学教授自行上传课件”的新闻引发关注。2024年3月27日下午,多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发帖称,有一位老师在教室发传单,推荐自己一门在B站上开设的《社会科学概论》的网络课程。传单上写着“免费的、没有学分、没有作业”“总共21讲、社会科学26个学科,全能知晓”。发传单的教师署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陈志新”。

陈志新的B站账号“一夜涨粉20万”,他也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他还在B站视频评论区解释:“是学校的教务系统没有排上自己的课,才选择直接到同学中推荐。”据媒体报道,陈志新从2023年3月开始准备《社会科学概论》通识课,他的这门课不仅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文学、哲学,还牵涉到人工智能、人口学、管理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若花生
回复

若花生

2024-04-10

各类学术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很容易对其课件的含金量进行评估,这是事件评判的重要前提。

薄荷糖
回复

薄荷糖

2024-04-10

我认为,就算是营销,这也没有违背他教书育人,让更多人听到这门课的出发点。

181****2793

2024-04-08

有点感慨,当时在B站看到他的视频有人评论“在我们走不到北师大的路上,您向我们走来”,当时还蛮唏嘘的,但是笔者的疑问也确实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陈教授究竟是“为人民兢兢业业奉献育人”,还是所谓“学术营销”。

Thor
回复

Thor

2024-04-10

我认真听过几节陈教授的课。说实话,因为有网络背景铺陈的滤镜,我开始热血沸腾,为认真的陈教授捧捧场,忽视了内容质量。这样的课,我坐在教室,估计得哈欠连天。这样的课确实不好讲,什么都有,其实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后面我取关和不听了原因。

海燕
回复

海燕

2024-04-10

南生先生
回复

南生先生

2024-04-09

交给时间检验,到底是水货,还是货真价实…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04-09

公开资料显示,陈志新已经接近退休,也拿到了“青椒”们梦寐以求的编制与待遇。以当今高校教师群体的“生存法则”而言,恐怕正是没有多少科研与发表压力的“上了车的人”,才有余裕与“理想”去开更多的课。信息量很大。

南周用户
回复

南周用户

2024-04-09

如果报道里能把陈教授基本层面有问题的地方,也摘几个例子给读者看,会更有说服力。社交媒体时代,看事看人真不能马上下定论,缓一缓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很二很二我
回复

很二很二我

2024-04-09

大概率是后者

181****2793

2024-04-08

有点感慨,当时在B站看到他的视频有人评论“在我们走不到北师大的路上,您向我们走来”,当时还蛮唏嘘的,但是笔者的疑问也确实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陈教授究竟是“为人民兢兢业业奉献育人”,还是所谓“学术营销”。

181****2793
回复

181****2793

2024-04-08

有点感慨,当时在B站看到他的视频有人评论“在我们走不到北师大的路上,您向我们走来”,当时还蛮唏嘘的,但是笔者的疑问也确实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陈教授究竟是“为人民兢兢业业奉献育人”,还是所谓“学术营销”。